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退税减税高效落实 助推经济稳步发展

人民网长沙8月24日电 今年来,湖南省税务部门采取多项举措落实落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聚焦经济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点及关键环节,精准释放退税红利和改革效应,有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稳岗就业促进民生提供了“税力量”。
截至7月底,湖南省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826.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122亿元,新增缓征税费120.4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84.2亿元,对市场主体减负释压产生了积极影响。
政策高效落实 稳固企业民生
正值暑期,长沙高新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专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本土电商“明星”兴盛优选展台前,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咨询。
“兴盛优选是一家以社区电商闻名的互联网新零售企业,也是一家为大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平台企业。今年来,在一系列税惠政策助力下,公司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43亿元,使得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为稳就业保民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湖南兴盛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曾云说道。
“在退税资金助力下,兴盛优选将继续扩大招聘规模。”兴盛优选总裁助理李浩介绍道,未来三年,平台计划招聘新供应链与新物流管培生超过5000名,预计提供总就业岗位数量超过10万个。
湖南省826.6亿元退税减税降费红利的落地,有效降低了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等压力,起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政策效应。
“有了这2164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公司可以大量购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再不用担心完不成订单了。”看着一片忙碌的生产车间,祁阳东骏纺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蒋玲玲脸上堆满了愉悦的笑容。
祁阳东骏纺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年均生产2亿米雨伞布料的企业,近年来受“上游需现金结算,下游回款周期长”等原因影响,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流紧张问题一直是阻碍公司发展的一大难题。
“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落实,有力缓解了公司资金紧张这一难题。”蒋玲玲充满信心的介绍道,公司将把退税资金用于结清原材料款项和扩增生产线,抓紧时间抢占市场份额。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留抵退税政策不仅将范围从先进制造业扩大到所有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体育等行业,还把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100%,再加上退税效率的大幅提升,让湖南企业快速、充分地享受到退税红利。
“500多万元的退税款到账后,员工工资有了着落,还能推动园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让桃花源旅游提质升级!” 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秦艳透露,在税惠政策支持下,景区从疫情的反复影响中“缓过气来”加速发展,并响应惠民政策开展暑期门票免费活动。
湖南省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建平表示,“随着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精准落地,湖南企业正逐渐渡过难关、恢复元气,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政策精准滴灌 技术创新升级
研发出世界首台1000kV发电机变压器,自主研制的首台国内最大容量10兆瓦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投运成功……2021年,作为行业龙头的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提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推动了高端输变电重大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在其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默默支持。
数据显示,在今年开展的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230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300万以上。
“制造业的减税退税‘组合拳’,有利于我们积极响应‘3060’双碳号召,加快进行技术创新、淘汰高耗能设备。”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总经理种衍民说道。
今年以来,湖南省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决策部署,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坚持部门主责和联动协作相统一,整合多方资源,推行研发企业“清单制”管理,综合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确保企业顺利享受政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传统观念中,陶瓷原料是泥巴,加工靠人力,产品是杯碗盘碟。但在醴陵,绵延千年的窑火在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下,逐渐烧出了“科技范”。
醴陵华鑫电瓷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空心瓷绝缘子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制造企业。近年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创新。醴陵市税务局通过智慧税务平台为企业精准画像,量身定做政策“大礼包”,实行“一对一”辅导,保障企业及时足额享受税惠政策。
“截至目前,醴陵华鑫电瓷已申报享受2021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700多万元,缓缴各项税费353.14万元。”公司财务负责人李艳红介绍道,税收优惠政策将成为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的重要底气。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加计扣除比例由50%逐步提升至75%,2021年将制造业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2022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以更大力度优惠降低创新企业成本,引导企业生产要素向创新领域流动。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电气化铁路装备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致力于列车“心脏”和“大脑”的牵引传动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及产业化。
2022年4-5月公司取得增值税留抵退税款7亿余元,拟用于扩大生产购买原材料,为企业钻研半导体核心技术、打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蓄势赋能,并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科技研发中去,以此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取得退税资金主要用于偿还负债、支付薪酬等保障基本运转,起到保主体、稳就业、促消费的作用。留抵退税为纳税人注入资金活水后,纳税人将超过三成的退资金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增强了内生动力和竞争力,为未来税收增长奠定扎实基础。
优化退税服务 保障办事不难
“申报、审核当日完成,500多万元的退税款次日到账,有效补充了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流,增强了稳产稳销的信心!”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刘春垠频频点赞税务部门的高效退税。
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硬质合金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企业,公司产品远销欧洲地区。受国际局势、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涨,资金压力明显增加。税务部门的高效退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今年以来,湖南税务部门持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落实税务总局等十部门出台的稳外贸举措,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同时持续防控出口退税风险,维护经济发展秩序。1-7月,湖南省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145.38亿元,同比增长32.7%。湖南省无纸化申报出口退税额比例达98%。
为助力出口企业缓解困难、促进外贸平稳发展,湖南税务部门今年4月率先出台优化出口退(免)税服务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23条举措,对出口退(免)税服务再优化、再提速。为重点企业加速办,对先进制造业、一类企业、影视文化企业、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实行“即报即办”,2个工作日内办结。为所有企业限期办、简化办、指导办,推动出口退(免)税办理全面“提速”。
“有了‘退税直通车’的帮助,我们的出口退税款基本实现2个工作日到账,有力缓解了我们的资金流压力。”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智勇对今年4月份出台的“湖南优化出口退(免)税服务23条举措”赞不绝口。
不仅出口退税速度快,湖南税务部门还推出了发票电子化、无纸化申报、按“信用+监管”机制对出口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等措施,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和办税服务,让企业充分享受到出口退税政策带来的利好。
“以前最头疼的事就是整理每个月的备案单证,上千份单证,一整理就是好几天。”郴州鹏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钟文略介绍道,该公司每月备案单证达1000余份,实行单证备案无纸化后,只需在电脑上点一点便能完成数字化备案,省时省事又省心。
湖南省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建平表示:“坚持以强有力的措施,精准服务企业,加快退税进度,助推出口企业盘活资金链条,使其在外贸市场‘乘风破浪’。”(林洛頫、罗舜爱、实习生欧阳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