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社會

一封來自戒毒所戒毒人員的信,承載著懺悔、原諒和希望……

2023年04月19日10:20 | 來源:掌上長沙
小字號

近日,長沙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驅車近300公裡,來到戒毒人員易某位於邵陽市隆回縣羅洪村的家中開展幫扶慰問。民警將書信、視頻和幫扶金、書包文具等慰問品交到了易某的家人手中,也把易某的懺悔和對親情的渴望傳遞給了他的家人。

“老人家,這是您兒子托我們轉給您的信。”“您兒子還錄了一段視頻,他有話想對家裡人說。”

寫信:“我真的很內疚,對不起你們”

戒毒人員易某,今年42歲,因交友不慎沾染毒品,目前在長沙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

在戒毒所,易某通過參加課堂教育、康復訓練、心理輔導等教育戒治活動,充分認識到吸毒的危害。但他情緒上郁郁寡歡,在獨處時常唉聲嘆氣。民警察覺到了他的心情,經過民警的悉心照顧和耐心教育,易某深受感動,向民警吐露心聲。

原來,易某的妻子長期在外務工,家中3個小孩隻能托付給年過七旬的父母照看。妻子靠一己之力撐起家庭,家中小孩全靠年邁多病的父母撫養,易某對自己吸毒給家庭帶來的困境感到深深自責。“我真的很后悔,我不知道小孩還能不能接受我,家裡人會不會原諒我。家裡老人沒有手機,老婆又在外地打工,真不知道家裡成什麼樣子了。”易某說。

“寫封信吧,把想說的話都寫上。你家裡確實很困難,我們去看看你家人。”民警勸慰道。

送信:“這封信承載了很多,我們必須送達”

“戒毒人員在戒毒期間對家庭心懷愧疚,希望得到家人的原諒。通過寫信說出心裡話,能夠喚起他們對家庭的責任感,以此來修復家庭關系,增強他們的戒治決心。易某家庭情況特殊,也很困難,我們決定對他進行‘一對一’幫扶。”長沙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的民警說,“這封信承載了很多,我們必須送達。”

長途驅車近300公裡,民警與前期籌備聯絡的村委會工作人員終於抵達易某家中。在一棟磚木結構的老式平房裡,民警見到了易某的家人。易某的妻子因為了解到小孩近期成績退步,也正好趕回了老家。

“老人家,這是您兒子托我們轉給您的信。”“來,小朋友,你給爺爺奶奶讀一下爸爸的信。”聽到易某的懺悔,年邁的父母流下了眼淚。看到視頻,易某的妻子說,“他人是長胖了點,不是原來吸毒時候那副嚇到孩子的樣子了。唉,小孩自從知道他爸爸吸毒被關起來,情緒就一直不怎麼好,成績還退步不少。”

在幫扶現場,民警詳細了解了易某的家庭情況和困難,幫助家人建立了對易某成功戒毒的信心。同時,還針對未成年人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對易某的小孩進行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導。

回信:“我希望你能快點回到我們身邊”

“希望他在裡面好好戒毒,出來后好好做人。”易某的妻子選擇原諒他。

易某的兒子讀過爸爸的來信,一直低著頭,沉默良久后跑回裡屋寫了一封簡短的回信。“親愛的爸爸,在您不在的日子讓我有點不舒服,我是多麼希望你能快點回到我們的身邊。”孩子稚嫩直白的語句,讓民警感到欣慰。“叔叔,這封信麻煩你們交給我爸爸,告訴他我會努力學習,我們等著他回來。”易某的兒子鄭重地將自己寫的回信交給現場民警。

挽救一個戒毒人員,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記者了解到,長沙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把幫扶特困戒毒人員家庭的未成年人子女,作為促進戒毒人員安心戒治、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開展“親情傳遞”“關愛幫扶”等活動,幫助家庭困難戒毒人員未成年子女解決一定的生活、學習困難,減少毒品對戒毒人員家庭下一代帶來的傷害和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全媒體記者 鄧艷紅 通訊員 紀肅 孫懿)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