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氣象服務深入田間地頭 預警信息為農業生產把脈“風雲”

毛澤東故居入口處的彩色水稻田。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韶山7月28日電 (記者 林洛頫)“韶山山水溢清氣,鐘靈毓秀育偉人。”七月的韶山風景如畫,各景區人潮涌動。7月26日,毛澤東廣場艷陽高照,游客們正排隊獻上鮮花緬懷偉人,大家在這片紅色沃土上感受偉人情懷,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在毛澤東故居景區入口處不遠,有一片特殊的60畝彩色水稻田格外引人注目,稻田中央赫然出現“中國共產黨萬歲”幾個大字,與周邊的村庄、山巒、樹木相映成趣,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引得不少游客前來觀賞。
這片彩色稻田是湘潭縣春靜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稱號獲得者彭水平種植。2019年,她來到韶山流轉了毛主席景區沿岸1400多畝土地種植彩色稻田以及高檔優質稻,合同一簽就是20年。
走在水泥機耕路旁,成片的再生稻長勢喜人,不少生長飽滿的稻穗,沉甸甸地壓彎了稻稈,微風拂來,稻浪隨著風輕輕擺動,在藍天和綠色環境的映襯下,繪就了一幅豐收在望的田園畫卷。
“農業生產要想出效益,規模種植是前提,這些年我流轉了包括韶山、湘潭縣在內的近1萬畝土地發展水稻種植產業。”彭水平告訴記者,在種植水稻過程中,離不開氣象部門提供的巨大幫助,尤其是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據了解,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水稻增產潛力就大,但科學種植一定得看天氣,從種子發芽、下水、播種到谷粒成熟全生育期中,經過生根、長葉、分蘖、穗分化、孕穗、開花、灌漿到成熟,每一個生育期對溫度、水分、空氣、光照、養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天氣對於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我每天都要先看天氣預報再決定是否安排社員開工。依靠湘潭氣象部門提供的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加上稻田裡安裝的天氣盒,災害性天氣來了我也不怕。”彭水平介紹道。
為了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及夏糧豐收,湘潭市氣象局為彭水平調試安裝基層氣象災害預警服務智能終端(簡稱“天氣盒”),成功將觀測、預報、服務等方面的建設成果廣泛惠及“三農”,讓種糧大戶做到氣象信息在手,心中不慌。
今年7月5日至16日,湘潭、湘鄉(7月5∼17日)和韶山(7月5∼16日)國家氣象觀測站分別測得連續13天、12天日最高氣溫≧35℃,三站均達到中度高溫熱害標准,極端最高氣溫為38.5℃。
毛澤東故居入口處的彩色水稻田。受訪單位供圖
而水稻孕穗后期至灌漿期對高溫十分敏感,為了能降低田間溫度、增加濕度,彭水平在收到天氣預警信息后,臨時增加人手對湘潭縣排頭鄉及韶山市韶山鄉幾千畝中稻和再生稻品種進行灌水保水,降溫增濕,降低高溫熱害的影響,確保水稻穩產高產。
“高溫高濕環境下有利於紋枯病的發生,天氣盒預報最近都是高溫,我提前安排好社員對稻瘟病、紋枯病進行防治,這個天氣盒真是‘及時雨’﹔夏季容易出現洪澇災害,氣象部門的預報也會提前發送,我們會把渠道的卡槽打開排水,為強降雨騰出蓄水空間,提前應對天氣問題,確保水稻田不被淹,以免帶來經濟損失。”彭水平說。
針對湘潭天氣氣候復雜多變,暴雨、冰雹、高溫、干旱等氣象災害頻發,湘潭市氣象局開展知農時、懂農事、察農需,接地氣的“直通式”為農氣象服務,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突出一個“准”字,充分發揮農業氣象服務技術指導作用,將最新氣象信息和農業生產建議及時送到農戶、農民合作社手中。
韶山市氣象局局長吳欣表示:“在水稻生長生育期,氣象為農服務團隊深入湘潭縣、湘鄉、韶山田間地頭,實地開展水稻為農服務,實時精密監測區域氣象站,根據水稻種植過程各個重要節點,及時通過短信、微信群、電子郵件等渠道發布農時服務產品和各類預報預警信息,氣象做農民的‘守護者’。”
有了氣象服務強大的支撐和保障,彭水平千方百計籌資逾千萬元購置百余台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推廣使用先進植保器械聯合作業,通過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行種植、烘干、銷售“一條龍”精細化管理。
目前,合作社已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100余名社員,400畝土地發展到1萬多畝流轉土地,4000余名服務對象,畝產純利潤在200元左右,社員們在賣出糧食拿到錢,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