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夜未眠 發展不打烊

【查看原圖】
太平老街。天心區委宣傳部供圖
太平老街。天心區委宣傳部供圖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0年09月15日22:06

人民網長沙9月15日電 9月12日晚,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夜經濟”火爆的長沙太平街、都正街、坡子街,許多“馬粉”偶遇正在閑逛的馬雲。他頭戴白色棒球帽,身穿灰色T恤,搖著一把蒲扇走來,弄得小巷一陣喧鬧。這次來到長沙,馬雲對長沙“夜經濟”表示出極高地興趣:“長沙是年輕人眼中的網紅城市,‘夜經濟’的火爆程度在全國排第一,我早有耳聞。這次是來親身感受的。”

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開放度與活躍度的重要標志,是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亦是地方政府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而說到長沙的夜間經濟,就不得不說天心區。

長沙市天心區作為長沙的老城區和核心城區,其夜間經濟已成為延長市民游客停留時間、拉動消費升級、激發文化創造、增加社會就業、帶動經濟增長的“新藍海”。阿裡巴巴集團《數字點亮夜經濟(2019)》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成都、長沙等具有代表性的12個中大型城市核心商圈中,長沙市五一商圈的夜間經濟活躍度排名第三。

夜間經濟繁榮指數位居全國前列

天心區轄區內的五一商圈、長株潭商圈是長沙夜間經濟消費的示范區。以文和友、茶顏悅色等為代表的品牌商家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夜間消費“網紅打卡地”,以杜甫江閣為核心的沿江經濟帶和東瓜山夜市街則是“夜間經濟”火熱發展的黃金聚集區。特別是“五一商圈”,其儼然已成為天心區“夜間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擁有著20多條商業街、2萬多個商業網點,是當之無愧的商業“金名片”。太平老街、黃興南路步行街、坡子街民俗名食商業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都為“網紅夜游打卡點”﹔春天百貨、王府井、悅方、海信廣場創造的“夜間經濟”空間,每天吸引的游客絡繹不絕。

數據顯示,2019年五一節的橘洲焰火晚會吸引了超30萬市民游客現場觀看,一張等位7000多桌的排隊單更是將文和友推上了微博熱搜,人氣程度可見一斑。國慶長假期間,黃興南路步行街客流量是平時5倍以上,僅1日當天地鐵黃興廣場站和南門口站進出多達10萬人次,五一商圈各大商場消費同比增長30%至35%,其中夜間經濟消費超5成。

疫情穩定后,商圈、街區經濟逐步復蘇回暖。超級文和友自3月16日恢復堂食后,每天下午4點開啟線上排隊模式﹔五一期間,商圈步行街、太平古街、火宮殿、茶顏悅色、文和友等網紅點人氣都基本恢復了同期水平。網易財經等發布的疫情后消費“滿血復活”指數顯示,在包括上海、深圳、杭州、長沙、成都等在內的全國11個核心城市最核心商圈客流量中,上海領跑,長沙五一商圈緊隨其后,位居第二。

得天獨厚的夜間經濟發展條件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承襲,長沙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著“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美譽。而五一商圈自古以來便是長沙商賈繁榮的起源地和聚集區,也是湖湘商業文化的名片與窗口。人文歷史文化與現代都市文化的交相輝映,賦予了天心區“湖湘文化重地”和“時尚文化之都”的雙重屬性,為“夜間經濟”的發展打下了靈魂之本。

天心區“夜間經濟”有三巨頭:酒吧、ktv和餐飲,其中餐飲是長沙特色中最為獨特的代表。不論是八大菜系中的湘菜,還是街頭熱賣的小吃,飲食在長沙人民心中有著特殊地位,無論多晚,無論多熱,口味好就是王道。天心區的“深夜食堂”魅力十足,既有歷史文化,又有美食美景,是“吃貨們的天堂”。如著名特色景點“中華老字號”火宮殿集傳統民俗文化、火廟文化、飲食文化於一體,風味小吃享譽三湘﹔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不論春夏秋冬,總有顧客早早便在門口排起了長龍,五一商圈的小吃豐富又地道,時常處於顧客爆滿的狀態。無獨有偶,長沙的酒吧在夜晚也熱鬧非凡,酒吧文化傳遞著是長沙人的生活態度:喝杯白酒,交個朋友。人們簡單的宵夜和喝酒,為發展“夜間經濟”塑造了立身之體。

當然,說到夜間經濟,不能不提那一抹絢麗的“霓虹”。劉德華、周杰倫、汪峰、張學友、林俊杰等一線明星均在“賀龍體育中心”舉辦過個人演唱會﹔湘江劇院有湖南本土笑星大兵帶頭的“笑工廠”演出活動,火爆程度空前,幾乎場場爆滿﹔田漢大劇院、象牙紅劇場也有不同明星、名人的商業演出活動。每次演出都在夜晚,雖然給交通出行、安保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客觀上都極大刺激了周邊住宿、餐飲、交通等一系列消費。橘子洲煙火燃放表演更是吸引了長沙本地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這些演出或表演對一座城市的旅游消費有著很強的拉動作用,還可以利用其帶來的人氣、人流優勢帶動區域發展。

奮力打造“安全、便捷、暖心、開放、網紅”的夜間天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相關要求,天心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出台具體政策措施,發展夜間經濟,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致力打造“安全、便捷、暖心、開放、網紅”的夜間天心。

2019年9月7日晚8點,天心區夜間經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在黃興南路步行街黃興廣場正式啟動運行。建立夜間經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區、街、社區三級夜間經濟消費協調機制,服務中心從每天20時至次日凌晨2時,採用駐點辦公與巡查辦公相結合的工作方式,通過設立“夜間管家”,區領導帶隊、部門輪班駐點、多方協調聯動為夜間經濟工作保駕護航。出台《服務夜間經濟十二條》《天心區市場監管局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十條》《天心區文旅體育服務夜間經濟發展措施》等專項政策。完善夜間經濟食品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等配套管理措施,嚴格監督檢查,為夜間消費和夜間經濟發展提供安全制度保障。加強安保維穩工作。天心區坡子街派出所根據轄區的特點,成立了護航機構,組建了六支巡邏隊伍,加大了全區夜間巡邏防控力度,提升夜間見警率、織密防控網絡,與往年相比,五一商圈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6.28%,扒竊案件同比下降64.7%,侵財案件同比下降48%。

以前去五一商圈,人們抱怨最多的是堵車多、停車難,現在很多市民發現,雖然五一商圈的熱度不減,但是交通卻比以往暢通。天心區打通公共交通“最后一公裡”,合理優化了“五一大道”地鐵站周邊交通路線,實行交通“微循環”,徹底解決地鐵站人流車流擁擠問題﹔整合主要商圈周邊公共交通13條線路,延長4條公交線路的運行時間至凌晨2:00。加大城市共享單車、助力車在商圈的投放數量,夜間經濟服務中心以來哈啰出行等公司累計投放3萬余輛,實現了重點區域共享單車、公共汽車與軌道交通的接駁。完善夜間停車配套,加快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和“一圈兩場三道”建設,以“配建停車場為主體、公共停車場為補充”。2019年,在五一商圈新增停車位600多個,長株潭商圈新增停車位1300多個,有效緩解解放西路酒吧街、太平歷史文化老街、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周邊的停車壓力。增設貨車裝卸車位,在不影響公共交通秩序的前提下,在太平路解放路口西北角處、黃興路勞動路路口北側、怡長街春天百貨后門、解放路魅力四射酒吧等夜間經濟消費區域周邊增設貨車裝卸車位,方便運輸貨物的車輛停放。加強商圈景觀建設,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的景觀有機更新一期工程已經竣工,國慶期間,夜晚的步行街,在燈光系統的映襯下帶給了游客、市民新的感受。

為全方位提供市民便利服務,天心區設立 “夜間經濟”公共服務熱線85812345,及時處理協調各類問題﹔夜間服務中心還提供便民醫療、便民公共雨傘、便民信息咨詢等服務,營造溫暖舒適的夜間消費環境。截至目前,駐點辦公超過1500人次,服務中心累計受理、化解各類糾紛740余起,為市民游客提供幫助、救助290余次,形成良好社會效應。夜間經濟涉及的行業多為服務業,涉及的業態形式多樣,有利於靈活就業。針對夜間經營的特點,天心區定期開展宣傳活動,舉辦專場招聘會,為相關企業暢通人才招聘渠道﹔同時以實施技能提升和創業理念培訓為重點,大力開展技能和創業培訓,提升廣大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滿足發展夜間經濟的人才需求。天心區在夜間經濟繁榮和重點商圈周邊實行24小時清掃保潔,讓商圈夜景更美、夜經濟更靚。

天心區作為全省首個完成5g基礎網絡全覆蓋的城區,率先中部地區進入5G發展的快車道。進一步完善5G等公共通信設施建設,引入商圈新零售,在商圈范圍內開展5G智慧街區建設,推廣移動互聯網新興支付方式,引領夜間消費新風尚。天心區包容監管鼓勵創新,以企業、商會、協會、社會組織為基礎,引導“夜間經濟”行業自律發展﹔支持春天百貨、海信廣場、悅薈廣場提質升級,鼓勵傳統商貿企業依托互聯網平台實現轉型升級,支持延時經營﹔包容支持並規范管理城市藝人表演,創辦了“街藝星秀”項目,邀請街藝表演藝術家在晚20:00至22:00在黃興南路步行街進行表演、直播,讓市民、游客和網友感受“夜長沙”的文化和溫度。天心區出台《長沙市天心區市場監管領域市場主體輕微違法實施告知承諾制度》,對市場主體首次、輕微且沒有造成明顯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建立容錯機制,給予當事人改正的機會。該制度是進一步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的一項具體行動。為商圈聚集人氣,推動消費,組織商會、協會策劃相關夜間消費主題活動,天心區開展了2019“不夜星城”暨“點亮文明滿天星”迎新年活動、解放西二十年系列活動、2020年“天心區購物消費季系列消費活動”、詩意天心主題活動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進一步匯聚人氣,為天心“夜間經濟”發展夯實人力、人氣,天心區打造了天心夜間“文旅”品牌,如“天心一日游”精品旅游線路,將轄區內重點旅游資源“串點成線”。開展長沙市天心區首屆網紅嘉年華暨夜經濟博覽會,文和友、茶顏悅色、盟重燒烤、天寶兄弟、易裕和等30余家天心網紅品牌代表到場助力,天心區網紅品牌聯盟正式成立。還發布了天心區網紅打卡地圖,全方位展示天心網紅品牌,吸引廣大游客朋友前來旅游消費打卡,進一步提高“網紅天心”品牌影響力。

此外,天心區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對“網紅”夜間經濟發展工作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市民轉變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培育和壯大夜間消費群體。2019年以來,天心區夜間經濟發展在新華社客戶端、CCTV13【朝聞天下】、CCTV2【經濟半小時】、湖南衛視、湖南經視、長沙晚報、新浪新聞、紅網、騰訊網等主流媒體及自媒體、新媒體平台報道30余次,多方面、全方位展現了夜間經濟發展成果。同時,為進一步擴大夜間經濟的影響力,天心區參與拍攝了《炫彩長沙24小時》《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等紀錄片,其中《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以其獨特、時尚、新潮的拍攝視角和視聽語態,深度展示了都市核心商圈民警守護營商環境的堅守和付出,自上線以來迅速躥紅,成為一檔霸屏刷屏、全網追劇、好評如潮的“現象級”佳作。2020年,圍繞天心區加大對 “夜經濟”的復蘇,出台各類政策開展宣傳報道,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湖南衛視、湖南日報、長沙晚報、人民網、新湖南、紅網等中央、省市重量級媒體刊登《湖南長沙:多措施促進夜經濟恢復》《品牌建設再出發 長沙天心區“三免”措施促老字號新發展》《以“繡花”功夫助“夜經濟”行穩致遠》等一系列宣傳報道。

發展“夜經濟”,大有可為也將大有作為。中國不斷拓展的內需和消費市場,將釋放巨大需求和消費動力。中國有近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全球最大,這是“夜經濟”發展的底氣所在。下一步,天心區將結合國家級步行街建設,推動智慧商圈整體提質升級﹔同時致力開發優質項目,打造更多天心特色品牌﹔進一步引入大數據分析,打造“內外兼修”天心夜間經濟升級版。(高芳 劉清心)

分享到: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