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株潭都市圈“中部”C位出道 湘府消費中心乘勢待飛

【查看原圖】
湘府消費中心建設研討會現場 天心區委宣傳部供圖
湘府消費中心建設研討會現場 天心區委宣傳部供圖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1年04月20日09:33

人民網長沙4月20日電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長株潭都市圈從“區域規劃”成功晉級為“國家戰略”,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在當前我國著力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打造新興消費增長極,成為長株潭都市圈戰略下湖南推進中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4月18日,長沙市天心區舉行湘府消費中心建設研討會,“湘府消費中心”率先C位出道。天心區以促長沙消費、融通南北橋梁、打通長株潭南北融城的活力之舉,為都市圈區域協同發展打造一個城市增長新引擎。

融通南北 其時已至

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一環。

依托商貿繁榮的北部外灘片區,天心區以黃興南路步行街、坡子街、太平街為主體的消費圈聞名全國,屢屢霸佔節日消費的熱點﹔南部的暮雲片區商貿業也在不斷崛起,長株潭商圈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唯獨“中部地區”省府片區,缺乏重要商圈和消費中心的支撐,商業配套略有不足,商業氣息不濃。

位於天心區中部的省府片區,是名副其實的全省政治經濟文化高地,有大量機關企事業單位、商務樓宇、大型住宅,涉及6個街道,約37.8萬常住人口,佔全區常住人口(約68萬)一半以上,且省府片區致力全省政治經濟文化高地,片區人群消費力較強,但現狀商業業態單一,缺乏大型商業綜合體,群眾消費需求難以滿足,周邊群眾對建設大型商業綜合體、成熟消費中心的呼聲非常強烈。因此,建設湘府消費中心,充分發揮消費的輻射帶動作用迫在眉睫。

同時,片區的交通基礎以及教育、土地等資源要素趨於完善。片區周邊有芙蓉南路、湘江大道等城市結構性主干道,也有湘府路、南二環兩條快速路,且商區內部支路網便捷。軌道交通1號線已運營,遠期規劃軌道交通還有9號線和11號線。目前,省府片區有青園教育集團、仰天湖教育集團等布局的小學13所,長郡、明德等布局的中學4所。該片區控規的學校還有7所中小學。2021年還將新建三所。另外,省府片區內目前城中村改造用地與未開發利用土地,可釋放萬余畝的發展空間,為湘府消費中心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空間保障。可以說,無論是從中央、省市發展戰略還是從消費基礎、交通路網、教育配套、土地供給等要素資源角度來講,建設一個消費中心,輻射、聯動更多區域協同發展,其時已至。

因此,天心區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中提”發展思路,圍繞省府片區打造湘府消費中心,補足當前區域內南北兩極競相發展中部商業空白的不足。

比規劃更敏銳的是聞機即至的商業。用腳投票,本身就是商業上“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判斷和認知。商業供應規模約140萬平方、待釋放土地一萬多畝、“半小時通勤圈”“一小時經濟圈”輻射長株潭……省府片區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以及活力無限的消費潛力,吸引了融創、龍湖、中國電建地產集團、沃爾瑪等龍頭企業。

2020年7月10日,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攜環球融創會展文旅集團董事長鄧鴻冒雨考察天心區,就對天心區作為長株潭融城核心的良好區位優勢十分看好,作出了落子天心區的決策,8月份雙方隨即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一舉拿下市中心兩塊核心地塊——古道巷項目和機床廠項目,其中機床廠項目就位於湘府消費中心的核心位置,項目總投資達到百億。融創華中區域集團湖南公司副總經理傅濟表示,“天心區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湘府消費中心潛力巨大、后勁十足。作為企業,將積極融入政府的規劃當中,提早布局。”傅濟透露,融創23萬方的商業將打造一個文旅結合的商業藝術綜合體,助力提升片區的文化多元化發展和消費升級。而與融創中心僅一路之隔,龍湖也已落子一個13萬平米的商業項目——龍湖新姚天街,目前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開放運營。龍湖新姚天街項目總經理黃山表示,這是龍湖在長沙布局的第四個天街項目:“湘府消費中心潛力和輻射能力強大,但是缺乏龍頭型消費場所和氛圍,我們將引進更多優質項目,結合省府消費特點,打造新型消費片區。”

外來巨頭紛紛搶灘。本土強勢企業也不甘落后。在芙蓉路西側佔地73000多平米、總建筑面積達到60萬方的五江國際廣場商業,其高度將刷新南城天際線,體量也將是南城片區商業綜合體中的“巨無霸”。項目由五江集團打造,原本是想打造純住宅項目,但是經過調研論証后,五江集團做出了將純住宅改為純商業的大膽決策,這在長沙十分罕見。項目負責人周詩秋表示,“住宅改商業,就是基於對省府片區發展前景看好。湘府消費中心的打造,令我們更有信心了。有這麼多品牌企業、龍頭項目共同參與,湘府消費中心前景不可限量。” 據了解,該綜合體項目預計於明年底投入運營,其60萬立方的力量將成為長沙南部“新地標”。

越來越多的人投資天心,得益於優良的營商環境。天心區率先全省出台“天心營商環境30條”,率先出台夜間經濟發展新政,夜間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並作為案例成功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權威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獲得國務院推廣。

“中部”興起 其勢已成

根據規劃,湘府消費中心東至萬芙北路,西至湘江大道,南至繞城高速,北至南二環。從地理位置而言,片區是承上啟下核心位置,於長株潭泛城市群,是長株潭融城南北一體化的關鍵﹔於長沙全市發展聯動層面,中部省府片區是融通南北的橋梁。現場發布的研究報告透露,湘府消費中心將以省府為中心,形成“一圈、一軸、四中心、多點”的商業網點布局,打造消費聚集搞地下的區域消費中心。

一圈為新開鋪商圈。臨新開鋪路與木蓮路交叉口集中用地作為商圈核心區,輻射半徑3㎞,輻射范圍北至長沙理工大學,南至湘府文化公園,東至長沙中心醫院,西至洋湖濕地公園。商圈定位為南城濱江高品質復合型商圈,擬打造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多功能復合的商業中心,文化創意、總部金融等多產業融合的商務集群。目前,商圈內的龍湖天街近13萬商業已經啟動建設,還將落地2-3個大型綜合體,商圈彌補了天心區中部地區商圈覆蓋的空白,同時新開鋪商圈與東塘商圈、紅星商圈的輻射范圍形成錯位發展格局,避免過度競爭。一軸為新開鋪路經濟軸。以新開鋪路兩廂(南二環至南三環段)商業項目建設為重點,打造新開鋪路經濟軸。

未來,沿新開鋪兩廂將釋放淨地近2000畝土地,以消費需求為導向,規劃建設大型城市綜合體、高端零售旗艦店、高端商務樓宇、高檔商務酒店,拉動消費轉型升級。四中心為東西南北四個核心。湘府消費中心主要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礎上,重點突出購物、餐飲、文化、娛樂、休閑等功能,形成東側以天城國際廣場為核心,西側以長沙融創中心為核心,南側以五江城市商業廣場、九峰整村商業中心項目為核心,北側以龍湖新姚天街為核心的省府四大商業中心陣容,計容商業面積超過120萬方,助力省府片區商業蓬勃發展。多點為商務樓宇、小型商業和社區商業項目。除四大商業中心以外,省府片區各類商務、商業業態呈多點布局:包含重點商務寫字樓愛爾總部大廈、湖南電大終身教育大樓鑫遠國際大廈等項目14個(不含大型商業中心寫字樓項目),合計總建筑面積超90萬平方米。

消費中心 其景可期

消費中心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是區域消費市場的制高點,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和帶動作用。隨著城市的發展,天心中部省府新區致力打造“全省政治經濟文化高地”,推進省府片區搭建“五一商圈”“長株潭商圈”的融通橋梁,進一步實現區域發展的平衡,促進省府片區商業發展、形成消費中心的建設勢在必行,未來可期。

“我認為湘府消費中心建設恰逢其時。”對於在省府片區打造湘府消費中心,中南大學商學院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傅沂既有認可,也有著冷靜的思考。他認為湘府消費中心要加強規劃的前瞻性,更多考慮與長沙其他商圈形成區域聯動,實施錯位發展、差異化競爭。

和傅沂關注點不同,湖南工商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尹元元對長株潭融合發展有著長期的關注。他認為湘府消費中心建設一定要在長株潭都市圈的大發展格局下做好頂層設計,“其良好的承載基礎,和優越的交通區位以及有力的發展保障措施,一定會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新片區。”

長株潭都市圈加速融合,位於融合發展橋頭堡和核心區的天心區即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融合發展政策紅利將進一步釋放。

湖南省商務廳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處處長陳靖認為天心區應該好好抓住歷史機遇,打好“融合”牌,重點聚焦湘府消費中心建設。他表示,“一大批土地等待釋放,還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加持,湘府消費中心正面臨絕佳發展時機,一定要聚焦優質消費資源、特色鮮明,推動消費融合創新,積極搶佔新業態、構建良好消費環境。如此,未來可期。”

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景可期,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勢不可擋。湘府消費中心的建設與天心區落實“三高四新”戰略高度契合。在《長沙市天心區全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中提出,將啟動打造營商環境首善區、商圈繁榮網紅區、消費升級引領區、精准招商活力區、開放戰略創新區五大行動,力爭到2023年,在推動更高水平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長株潭一體化協同開放方面取得新成效,基本形成內外聯動的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格局。

“湘府消費中心,不是商圈提法,也不是商業中心的提法,這是一個更宏觀層面的規劃。一定要站在五年十年的這個時間維度去做好頂層設計,規劃先行,保持定力。”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黃滔豪情滿懷,“要以國之大者的這種胸懷,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以跳出天心看天心,跳出長沙看長沙的這種開放的甚至國際化的眼光來進行思考、謀劃。把湘府消費中心當成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樂園、經濟發展的新載體和長株潭一體化新項目加速推進,切實承擔起省會中心城區和長株潭融城先行區的責任擔當。” (亞凡)

分享到: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