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益陽市赫山區蘭溪鎮:一個基層鄉鎮武裝工作的答卷

2023年11月08日16:2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蘭溪鎮民兵應急分隊正在進行扑火。單位供圖
蘭溪鎮民兵應急分隊正在進行扑火。單位供圖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蘭溪鎮,是一座水鄉古鎮、也是一座糧食重鎮。平整的鄉村公路旁,蘭溪河清波潺潺、蜿蜒向北,萬畝良田星羅棋布,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黃。

近年來,蘭溪鎮積極構建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形成黨委管武裝、政府抓武裝、全社會關心支持武裝工作的良好局面,打造出軍地放心、軍人稱心、軍屬暖心的黨管武裝“蘭溪樣本”。蘭溪鎮武裝部先后被評為“民兵工作先進單位”“民兵訓練先進單位”“先進基層武裝部”,鄧凱兵書記被評為2023年度湖南省最美退役軍人。

黨建引領,擦亮愛武擁軍“底色”

2019年8月,剛任蘭溪鎮黨委書記的鄧凱兵第一次調研武裝工作,收集到不少“牢騷”:民兵訓練難集中、開展活動沒場地……

“基層武裝部是國防動員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關鍵一環,肩負著眾多頂層設計末端落實的使命。作為基層黨委,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黨管武裝意識,全面提升基層武裝部建設水平。”第二天,這位從過軍的“兵書記”主持召開鎮黨委議軍會,議題隻有一個:武裝工作如何抓、怎麼干?

他們研究制訂出“五個納入”措施:把武裝工作納入鎮政府重要工作議程,統一部署﹔把專武干部與民兵干部納入基層干部培養和使用計劃,統一培養﹔把國防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統一實施﹔把武裝部基礎建設納入鄉村發展規劃,統一建設﹔把武裝工作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統一安排。同時,他們出台《關於加強黨管武裝工作實施“三不一快辦”工作機制的決定》(即:不等、不拖、不推、快辦)和《基層人民武裝工作規范化建設實施細則》等制度規定,為武裝工作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不久,該鎮武裝部著眼擔負使命任務,高標准完成“四室一站”改建任務,並在蘭溪河支流邊新建100平方米民兵調度管理中心和60平方米應急裝備倉庫,以及能停放兩輛消防車和兩艘沖鋒舟的室外庫室。

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該鎮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拓展國防教育陣地,投入約60萬元,對全鎮6處烈士墓進行修繕,並結合清明節、建軍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追尋紅軍足跡”徒步拉練、“烈士墓前話使命”紅色教育、“國防在心中”雙擁主題晚會等重大活動。 2022年以來,該鎮召開國防教育宣講屋場會150余次,進村入戶宣講國防知識4000余戶,1.8萬余人次接受國防教育。

因情施策,扮好征兵愛兵“角色”

“感謝武裝部的關心和幫助,圓了我的參軍夢。到部隊后,我一定好好干,用優異成績回報家鄉。”在蘭溪鎮武裝部辦公室,今年入伍的新兵曹蕾寫下的一封感謝信。

2022年,曹蕾大學畢業后,想報名參軍,又擔心入伍后身體殘疾的父親沒人照顧。該鎮武裝部了解情況后,專門召開會議,制訂幫扶計劃,成立由10名退役軍人志願者組成的服務小分隊,對曹蕾家進行幫扶,讓曹蕾安心奔赴軍營。

蘭溪鎮是兵源大鎮,每年為部隊輸送優質兵員60余人。目前,全鎮有退役軍人2800余人,在部隊服役軍人1000余人。無論是退役老兵,還是現役軍人,他們一直視家鄉武裝部為“娘家”。

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激勵著每一位從蘭溪鎮走出去的官兵扎根軍營,為強軍事業作貢獻。近5年來,該鎮武裝部收到部隊寄回的立功喜報150余份。

每逢“八一”、春節等重要節假日,該鎮都要給每一位蘭溪籍現役軍人寄一封慰問信,送上家鄉的問候,並想方設法為軍人軍屬解決家庭困難,提升官兵的幸福感、獲得感。

近年來,蘭溪鎮每年投入資金30余萬元,走訪慰問在鄉的復原老軍人、傷殘軍人,並為參加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榮立戰時三等功以及家庭困難的退役軍人爭取慰問資金,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

“我們以征好新兵、練好民兵、用好老兵為抓手,建強民兵專業分隊、綜合應急救援分隊和退役軍人志願服務分隊,實現提升國防動員能力、平戰轉換能力和基層治理能力的目標。”鄧凱兵介紹,蘭溪鎮結合基層實際,創新總結出黨管武裝“三兵三隊三力”工作模式,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了突出效能。

服務提質,刷新鄉村振興“成色”

今年端午節,蘭溪鎮雙橈龍舟賽火爆全網,超10萬人現場觀賽,100余名民兵現場護航,智慧平台全域監控,確保龍舟賽安全舉行。

蘭溪的龍舟已有一千余年歷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助力鄉村振興,鎮武裝部帶頭打造了“雙橈龍舟賽”文旅特色項目,提升鎮鄉村旅游品牌。

多年來,蘭溪鎮堅持把武裝隊伍作用發揮與服務鄉梓、助力發展同頻共振、同向同行,點亮了蘭溪鄉村振興的天空。

“快枯死的禾苗能得救,還要多謝老李連長的資助。”談起去年夏天抗旱的經歷,蘭溪鎮港灣村村民連連贊道。

村民口中的“老李連長”是原蘭溪鎮民兵應急連連長李正春。作為一名退伍老兵,李正春回鄉創業時得到了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他的企業年入40萬元,還安置了8名退伍軍人就業。

去年7月至9月,天熱少雨,種植大鎮蘭溪首當其沖。李正春自掏腰包購買了一輛消防車,擔當起了全村抗旱澆灌任務。經過近一個月的奮戰,保住了大部分的產量。

“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個民兵,現在自己有能力了,也希望為村裡盡一份綿薄之力。”李正春說。抗旱過后,這台消防車捐贈給了蘭溪鎮政府,提高全鎮應急救援能力。

不僅是李正春,這些年,蘭溪鎮涌現出80多名老兵、民兵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趙北林成立的物業公司,先后解決50多名退役軍人就業問題﹔民兵連長孫國強帶動30余戶鄉親開展養殖業致富……據統計,2021年以來,該鎮民兵先后遂行各類應急救援任務80余次,以過硬的軍事素質和優良的作風完成上級賦予的滅火救援、抗洪搶險等任務。

如今,在蘭溪鎮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總能見到帶著民兵臂章的迷彩身影,他們用真心、真情、真功逐步打通著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王希明、蔣艷、肖治平、劉俊慧)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