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2月12日電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而來,密切接觸者這個詞也隨之進入大眾視野。 隻要接觸了病人就是密密切接觸者嗎?如果你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家裡有密切接觸者家庭成員又該怎麼做?
簡單地說,密切接觸者是指跟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有過近距離接觸,但又未做任何有效防護措施(如戴口罩等)的人員,有如下接觸情形即可判定為密接接觸者:
1.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如近距離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如到密閉環境中探視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護人員﹔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護理人員、同行人員、或經調查評估后發現有可能近距離接觸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務人員。
4.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后經評估認為符合其他與密切接觸者接觸的人員。
大家需要理性判斷自己是否是密接接觸者,被告之為密接接觸者后也不要驚慌,居家隔離是阻止病毒傳播蔓延的重要方法之一。盡早隔離,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對他人負責。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應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后一天起,採取醫學觀察14天,居家醫學觀察期間要保持科學飲食、合理鍛煉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具體建議如下:
1.要依法服從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如果居住環境不能滿足居家醫學觀察,應服從醫務人員安排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2.居家隔離期間,密切接觸者應單獨居住在通風良好的房間裡,拒絕一切探訪。
3.限制活動,最小化密切接觸者和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盡可能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
4. 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
5.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確保共用空間(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觀察期間不隨意離開隔離房間。
6. 生活用品與其他家庭成員或室友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7. 保持充足的休息時間和充足的營養。最好限制在隔離房間進食、飲水。
8. 每日至少早晚各測體溫一次,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出現急性呼吸道症狀或其他相關症狀。一旦出現發熱、寒戰、干咳等任何症狀要及時聯系社區醫務人員。
密切接觸者的家庭成員應配合社區醫生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並督促密切接觸者做到醫學觀察的各項要求,同時注意:
1.家庭成員應住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距離。
2. 避免進入密切接觸者房間,需要進入時應佩戴口罩,並及時更換,離開居住空間后需清潔雙手。
3.盡量減少與密切接觸者及其用品接觸,如避免共用牙刷、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餐具使用后應使用洗滌劑和清水清洗。
4.接觸可能污染的表面、與密切接觸者直接接觸,需流水清洗雙手,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5.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觸者衣物、床單、浴巾和毛巾等,或用洗衣機以60-90攝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
6.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櫃、床架及其他臥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洗、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張恆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