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社會

探尋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的“金鑰匙”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調查研究“出真招、見實效”

2023年05月25日14:46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特色種植與耕地保護難平衡,耕地后備資源捉襟見肘,耕地進出平衡核心問題如何破?

部分新增耕地生產條件不佳,耕地管護不足,“田長制”落地見效難,耕地監管核心問題如何破?

綠心地區公共服務設施與打造世界高品質中央公園定位不匹配,綠心中央公園品質提升如何破?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際,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創造性開展一系列活動,將調查研究“准星”對准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生態修復等“國之大者”重點“靶心”,邊調研邊解決,打通堵點淤點難點,提出一系列“金點子”,找到一系列“金鑰匙”,逐步“讓高質量調研促高質量發展”蔚然成風。

開創“四微”調研品牌

山水芙蓉、綻放綠心。2021年10月,按照“國際視野、國內頂尖”打造的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正式面向全球征集總體設計方案,曾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誰曾想到,一份《做好綠心地區村庄規劃 推進中央公園建設》的微調研報道是打造這項世界級工程的源動力之一。

2023年3月22日,湖南省不動產統一登記“一庫一平台”正式上線,接入數據的地區可提供不動產登記預約、申請、查詢全天候、零距離、一站式服務,登記辦証速度將提升20%以上。誰曾想到,這是一份《信息“無障礙”不動產登記“零跑腿”》微調研報告引發的“蝴蝶效應”。

早在2021年,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率先創造性開展“四微”調研活動(微主題、微調研、微建言、微創新),在全系統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干部職工紛紛扑下身子、沉到一線,到田間地頭、群眾家中,察民情、訪民意、問良策,形成18期91篇高質量的“四微”調研成果,其中絕大部分轉化為履行“兩統一”職責、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落實落地具體措施。

“‘四微’調研最大特色在於形式新穎,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力戒形式主義,形成了成熟穩定的‘范式’,”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綜合規劃處處長艾林書介紹說,“一般由‘三段’構成,囊括基本情況、矛盾問題、對策建議”,文章字數控制在1000字左右。”

這種簡潔朴素、清晰明了的文風,深受基層干部職工歡迎。優秀調研報告《以“三方”聯動解廢棄礦山資金難題》的作者——鳳凰縣自然資源局張金望說道:“‘四微’調研頂層設計科學,立意大、切口小,聚焦實際問題、突出解決問題實效,我們縣局正是在‘四微’調研活動開展過程中,扎實開展走訪調研,以解決一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資金難為切入口,以點帶面,形成典型經驗,最終解決了全縣多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難的‘老大難’問題,節約生態修復資金上百萬”。據統計,2021年全省系統“四微”調研市縣基層投稿125篇,刊發26篇,採用率20.8%﹔2022年市縣基層投稿119篇,刊發37篇,採用率31.09%

2022年,“四微”調研品牌愈擦愈亮。全省系統干部職工繼續發揚“大地精神、泥土情懷”,邁開“大腳板”,扑下“身段子”,緊緊圍繞鄉村振興、耕地保護、綠心保護、要素保障、調查監測、安全生產6大方面20個具體核心問題,

形成14期67篇“四微”調研成果,提出了約119條工作建議,取得廳領導批示8期共11條,助推了《關於嚴格落實耕地進出平衡的通知》、《全力服務穩增長二十二條措施》等11個文件的出台,穩步鞏固調研轉化成果和領導批示落實情況。

“在今年主題教育活動中,廳領導和處室局大調研大討論選題大部分都是在‘四微’調研報告基礎上抽絲剝繭出來的。如廳主要負責人的選題《全面落實田長制,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就是在‘四微’調研報告裡耕地保護專題基礎上延伸拓展開的。”艾林書進一步介紹說。

直擊痛點難點堵點

“省廳這次調研解答了我們心中很多疑惑,為我們在耕地保護一線開展工作開拓了工作思路,送來了‘金點子’,注入‘強心針’,干工作心裡更有底了!”祁陽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此時,正是2023年4月25日,為了解耕地恢復和“春苗行動”落實情況,省自然資源廳調研組赴祁陽市觀音灘鎮葉家井村、新浦村等地走訪,為當地耕地保護工作答疑解惑,並進一步完善《湖南省恢復耕地工作指南(試行)》。

今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大興調查研究,推進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早在3月6日,就印發了《關於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深入開展“順機制、補短板、抓落實、優服務”大調研大討論活動的通知》﹔4月23日,又下發進一步深化大興調查研究的通知。

“實景三維建設的若干認識及推進建議”調研選題,由測繪處牽頭負責,完成時限5月底﹔“全面落實田長制,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調研選題,由耕保處牽頭負責,6月底前完成……省自然資源廳領導班子和各業務處室,就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十大方面的問題,確定多個調研主題,並制定調研“時間表”和“任務書”。

截至目前,該廳領導班子已完成17個調研課題,各業務處室和廳直屬單位已提交32份調研報告,並對調查研究發現的問題邊調研、邊解決,打通堵點淤點難點,已形成初步成果。

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細化分解重點項目918個,實行“項目即時會商、問題定向研究、指標全額配置、組卷專人跟進”。一季度,全省批地4.66萬畝,同比增加92%。其中重點項目同比增加197%,呼北高速爐慈段、張南高速桑龍段等重點工程順利落地。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方面,省自然資源廳開展“耕地保護怎麼樣、怎麼看、怎麼干”大調研大討論活動。扎實推進新增耕地“春苗行動”,全面啟動2022年省級例行督察問題整改。今年來,全省監測新增耕地“非農化”“非糧化”面積同比減少55%,耕地總量淨增加1.04萬畝。

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方面,積極推動綠心中央公園規劃設計落地實施,制定下發第一批183個重點項目清單和四大重點片區近期任務清單,細化今年31個擬啟動的項目建設內容、投資額度、實物工作量等。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省自然資源廳將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問題導向,深化調查研究,著力破難題、促發展、干實事、解民憂。”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全勝說。

用好“天空地網”調查監測手段

5月15日至16日,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會議在湖南召開。經濟發展,測繪先行。這樣一場重要的全國性會議,為何選擇在湖南召開?

實景三維建設、“衛星雲遙”、“天空地網”一體化綜合監測體系、雲中心......一項項全國領先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引發各省參會代表高頻點贊。

而這些先進技術同樣廣泛應用於如火如荼開展的調查研究工作中。“傳統調查研究基於座談、訪問、問卷等形式,但自然資源工作專業強、精度高,在傳統調研方法的基礎上,創新使用大數據應用、遙感影像監測、量化數據模型等測繪地理信息科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調查研究的客觀性和准確度。”一直統籌負責調研工作的省自然資源廳綜合規劃處一級主任科員姚新濤介紹說。

如服務糧食安全,基於衛星雲遙多時相遙感影像時間序列,每年度對省內每年各縣(市、區)水稻(早稻、中稻、晚稻)實際種植面積進行監測,為每年糧食補貼發放提供准確的水稻種植面積數據。

“在進行調查研究工作時,基於衛星雲遙系統,調研人員可對比多時間尺度的遙感影像變化,直接追溯耕地內非農化、非糧化行為發生的時間點,進一步深挖原因,為耕地保護的政策制定提供更為可靠的素材,藏糧於地、藏糧於地,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湖南省第二測繪院遙感統籌部部長雷帆解釋道。

在前沿的碳匯監測工作方面,基於碳監測衛星,光學遙感,星載雷達,機載與地面激光雷達,地面調查數據相結合的空天地碳匯立體綜合監測的手段,省自然資源廳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核心區碳匯監測,摸清了監測區域內耕地,林地,草地和濕地四類自然生態系統的碳儲量本底和2022年度碳匯量,形成了小尺度、高精度的生態系統碳儲量本底調查和碳匯計量技術路線,為下一步全省開展自然生態系統碳儲量本底調查和碳匯量評估提供示范,為國家生態系統碳匯監測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創新使用“天空地網”調查監測手段,還能防止“扎堆調研”,盡最大可能減輕基層負擔,力戒調研中的形式主義,有效提升調研效率。

謀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將持續深化“順機制、補短板、抓落實、優服務、促發展”大調研大討論,形成系列報告,開展專題研究,促進成果轉化,推動問題解決。(彭小雲)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