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各交通樞紐:高效測體溫 服務更暖心

2020年02月10日09:36  來源:長沙晚報
 

元宵節后首日,長沙迎來返程復工客流,記者體驗各交通樞紐發現——

高效測體溫 服務更暖心

  長沙火車南站安裝了紅外熱成像體溫監測儀,大大提高進出站測溫效率。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柏平 攝

長沙火車南站安裝了紅外熱成像體溫監測儀,大大提高進出站測溫效率。記者 周柏平 攝

2月9日是元宵節后的第一天,長沙迎來返程復工客流。記者在機場、高鐵站、地鐵站等交通樞紐看到,長沙各交通樞紐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返程高峰旅客服務,確保市民走得了、走得好、通勤正常。同時乘客們自覺戴了口罩,主動配合測體溫。

防疫

紅外線智能測溫設備大顯身手

走進長沙黃花機場T2航站樓,入口處的紅外線全自動測溫儀清晰地檢測著每一名進出站旅客的體溫。

“當旅客從門口進入測溫區,紅外線全自動測溫儀會自動測溫。”工作人員說,“如果溫度超過37.3攝氏度,監控屏幕上就會顯示紅色報警,檢測人員就會拿體溫槍對旅客重復測量,隻有達到正常體溫才能放行。”

記者從長沙黃花機場了解到,機場全面升級測溫工作,採用“區域篩查+人工復測”的方式,即紅外成像測溫儀與手持測溫槍同步檢測,在航站樓內共設置11個測溫點,全面覆蓋進出機場所有人員,第一時間排查發熱人員,切實做到體溫監測全覆蓋,切實做好旅客返程疫情防控工作。

記者在長沙火車南站看到,整個車站的進、出站口配置了14台紅外線智能測溫設備,而長沙火車站也配置了6台這樣的設備。工作人員介紹,在返程復工客流來臨之際,車站主要以無干擾式測溫為主,輔以手持測溫儀和溫度計測溫,這樣不僅可大大提高進出站測溫效率,而且可有效防止因測溫帶來的人員聚集。

記者從廣鐵集團獲悉,為最大限度降低返程運輸疫情傳播風險,各車站、列車做好進出站旅客全面測體溫和列車運行途中旅客體溫抽檢。目前,各大車站進出站通道順暢,客流安全有序。

返程

根據客流變化精准安排運力

以往元宵節后的第一天是返程客流的高峰期,但2月9日記者在長沙火車南站看到,進出站客流量並不大,旅客均自覺佩戴了口罩,現場井然有序。

記者從廣鐵集團獲悉,受疫情影響,廣鐵管內各大車站到發旅客數量保持低位運行。2月9日預計發送旅客32萬人次,同比減少79.3%﹔預計到達旅客40萬人次,同比減少75%。2月8日,長沙火車南站發送旅客2萬人次,同比下降78.5%,到達旅客1.5萬人次,同比下降79%﹔長沙站發送0.7萬人次,同比下降81.3%,到達0.9萬人次,同比下降80%。

廣鐵表示,鐵路部門將密切關注各地復工、返校時間安排,根據客流變化,及時調整旅客列車開行方案,精准安排返程運力。

為方便旅客辦理乘機手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也根據目前客流情況進行了布置。記者看到,T2航站樓值機櫃台進行了整合,國內航班到A、B島辦理(A島辦理南航航班、B島辦理其余航司),國際航班值機手續仍在D島辦理。同時,所有值機櫃台均擺放消毒液,方便旅客使用。

記者了解到,機場還針對離港航班中客座率不高的航班經濟艙座位進行有效控制,盡量分離旅客,間隔客艙內旅客密度,對於有條件的航班,採取間隔座位(即ABC座,隻坐AC)的方式進行有效隔離。

通勤

地鐵9日起縮短行車間隔

作為市民出行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長沙地鐵除從2月9日起縮短行車間隔外,長沙地鐵各站點和線路都做好了准備。

記者在五一廣場地鐵站看到,車站工作人員對每名乘客都進行了體溫檢測,檢測無異常后才能進閘乘車。同時,長沙地鐵各車站均設有留觀點,發熱乘客可在留觀點等候專業醫療人員的進一步診治。

“建議優先選用‘長沙地鐵’APP付費乘坐地鐵,減少接觸。如使用儲值卡,注意將卡片懸浮於閘機刷卡處上方,避免與閘機直接接觸。”長沙地鐵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從進站到出站全過程均需要戴好口罩,長沙地鐵將對未佩戴口罩者勸離出站。

值得注意的是,長沙地鐵全線車站的閘機、出入口通道等通行要道處醒目位置均配備有免洗手消毒液供取用。搭乘地鐵過程中如遇身體不適,請及時聯系車站工作人員,或撥打長沙地鐵服務熱線0731-86850000,准確告知列車車廂號獲得及時救助。(記者 吳鑫礬)

(責編:何萌、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