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大湖之南|喜看稻菽千重浪

記者劉賓、申智林
2022年10月28日14:3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這片熱土位於洞庭湖之南,是謂湖南。大湖之南,山河錦繡,人杰地靈。

湖南其山,有南岳七十二峰錯落巍峨,南以衡陽回雁峰為首,北以長沙岳麓山為足﹔

湖南其水,有湘、資、沅、澧,四條大江靈秀無比,一路歡歌,蜿蜒流入洞庭湖。

三湘四水,物華天寶,山水之間,生機勃勃。

湖南山水,滋養出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崇文而尚武,經世以致用。特別是近代以來,湖湘大地俊採星馳、雄才輩出,不負“惟楚有才、於斯為甚”的盛名。

人民日報社湖南分社推出“大湖之南”融媒體專欄,依托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立足三湘大地,講述湖南好故事,傳播湖南好聲音,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

大湖之南,你我共同的家園! 

十月秋收忙,顆粒皆歸倉。眼下的三湘大地,從湘江兩岸到洞庭湖畔,機器轟鳴,稻浪翻滾,瓜果飄香,一派豐收景象。

素有“九州糧倉”美譽的湖南是農業大省、全國糧食主產區。目前,全省糧食面積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總產量穩定在600億斤左右。水稻面積、產量分別居全國第1位、第2位,雙季稻生產常年居全國前列。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黨的二十大報告鏗鏘有力,為湖南扛牢糧食安全重任指明方向。

圍繞種業“芯片”進行技術攻關﹔調整種植業結構,挖掘增產潛力﹔創新耕作模式,提升糧食生產效率﹔推進水旱治理,確保糧食安全底線……近年來,湖南始終致力於推動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以佔全國2.8%的耕地,生產了約佔全國4.5%的糧食,為“端穩中國人的飯碗”提供更大底氣。

據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2022年湖南完成糧食播栽面積7148萬畝,超計劃任務13萬畝。中稻、晚稻面積分別達2222萬畝、1910萬畝。截至10月27日,全省晚稻已收獲1337萬畝,完成了約70%。

虫口奪糧,災前保糧

協力確保大旱之年無大災

稻浪千重,遍野流金,衡陽縣杉橋鎮雲山村種糧農戶肖雲生站在自己流轉的120多畝稻田間,手把著長長的稻穗感嘆:“不容易,今年中晚稻都是‘搶’出來的谷子。”

何謂“搶”?旱情之前搶,虫口之下搶。

今年,受異常天氣影響,湖南全省遭受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極端干旱情況。據湖南省防旱抗旱專報,7—9月,湖南各市州累計降雨量較歷史同期偏少五至七成,並形成夏秋連旱態勢,至10月上旬,全省122個縣區市均達到重度以上氣象干旱等級。

“衡邵干旱走廊是湖南此輪旱情受災較重區域,相關市州充分發揮灌區保障作用,全力緩解糧食生產用水壓力。”湖南省水旱災害防御事務中心防御部副部長劉燕龍說。

在肖雲生的印象中,雲山村曾80多天未下雨。9月中旬,全村晚稻進入抽穗期,亟需灌溉用水。

“了解到農戶需求后,我們和上游的斜陂堰水庫管理部門緊急對接。”杉橋鎮農業服務中心水管站站長宋和義告訴記者。

9月18日晚上8時許,一股清水在沿著灌渠奔騰了12個小時,跨越40多公裡后,終於趕到了斜陂堰水庫的尾灌區,流進了肖雲生耕種的稻田,給抽穗的稻子解了渴。

面對嚴峻旱情,湖南省精准施策,分類統籌,著力保障糧食生產用水需要。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補水超6億立方米,打井8000余口,通過有效調水、蓄水、找水、節水,最大程度減輕了旱災損失。

而與干旱伴生的,還有危及糧食生產安全的虫害。持續的高溫干旱天氣,讓湖南多地水稻虫害更甚往年。

“溫度太適合虫子孵化生長,繁殖得太快了。”肖雲生說,“以‘鑽心虫’為例,往年可能發兩批,至多三批,而今年,如果防治不及時,甚至可以繁殖四批。”

為了確保虫害不危及糧食安全,今年,湖南省農業部門充分動員,組織基層農業服務中心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駐點指導。

“虫災一起,稻子一倒一大片。”作為老種糧戶,肖雲生說,幸好杉橋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及時指導,有時候種糧戶對虫害發展形勢還沒反應過來,農技專家的防治意見已經發到了手裡,“如果不是他們,今年虫口損失肯定要更大。”

“樂觀估計,今年晚稻產量基本和往年持平,或者接近往年平均水平。”肖雲生說。

岳陽縣筻口鎮晚稻喜獲豐收。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穩產增收,豐收有“稻”

以專業化服務推動產業化發展

金燦燦的稻田連成一片,鋪在藍天之下、房舍與遠山之間。空氣中滿是稻谷的清香。一台台聯合收割機在“金色海洋”中往來穿梭,發出陣陣轟鳴聲,奏響豐收的樂章。

岳陽縣地處湘北,西攬洞庭,北扼長江,是產糧大縣。今年全縣規模晚稻種植面積45.6萬畝。連日來,農戶們搶抓農時,開足馬力,收割晚稻。

嘩嘩嘩——一台滿載而歸的收割機停靠在田間地頭,把脫粒的稻谷一股腦兒倒入轉運車的車斗裡。

董敏芳趁機抬起腳,麻利地跳到車上,伸手捧起一把稻谷攤在掌心,隻見顆粒飽滿,笑容便在她眼角綻放開來。

45歲的董敏芳是岳陽縣潤升水稻、豐瑞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3年返鄉創業。這些剛剛收割的濕稻谷將運到她的生產基地,統一進行烘干、存儲、包裝和銷售。“今年雖然大旱,但在政府幫助下進行抗旱保收,晚稻畝產也能穩定在1000斤左右。”她笑著說。

看到稻谷豐收,董敏芳笑了起來。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除了豐收的喜悅,更令董敏芳感到振奮和激動的是,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了黨的二十大報告。

“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農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讓我更有信心扎根家鄉,發揮好新型職業農民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專業化的服務帶動更多老百姓豐產增收,多種糧、種好糧!”談及參會感受,董敏芳激情澎湃。

目前,她的合作社有社員200多人,各類機械設備110台套。通過“五統一”模式——統一推廣優良品種、組織綠色防治、統一全程機械化服務、統一組織訂單收購、統一產品營銷——能為周邊縣市區10萬多畝農田提供從種到收的“一條龍”服務。

岳陽縣潤升水稻專業合作社的倉儲車間。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農業生產托管助力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近年來,湖南積極培育種糧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全省耕地流轉率達53.9%,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過80%。

同時,全面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當前,全省以糧食為主的專業化服務組織達4.1萬個,服務的小農戶超過500萬個,覆蓋全省1/3以上農戶。

汨羅市高豐村晚稻收割現場。胡清攝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高標准農田長出了“數字大米”

在汨羅市桃林寺鎮高豐村的稻田裡,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隨風擺動。忙碌的村民把豐收的喜悅寫在臉上。

高豐村地處南方丘陵山區。過去土地“零碎”,導致農業效益不高。今年3月份,全村3590多畝農田完成了高標准改造。渠相連、 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小田連片成大田,還採取土壤改良的方式提高了土地肥力。

“今年早稻增產22.5萬公斤,晚稻預計可增產15萬公斤。”當地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近年來,湖南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國家戰略,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讓更多“糧田”變“良田”。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標准農田保有量3615萬畝,佔耕地面積的66.4%。2022年湖南省計劃完成460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

益陽市沅江市地處洞庭湖平原腹地,有耕地面積近90萬畝,是湖南的水稻主產區之一。日前,沅江草尾鎮上碼頭村381畝“數字大米”開鐮收割,填滿谷倉。

是怎樣的稻田才能長出“數學大米”?

“80后”種糧大戶周波“揭秘”:田裡安裝有30多套水位儀、土壤儀,一套虫情燈,還建起了一座微型氣象站。

“這些物聯網設備能對稻田的濕度、溫度、營養成分變化、病虫害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測。”周波說,採集的數據傳到后台進行智能分析,得出最佳農管時間、最佳種植方案等,哪怕沒有農活經驗的年輕人,也能做到精准化耕種。

與普通稻田相比,這片“智慧田”每畝可減少農藥化肥用量約25%,成本更低且綠色環保,平均畝產增收達15%左右。

過去靠天吃飯,如今知天而作。在常德、益陽、岳陽等湖南省主要糧食產區已建有多個這樣的“智慧農業科研基地”。

放眼大湖之南,我們所聞所感是在這千裡沃野之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耕方式早已成為歷史。通過科技賦能,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農民職業化的步伐正不斷提速!

稻谷飄香話豐年。相信務實奮進的湖南今后將為守護“大國糧倉”、端牢“中國飯碗”貢獻更多力量!

總策劃:吳齊強

本期統籌:彭應兵

文字作者:劉賓 申智林

視頻素材來源:汨羅市融媒體中心、岳陽縣融媒體中心、益陽市赫山區融媒體中心

剪輯:劉賓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

投稿郵箱:rmrbkhdhnpd@163.com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