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陽:一片小茶葉引出一條農村致富路

【查看原圖】
茶農們正在山中採茶。李卓林攝
茶農們正在山中採茶。李卓林攝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1年04月13日09:08

人民網長沙4月13日電 眼下正是一年春茶採摘的最好時節。走進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荷葉鎮干塘村,一壟壟茶田宛如五線譜鋪開,茶農就像一個個音符跳躍其中。她們小心翼翼地採下新鮮的茶葉,裝進茶簍,臉上洋溢的笑容與春風一樣溫暖。

荷葉鎮礦產資源豐富,干塘村更是遠近聞名的產煤村。開採煤礦給村民帶來巨大的財富,但生態破壞也比較嚴重。走一圈連指甲蓋兒都黑了,這話一點不假。隨著煤礦的陸續關停,干塘村失去產業支柱,年輕的不得不外出打工,村裡“風光”不再。

如何實現從“黑色”到“綠色”、從“地下”到“地上”的發展轉型,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從2012年起村民蔣明樂開始了一番探索。

原本在外創業的蔣明樂,通過走訪農技專家,了解到干塘村晝夜溫差大、冷雪水較多、土壤營養豐富,非常適合種植茶葉。於是流轉1240畝荒地,建立金仙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起“生態茶園”。

“外面再好,終究不如家鄉好,無論自己走在哪裡,我的根永遠在這裡。”蔣明樂回鄉創業后,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種植茶葉600余畝,包括黃金1號、桃源大葉、櫧葉齊等5個品種。完善配套設施,建成辦公樓、會展廳、標准化廠房等。

除了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氣候環境,蔣明樂還推廣人工除草、施有機肥,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以益虫治天敵”。並且和湖南農業大學成為合作單位,定期邀請專家來到他的茶園考察指導,著力打造本土有機茶文化品牌。

“茶葉是個時辰草。早採三天是寶,晚採三天是草。”說起茶葉,蔣明樂如數家珍。“你看,我們這裡的綠茶片片分明,湯色淺綠,泡茶后有濃濃的奶香。紅茶湯色洪亮,又帶有果香、花蜜香。”蔣明樂說。

“茶葉根據茶葉品質、採摘標准、做工水平劃定價格,加工后的綠茶平均達到1000元/斤,紅茶800元/斤。”茶園負責人歐陽佔義介紹,目前茶園已進入豐產期,今年預計可產茶葉10000斤,產值近千萬元。

產業興、村民富。依托茶葉種植基地,帶動100余名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其中常聘人員有30余人,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茶葉採摘從三月初開始,一直要持續到七月底。採茶結束后,又要為茶林除草、施肥、修枝,村民全年都可在這裡務工。”歐陽佔義說。

脫貧戶何滿蓮今年72歲,一家五口人,丈夫殘疾,沒有收入來源。何滿蓮在茶園打工已有3年,平均月收入2400元不成問題,依靠“茶葉經濟”她家成功脫了貧。

近年來,桂陽縣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農業產業提質為方向,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著力建基地、優主體、創品牌、強保障,有力推動了全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大力發展茶產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走茶葉品牌發展之路,目前全縣茶園面積近萬畝,茶葉綜合產值3500余萬元。3000余名茶農搭乘“綠色快車”走向致富路。

“我在果園裡套種了紫薇、櫻花、杜鵑等觀賞花種。周邊栽種東魁楊梅、紅心臍橙等果樹。此外還投資建設了制茶體驗館,游客可以到這裡體驗自己採茶、加工、制茶的樂趣。”蔣明樂說。

航拍鏡頭下,干塘村的綠意從一個山頭綿延到另一個山頭,一幅大美鄉村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林洛頫 李登科)

分享到: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