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洞庭 观鸟胜地
——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在湖南岳阳开幕

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开幕式现场。人民网 向宇摄
岳阳,古称巴陵,北枕万里长江,怀拥浩瀚洞庭。当江与湖在此交汇,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自然万物生灵。
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国际鸟类重要的越冬地。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总会吸引大批候鸟在此栖息觅食,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
“这原本是一次相约在冬季的遇见,却成就了一场春暖花开时的重逢。”2月18日,在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的致辞声中,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在岳阳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届观鸟节为期三天,包括洞庭湖候鸟及栖息地考察、洞庭湖候鸟保护国际论坛、观鸟比赛等内容,此外还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开启“互联网+观鸟”新模式,让更多人参与到观鸟、识鸟、爱鸟、护鸟行动中来。
洞庭湖上的大白琵鹭和灰雁。吴小平摄
共建一个家园
“不是我们选择了鸟,而是鸟选择了我们。”
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国际鸟类重要的越冬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直以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既是呵护巴陵儿女的母亲湖,也是庇护万千精灵的生命湖,被誉为“鸟类的天堂”。
近年来,岳阳市坚决扛牢“守护一江碧水”首倡地职责担当,把修复长江和洞庭湖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推进污染攻坚防治战,建立环保月约谈制度,发起史上最严环保攻势,高标准开展候鸟栖息地和退化湿地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等生态修复工程, 进一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洞庭湖上的白琵鹭。彭正阳摄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蔚介绍,湖南通过推进洞庭湖流域生态治理,扎实开展全方位整治、实施全范围修复、引导全社会参与,累计清退欧美黑杨42.03万亩,拆除围网472处124.5万亩,将保护区内995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这五年,岸线更绿了、水质更清了、鸟儿更多了,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沙鸥翔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大湖美景再现世人眼前。
据《2022-2023年度洞庭湖冬季水鸟同步调查》显示,目前洞庭湖共记录越冬水鸟72种37.83万只,数量较2015年增加了1.5倍。其中,白鹤、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199只,小天鹅、灰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3.48万只,黑脸琵鹭1只,湖区真正成为了鸟类的天堂。
洞庭湖上的反嘴鹬、凤头麦鸡等。彭正阳摄
共赴一场盛会
二月的洞庭,宁静且灵动。
18日下午,30支观鸟参赛队伍集中前往洞庭湖踩点比赛,比赛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延长至24小时,还增加夜间观鸟环节,只为一睹鸟类万千姿态。
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的大堤上,通过望远镜只见成群候鸟,或静立休整,或游弋觅食,或凌空飞舞,尽显自然生态之美。
洞庭湖上的豆雁。吴小平摄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观鸟、识鸟、爱鸟、护鸟行动中来,岳阳作为国内众多观鸟节活动的发起地,已成功举办十一届观鸟节,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鸟类与湿地保护载体,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和肯定,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支队伍参加观鸟比赛,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据了解,为保障本届观鸟节的顺利举行,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还在采桑湖观鸟大堤修整路面5公里,在本次观鸟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各修建大型停车场1所,将大小西湖7座观鸟塔修缮一新;重建观鸟长廊400米,张贴大型鸟类图片100余幅;建立了野生动物高清监控系统,包括机房一座、高清摄像头50个。
国务院濒危物种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万自明表示,通过组织观鸟节,可以进一步展示我国鸟类保护成果,鼓励各界参与保护工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发展观鸟产业,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洞庭湖上的小天鹅。吴小平摄
看洞庭,水鸟归之云梦处;看岳阳,大美湿地春意浓。
“举办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的‘岳阳答卷’。”曹普华表示,岳阳将以节为媒、以鸟为景,擦亮“水墨丹青”的生态画卷,打造“自由飞翔”的观鸟胜地,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