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揭秘粵漢鐵路|廣東韶關:大瑤山下“守隧人”

2021年07月30日15:0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韶關7月30日電 (匡瀅、實習生譚炯)7月29日,記者團沿著京廣線一路南下,來到廣東韶關樂昌市,走進連接南北的大瑤山隧道。烈日炎炎,大瑤山外格外沁涼,在大瑤山隧道裡一輛火車呼嘯而過,掀起塵土,一群“守隧人”開始忙碌起來……

大瑤山隧道。 譚炯攝

“隧道裡空氣很差,尤其是煤車過去,空氣渾濁,很難清掃。”,在大瑤山隧道工作33年的副工長蔣振彬說道。而蔣振彬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每遇大雨,蔣振彬都要進入隧道進行排查,以防險情發生,很多時候一進去就要待7個小時。

在大瑤山隧道斷層處,雨季很容易涌沙涌水,很大程度上影響火車安全通過,蔣振彬和同事們夜以繼日的守護著這座隧道。過去,條件艱苦、設備還不完善,他們必須在斷層處輪班值守,在隧道食住是常事。“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大瑤山隧道,看似環境愜意,實則孤寂,在冬天時尤甚。”回想起過去的生活,蔣振彬感觸頗多。

蔣振彬查看隧道監控。 譚炯攝

“現在好多啦,盯著監控視頻,就能看清9號斷層的情況。”如今,廣州工務段在9號斷層裝了監控設備,並在隧道口設置看守房。

而像蔣振彬這樣堅守大瑤山隧道的“守隧人”還有很多。

“從90年到現在,記不清多少次睡在隧道裡了。2006年有一次漲大水,我在隧道裡連續吃住了11天。”“火車頭獎章”獲得者胡國建說道。1990年4月,25歲的胡國建來到大瑤山,已經在大瑤山堅守了31年。

胡國建所在的工區要負責隧道南段9.6公裡他和副工長帶隊分兩頭檢查,每人要檢查3個單程,徒步20多公裡。“有一次,在檢查過程中,水和沙突然涌出來,一下子涌到我腰這裡了,幸好后來平安脫險。”胡國建回憶道。

遇過大洪水,住過黃泥房,睡過大隧道,胡國建從未退縮。2020年,胡國建被評為廣東省勞模,成立了“胡國建勞模工作室”,他帶領的黨員攻堅團隊被廣鐵集團認定為黨內品牌。

整個採訪過程中,時不時聽到火車駛過鐵路的聲音。正是蔣振彬、胡國建這群“守隧人”日復一日的堅守,火車才能夠平安出行,他們見証了大瑤山的蛻變,也將青春奉獻給了鐵路。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