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聘書”就是一份責任
——湖南江永縣上江圩鎮夏灣村“鄰先鋒”服務群眾二三事

今年以來,湖南江永縣上江圩鎮夏灣村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在全鎮率先推出“鄰先鋒”,以“鄰”為基本單元,搭建“兩委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的三級聯動架構。27名黨員群眾選出的村民代表手持聘書“持証上崗”,積極引導代表當好“政策宣傳員、民情聯絡員、安全勸導員、矛盾調解員、文明示范員”五種身份,為村民創造了一個更加友善和溫馨的生活環境。
“有了聯系卡,找人辦事很方便”
“志紅,感謝你挽救了我一家人的生命和財產”。前不久,夏灣村九旬老人朱柳瑞在煮飯時,突發液化氣罐漏氣起火,造成朱柳瑞頭發部分被燒,右手臂輕微燒傷。“鄰先鋒”唐志紅接到老人的電話后,第一時間趕到將危險排除,並將老人背到村醫務室治療。
今年92歲的朱柳瑞與啞巴兒子一起生活,是唐志紅12戶聯系戶之一,無論大小事少不了麻煩唐志紅。水管壞了找他,無米煮飯了找他,“有了聯系卡,打個電話唐志紅就趕過來幫忙。”
夏灣村有387戶1556人,是上江圩鎮首批頒發“鄰先鋒”聘書的村。根據網格內實際情況,按居住位置相鄰的同一區域以5-15戶的標准設“鄰”,每個“鄰”推選出一名“鄰先鋒”,統一頒發聯戶先鋒証和履職聯系卡,並在聯戶群眾家中公示“鄰先鋒”姓名、職務、聯系號碼等信息,隨時隨地讓群眾聯系上結對“鄰先鋒”。
“村民選我當代表,就要對得起鄰裡”
“老唐,我家水管爆了,麻煩你過來維修一下。”正在果園做事的唐琨明接到唐福湘的電話,立馬放下手中的活,從家裡拿著鐵鏟、管子鉗、扳手等工具來到唐福湘的家,關掉總水管、卸下壞的三角閥,再把新的三角閥換上,一頓熟練的操作后,漏水問題立刻解決了。
今年70多歲的唐福湘是唐琨明的聯系對象,他說,“唐琨明幫我們修自來水管從來不收錢,有事還倒貼水龍頭。”
“小水管”連著“大民心”。唐琨明一直堅持免費給村民們修理水管,村民家的自來水管道,大多經他之手修理過。由於唐琨明在村裡有口皆碑,村民推選他為村民代表。
“既然村民這麼相信我,選我當代表就得對得起大家”今年49歲的唐琨明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每年種植羅漢果7畝,隻要有村民願意學習羅漢果栽培技術,都毫不猶豫的傳授“致富經”。
夏灣村堅持黨建引領,27名“鄰先鋒”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主動作為,通過聊聊家常、鄰裡詢問、敲門入戶等方式,鄰裡間互幫互助,代辦代買、送醫送藥、打掃衛生、維修水管、化解矛盾等,不僅“助”出濃濃鄰裡情,也打開了基層治理新局面。
“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讓小事不出村”
今年47歲的唐武志是村裡的熱心腸,鄰裡發生矛盾糾紛、夫妻吵架等,村民都喜歡找他出面調解。
今年4月底,村民唐解全計劃建一棟雜房,而雜房選址在唐忠養父親的墓地旁。在挖基腳時,唐解全和唐忠養發生爭吵,導致發生肢體沖突。得知情況后,唐武志多次到兩個村民家做思想工作。經過協調,唐忠養讓出60-80公分地修一條排水溝,唐解全讓出3.2米土地歸唐忠養所有。最終將兩家的矛盾糾紛圓滿解決。
“群眾選我當代表,說明村民對我的認可,我一定認真履職,多為鄉親們做好事、辦實事。”唐武志說,近段時間,他已經調解鄰裡矛盾、婚姻糾紛等10余起。
夏灣村以“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為原則,“鄰先鋒”高度重視群眾反映的日常矛盾,合理妥善處理鄰裡糾紛,從“深入調查、擺明事理、公正調解”三個工作重點入手,從有利於打造團結互助的鄰裡關系出發,順利化解雙方或多方矛盾。目前,“鄰先鋒”已互助解決困難210余件,化解矛盾糾紛20余起,產業互助30人次,形成人人互助互愛、共建文明新農村的良好風尚。(陳健林 唐日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