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3月18日电 “终于摆脱了两块板,一个缸的厕所,要不是政府开展旱厕改造我父母一直会用旧厕所,又脏又臭。”浏阳市龙伏镇龙伏村村民傅高尚是镇上第一批主动申报旱厕改造的户子,自己多年前就已建新房,但父母一直不肯用新厕所,坚持用旱厕,为此傅高尚夫妻多次跟父母沟通都不见效,最终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才实现旱厕改造。
“感谢你们的坚持,新厕所卫生比以前好多了,也没有难闻的气味。”相市村张娭毑对微网格长张新大连连道谢。
原来,微网格长张新大上门进行厕所排查,发现张娭毑家厕所年久失修,卫生条件极差,需要立即改造,但张娭毑坚决反对。面对张娭毑的坚持,微网格长张新大并没有放弃,而是联合镇两治办的工作人员一边上门做思想工作,一边帮张娭毑在偏房内选取最佳的厕点,规划水电管线铺设,尽可能的节约改造成本。最终张娭毑在工作人员劝导下同意改厕。
农村户用厕所提质改造以来,龙伏镇高度重视,坚持做到“三个主动”,主动宣传,充分发挥“党建+微网格”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作用,依托微网格长人熟、地熟的优势入户开展排查和宣传工作,坚持改造一批、宣传一批、带动一批,为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落地打好基础;“小厕所,大民生”为确保农村厕所革命取得实效,龙伏镇安排专家对有资质的工程队进行集中业务培训和考核,各村实行“首厕过关制”,选拔了一批业务精干的工程队进行厕所改造,要求实地考察,做到规范安装,精准施工;主动改进,质量监督有保证,三级化粪池的材料选取从开始的单纯水泥构成转变为现在的整体缠绕式玻璃钢,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等特点,更有利于农户生活污水的处理。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第一年。浏阳市龙伏镇坚持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全员发力、全面治理,坚持“三个主动”推动厕所改革,落实“一包一监督”严管垃圾治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大幅度提升,村民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现在环境越来越美!从外面进来,鞋底连灰都没有,特别的干净,路上还种了花花草草,很漂亮。”孙娭毑是龙伏镇新开村人,今年已是86岁高龄,每天晚饭后都喜欢在临家的乡路上散步,她时常跟孙辈、曾孙辈们讲,现在的时代有多好,农村都有了环卫工人,家门口都有了垃圾桶,每个人都讲文明爱卫生。
龙伏镇通过“一包一监督”垃圾治理模式,实现一包到户,一包到人,责任到村、到户、到人,各村按区域划分配备专职保洁员和建立垃圾集中存放点、垃圾分拣站,保洁员负责区域环境卫生,农户负责庭院卫生,通过内外双包实现垃圾及时进桶,及时分检,及时转运。各村设置垃圾评比公示栏,每月对保洁员和农户的卫生情况进行公示和评比,让人人都成为环境卫生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印象转变为“整洁美”的新面貌,龙伏镇也实现了从长沙市环境卫生“十差”乡镇到长沙市人居环境整治四星级乡镇的华丽转变。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管是从厕所革命,还是到垃圾治理,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灵秀龙伏而努力。下一步,龙伏镇将继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同时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发展相关生态产业,使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不仅让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好起来,钱包也要鼓起来。(柳向 陈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