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社會

養老機構觸角延伸到社區,“夕陽紅”帶旺朝陽產業—— 醫養結合受追捧

2023年04月19日16:04 | 來源:新湖南
小字號

隆回縣花門街道茶山社區,地理位置並沒有優勢。社區有個魏源康養中心,平時也是安安靜靜。然而,今年這個養老中心變得熱鬧起來,隆回當地,周邊邵陽縣、武岡市等地400多位老人,排隊來此入住,在院人數猛增至1200人,新潮的養老模式受到當地越來越多老年人的歡迎。

記者體驗:“蜂巢”裡生活甜如蜜

魏源康養中心主樓是六邊形的蜂巢結構,現代感十足。每樓層分6個區,構成一個閉環式“蜂巢”,人性化的防走失設計為老人帶來了安全和便利。

白色外牆搭配深紅色窗框,既雅致又新潮。牆角爬山虎綠意正濃,向上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有家的感覺,不像養老院。”4月16日,記者來到該康養中心實地體驗。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中心文體室,30多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在護工的帶領下,揮舞雙手,開心地唱著童謠。

隔壁的“老年大學”教室,三五成群的老人下棋、練書法、看書,愜意悠閑。94歲的方藝強老人(化名)握著毛筆,在宣紙上揮毫潑墨。老人說,子女在外工作,自己主動要求住進來,“這裡環境好,護士照顧周到,住得很舒服”。

康養中心每層樓6個區,5個區為老人入住區,1個為室內活動區。每個入住區安排1名經過專業護理培訓的幼師擔任班主任。他們負責記錄每位老人日常生活,安排指導基礎護工工作,既是責任護工,又是老人的監護人。1個區細分為4個組,護理員小組長負責整理老人內務、日常照護等。陽彩霞是康養中心老人活動室的班主任,組織老人開展文娛活動。“我們還會組織室外活動,如參觀網紅打卡地——隆回高鐵站,老人喜歡坐在巨大的魏源銅像下,敘說過往的故事。”陽彩霞說。

消費者說:奔著“省心”二字而來

記者了解到,該養老中心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能跳出醫院做醫院,跳出養老做養老,創造性地實施“托兒所”(失能老人護理)+“幼兒園”(失智老人護理),並配套“頤和園”(老人慢病專科、康復專科)的康養模式。

康養中心主要負責人杜麗霞介紹,中心設置了康復一科、康復二科、老年醫學科、安寧療護等科室,110多名醫護工作者為老人保駕護航。

周文斌是一位律師,他的父親因病癱瘓在床,母親又年邁,兩位老人需要專人24小時陪護。由於工作原因,周文斌無法在隆回老家長期陪伴。今年2月,他送父母住進了魏源康養中心。“我們前期做了很多功課,比如環境、設施、醫療條件等等。”

“人老之后病痛多,這裡醫療硬件齊全,24小時有醫有護,我省心放心。”周文斌說,前段時間父親身體不舒服,當時自己在外地無法趕回,幸好護士和護工在老人身邊,病情及時穩定下來。

82歲的肖文生(化名)鐘愛讀書。今年3月1日入住康養中心,立馬愛上這裡,半個月就看完了《水滸傳》等3本書,他說:“我不要兒女經常來看望,免得打擾我。”

醫養結合:“夕陽紅”下的朝陽產業

“家庭中一個老人失能,家屬長期在家護理,勢必影響全家生活和工作。”杜麗霞表示,社會機構參與養老服務,將成為今后康養產業發展大趨勢,可實現家庭、政府、社會多方共贏。

隆回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關愛失能失智困難群體,積極推進縣域醫養康養產業,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當地財政部門為192名入住魏源康養的失能失智監測戶,給予護理及生活費兜底保障,直接為監測戶家屬提供康養中心就業崗位150余個,間接釋放居家照護勞動生產力650余名,每年直接為監測戶增收240余萬元。龐大的養老市場成為“夕陽紅”下的朝陽產業。

袁玉琦從事媒體行業,常年在武漢、加拿大等地出差。隆回老家的父母都年近九旬,6年多前入住康養中心。袁玉琦說:“很慶幸社區家門口有這種醫養結合的養老院,老人家安心休養,我也能放心干事業。”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養老服務質量,魏源康養中心建設老年護理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與邵陽學院、隆回湖湘職業中專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提高醫療技術與照護服務質量,並促進就業。今年,根據市場需求,該中心擬招商投資1億元,打造醫共體專科平台,為老人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就醫通道。(全媒體記者 肖霄 通訊員 陳斌 彭友紅)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