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長沙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

在湖南,一批智能制造企業正依托智能化升級、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不斷向高端邁進,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
作為湖南省會城市,長沙的先進制造業正擔當著引領發展的重任。3月31日,在長沙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暨五好園區創建推進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長沙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7%。全年完成工業稅收942億元,佔全市稅收的49%。全年新簽約重大制造業招商引資項目149個,計劃總投資1740億元。
三一集團18號工廠內的智能機器正在工作。 三一集團供圖
新技術 服務新“智造”
三一長沙產業園18號廠房內,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整機裝配,智能運輸車來回穿梭,精准完成物料配送﹔
另一邊,中聯智慧產業城土方機械園內,備料、焊接、機加、涂裝、裝配、調試......平均每6分鐘就能下線一台挖掘機﹔
走進中聯智慧產業城土方機械園,寬敞明亮的車間內,機器人、自動翻轉機、加注機、升降機、擰緊機等自動化設備有序工作。
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名單,中聯重科以基於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領先優勢成功入選。
中聯重科在數字化轉型戰略上,通過全面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升級,形成以4大主機園區、4大關鍵零部件中心和8大國家級科研創新平台為核心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打造出了“看得見的智慧”和“看不見的智慧”相融合的智慧產業城。
目前,產業城創新逾150項行業領先技術,匯聚了8個全球領先的燈塔工廠,300條智能產線,600多項產線專利技術,進一步推動了先進制造與創新引領中部高地的建設。
中聯智慧產業城土方機械園一景。 中聯重科供圖
而在2022年5月,隨著一聲鳴笛,搭載著山河智能制造的近500台挖掘機和滑移裝載機的中歐班列山河智能專列,從長沙出發啟程前往歐洲。
山河智能“出海”的底氣,正是來源於“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殷殷囑托。
在攻關卡脖子技術上,山河智能工程機械智能化技術從“主機智能控制”和“機群協同作業”兩個方向發展發力,超級裝備頻頻問世,高空作業平台控制系統相繼打破進口品牌壟斷。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長沙大力推廣智能化改造。新增市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208家,總數達1462家﹔獲評“中國智能制造50強”企業5家,數量居全國第一﹔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家、優秀場景14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獲評省級智能制造標杆企業9家、省級智能制造標杆車間16個,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博世長沙工廠、三一集團18號工廠被認証為全球“燈塔工廠”。
從“工程機械之都”到“智能制造之城”,長沙通過不斷深化示范標杆引領,構建“點線面”智能制造體系,不斷擦亮制造業閃亮名片,在著力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中,牢牢穩住制造業這個“壓艙石”。
山河工業城三期挖掘機動臂。 山河智能供圖
新材料 催生新動能
“圍繞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目標,長沙以產業鏈為主抓手,以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以園區為主陣地,大力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主要指標穩中加固。”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彭濤說。
走進五好園區之一的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放眼望去,一座座智能化車間“智”造不停、一批批產品有序輸出。
在楚天科技生產車間內,機械手靈活地揭開藥瓶包裝盒薄膜,小巧的藥瓶從傳送帶遞入設備。理瓶、洗瓶、滅菌、灌裝、加塞……一瓶瓶成品藥瓶在機械手和傳送帶的配合下,不到一分鐘,就完成了輸送。
扎根寧鄉20余年的楚天科技,一直致力於構建智能制造新模式,不僅建設了生物醫藥機器人與高端裝備的智能化工廠,還實現了定制化醫藥裝備的高效研發與柔性化生產制造,如今已發展成為生物醫藥和生命科學鏈主企業。
2022年,針對新冠疫苗大規模包裝生產,楚天科技的高速智能西林瓶包裝線不僅滿足了24小時連續生產,保証生產效率達到85%以上,還在包裝過程中以泡罩機低溫成型熱封技術,以及冷卻板的保護,為疫苗提供了全方位的質量保証。
園區裡,圍繞生命科學領域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正朝著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領域和生命科學基因技術領域,及千億產業鏈的目標疾速推進。
不止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也進入了動能培育“新賽道”。
走進寧鄉高新區法恩萊特智能制造工廠,一排排智能化的生產設備隨即映入眼帘,工廠內的電解液自動化生產線正按照既定程序准確地進行著純化、攪拌、灌裝等工序。
智能化生產線帶來的效率提升,使得這個年產達10萬噸的廠房內,僅需配備40名工人就能完成生產。
作為應用於新能源汽車、3C數碼、儲能等關鍵核心材料的鋰電池,法恩萊特始終將其應用和創新放在首位。此外,公司還根據客戶需求,通過調整電解液成分的配比,生產出適用於各個場景的電解液。
從生產到生活,長沙以智能制造為驅動力向產業鏈各端點持續發力,為制造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22年6月中國先進材料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在長沙開幕,100余家優質企業攜最新成果亮相,來自全國新材料行業的專家、企業代表齊聚長沙,共商新材料發展大計,助力高新技術、高端制造和重大工程邁向世界一流發達水平。
連續3年盛會的召開,正是長沙新材料產業加速崛起的有力印証。
如今新材料產業作為長沙千億產業之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正加快從基礎性、支撐性向顛覆性、引領性轉變,不斷助推長沙產業發展邁向新高度。
楚天科技定制化醫藥裝備智能工廠。 楚天科技供圖
新場景 孕育新平台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長沙先進制造業全力向前發展,自然離不開政府層面的頂層設計和支持。
2015年,長沙率先在全國市級層面出台了《長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綱挈領。
2016年長沙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之后,結合長沙實際,相繼出台了《關於支持工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若干政策》《長沙關於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意見》《長沙市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20余項智能制造專項政策或相關政策,進一步推進長沙智能制造縱深發展。
1462家市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開展了7000余個智能制造應用場景建設﹔擁有“世界燈塔工廠”2家,擁有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專項項目27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7個、優秀場景14個,數量居全國前列﹔擁有“中國智能制造50強榜單”企業5個,數量居全國第一﹔累計獲評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車間)64個、標杆企業(車間)25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成效顯著。2022年,長沙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66.11億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3%……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方向越來越明晰。
近年來,長沙市與中國電子共同成立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作為全市智能制造頂層設計機構,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搭建了長沙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台,培育了長沙工業雲、中電雲網、三一根雲、雲谷工業互聯網平台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台,為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長沙市連續五年舉辦長沙智能制造大會,得到了工信部領導的關注與支持,通過舉辦世界計算大會、互聯網岳麓峰會、中德智能制造合作高峰論壇等活動,營造了智能制造發展氛圍,展示了智能制造成果,充分詮釋了智能制造“全球視野、中國方案、長沙實踐”。
總策劃:吳齊強
本期統籌:彭應兵
文字作者:匡瀅、向宇
視頻來源:長沙市委宣傳部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
投稿郵箱:rmrbkhdhnpd@163.com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