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時評

一起來想、一起來干 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潘碧靈
2022年12月19日14:57 | 來源:紅網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全面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系統闡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深刻闡明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鮮明回答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提出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戰略意義、理論意義、世界意義。

當前,全國政協在汪洋主席親自帶領下正在廣泛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宣傳貫徹,人資環委在李斌、何維副主席大力推動下也在深入開展學習交流,作為人資環委的委員,我們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首要政治任務,與學習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密結合,學出忠誠信仰,學出責任擔當,學出奮進動力,與黨和政府一起來想、一起來干,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綠色成為美麗中國更加堅實、更加厚重、更加亮麗的底色!

一、回顧過去,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公眾參與范圍之廣前所未有,全球生態貢獻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入了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十年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各地區各部門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綠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從“兩山銀行”到“生態搬遷”,從“文旅生態產業”到構建“GEP核算體系”,各地在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方面的實踐成果不斷涌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主旋律。

十年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通過各級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持續攻堅克難,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成為常態。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6%,重污染天數減少87%,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5%,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面積增長7.1%,達到2.27億公頃,十年累計完成造林9.6億畝,佔全球人工造林的1/4,人工林面積長期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增綠”的主力軍﹔全國優良水體比例提高23.3個百分點,達到84.9%,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長江干流水質達到II類,群眾飲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十年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生態文明寫入了黨章、憲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之一,30多部生態環境領域法律法規予以制訂或修訂,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生態補償、河湖長制、林長制、排污許可等管理制度系列重大制度不斷建立健全,作用顯現、成效突出,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十年來,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環境治理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十三五”期間,地級及以上城市新建污水管網達到9.9萬公裡,1200多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實現污水集中處理,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持續深化,執法體系和能力建設得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投入持續加大,有力支撐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建設。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成並運行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台、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台,為科學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科學支撐。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持續推進,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加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社會公眾參與不斷深化。

二、立足當下,准確理解生態文明建設新的歷史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和深謀遠慮,充分展示了黨中央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為我們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積極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的過程。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快調整優化產業、能源、交通和用地結構,建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綠色金融等政策措施,全面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要求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綠色農業、現代化服務業,積極倡導推廣綠色消費行為,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質量的期待,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要求,深化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加強重點領域區域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城市黑臭水體,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切實守護“水缸子”、“米袋子”、“菜籃子”安全,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基本方略。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內在規律,我們必須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積極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按照“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因地制宜加快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項目,並作為戰略性、基礎性投入予以重點保障,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鞏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態根基。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也是人類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家園。由於溫室氣體過度排放,近年來,氣候危機“灰犀牛”正加速向人類走來,極端高溫(低溫)、極端干旱、強降雨等極端天氣頻繁發生。我們要充分展現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大國擔當,認真落實全球發展安全倡議,樹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立足我國資源能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建立完善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體系,以中國理念和實踐引領全球氣候治理新格局,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呵護好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

三、展望未來,奮力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光榮使命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了重大安排部署,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推動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落實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不斷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努力在新征程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堅決貫徹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全面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是通過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大規模破壞生態環境所換取的,侵佔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發展空間,在自身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自然報復的同時,也給全球遺留了嚴重的生態后果,中國式的現代化絕不能再走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新征程中,我們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高度謀劃發展,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之間的關系,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破解“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難題,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為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提供中國模式、中國經驗。

緊緊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持續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戰略定力。按照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到本世紀中葉,我國要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中,美麗中國是重要建設內容和衡量標志之一。我們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守正創新,全力攻堅,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構建生態經濟體系、生態文化體系、生態制度體系、生態安全體系和目標責任體系,夯實各級各有關方面支撐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堅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生產方式,堅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資源、能源浪費,在積沙成塔中取得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之效。積極向社會傳播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引導帶動社會公眾關注生態環境保護,讓生態環境保護成為全民共識,讓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成為全民自覺行動,推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為生態文明建設廣泛凝聚社會公眾參與的磅礡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這是集結號,更是沖鋒號。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們一定要心懷“國之大者”,著眼民之關切,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以專業水准和嚴實作風,摸實情、建真言、獻良策,在減污降碳、系統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多提有針對性、前瞻性、專業性的意見建議,為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常委、湖南省委會主委、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