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湖南省實施方案全文來了!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方案》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湖南省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實施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湖南省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精神,做好我省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稱“雙減”)工作,全面提升學校育人水平,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建設湖南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落實中央“雙減”工作部署,堅持學生為本、回應關切,堅持依法依規、標本兼治,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堅持統籌推進、穩步實施,推進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完善校內外協同育人格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用1年時間,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長得到有效管控,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實現全面覆蓋,規范線上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工作任務如期完成,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到2024年,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校外培訓行為全面規范,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
二、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1.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各學校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將作業設計作為校本教研重點。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管理,合理確定各學科、各年級作業比例結構,確保作業總量合理。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學校和教師要按照“一科一輔”原則規范使用教輔材料,不得擅自增加或推薦教輔材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制定家庭作業管理細則,接受學生家長與社會各界的監督。
2.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各學校嚴格控制日作業總量和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每周至少安排一天無書面家庭作業﹔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要控制書面作業總量,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通過控制作業總量,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個小時、初中生達到9個小時。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教研組、備課組要對布置的作業難度、精准度以及完成作業的時長嚴格把關,確保作業難度不超國家課程課標要求。
4.加強課程作業指導。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堅持作業全批全改、及時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有條件的地方,鼓勵老師科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學生作業進行分析診斷。
5.科學利用課余時間。引導學生放學開展各類體育和藝術課外活動、閱讀活動、家庭勞動。推進研學實踐教育,豐富青少年課余文化生活。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和網絡,預防和解決網絡沉迷。寄宿制學校要統籌安排好課余學習生活。
三、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
6.保証課后服務時間。學校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鄉鎮和農村地區學校的課后服務結束時間要與學生所乘坐的校車、公交車、客運班車等運營時間相協調。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鼓勵學校統籌實行教師彈性上下班制、調休等措施。
7.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課后服務實施方案,提供不同類型課后服務項目和內容。統籌安排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在校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
8.拓展課后服務渠道。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以聘請退休教師、退役運動員、志願者,以及藝術團、歌舞劇院演員等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士提供課后服務,還可以組織區域內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卓越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后服務。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行為,直至撤銷教師資格。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科普基地、非遺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資源開展學生校外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向學生免費開放。在充分挖潛的前提下,如課后服務仍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優質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具體由市、縣兩級教育部門嚴格把關,根據學校實際需求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並建立評估退出機制。
9.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征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通過“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和湖南省“互聯網+教育”大平台,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專題資源和學科資源。發揮名校網絡課堂、名師網絡工作室、網絡學習空間等作用,組織優秀教師向學生開展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對使用評價好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提供者以適當方式予以表揚,可作為教學成果評定、支教經歷認定、職稱評聘和評優評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四、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
10.從嚴審批機構。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含校外線下、線上培訓機構,下同)。對現有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符合條件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原營利性機構辦理營業執照注銷登記﹔對辦學條件不達標、辦學資質不健全的學科類培訓機構責令限期整改,不具備整改條件或整改后仍不符合條件的,不得再發放辦學許可証,並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對已經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按照線上培訓相關要求,參照線下培訓機構相關標准,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未通過審批的,取消原有備案登記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証(ICP)。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從嚴把關,逐步解決學科類培訓機構過多過濫問題,引導學科類培訓機構規范發展、轉型發展。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市州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設置標准、明確准入方式、嚴格審批。
11.加強收費監管。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各地要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制定計價辦法和收費管理辦法,明確收費標准,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全面推行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專戶備案和監管制度,建立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平台,對資金專戶進行統一管理。各地教育部門要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等金融監管部門,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通過資金滾動撥付、第三方托管、風險儲備金、賬戶最低余額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防止“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鼓勵實施“先培訓后收費”“一課一消”收費模式。加強對培訓領域貸款的監管。
12.規范培訓時間。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銷售周末、寒暑假、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課程、課時包。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點。
13.規范培訓內容。嚴格落實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各地教育部門要對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班的名稱、培訓內容、招生對象、進度安排、上課時間等進行備案審核,備案審核通過並向社會公示后方可開班。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
14.規范舉辦者資質和資金來源。嚴格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15.嚴控廣告宣傳。省直有關部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確保省內各主流媒體、新媒體、公共場所、居民區各類廣告牌和網絡平台等不刊登、不播發校外培訓廣告。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商業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教材、教輔材料、練習冊、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等發布或變相發布廣告。各地要開展校外培訓廣告清理整頓,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夸大培訓效果、誤導公眾教育觀念、誘導學員消費、制造家長焦慮等校外培訓違法違規廣告行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外公開宣傳學員等級証書、分數排名以及學校錄取人數。
16.查處違規培訓服務行為。各地要進一步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常態化排查和聯動執法機制,開展校外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依法依規查處管理混亂、虛假宣傳、行業壟斷、借機斂財、內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挖搶學校教師、聘用無資質人員從事學科類培訓、聘請在境外的外籍人員開展培訓活動、泄露個人信息、與學校勾連牟利等違法違規問題。各地教育、市場監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明確責任分工,採取“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方式開展聯合執法,依法依規對未經教育部門許可擅自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學科類培訓的機構予以堅決打擊,列入黑名單,將黑名單信息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要採取針對性措施,防止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家教等形式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
五、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7.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加強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對口幫扶力度,深入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落實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
18.加強課堂教學與考試管理。教育部門要指導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優化教學環節﹔堅持和完善集體備課制度,認真制定教案。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要合理控制考試難度,嚴禁超課標超教學進度命題。學校期中期末考試實行等級評價,不得進行考試排名。
19.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加強課程建設,優化學校課程體系,加強學科課程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健全課程管理機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嚴格執行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注重做好幼小銜接,小學一年級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嚴格按課程標准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盡教﹔加強對學校課程計劃執行以及教學用書使用的管理。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不得組織學生統一購買未經教育部門審查的教學用書、教輔材料、專題讀本等書本資料,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20.深化高中招生考試改革。積極完善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不斷深化高中招生考試方式改革,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評價,依據不同科目特點,完善考試和成績呈現形式。堅持以課程標准作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依據,防止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准的難題。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不低於50%並逐步提高,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絕違規招生、惡性競爭。
21.納入質量評價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認真落實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將“雙減”工作成效等情況作為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縣域、學校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
六、增強支撐保障能力
22.建立健全課后服務保障體系。根據學生規模和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統籌核定編制,配足配齊教師。省政府制定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保障辦法,明確相關標准,各市州結合實際完善政策措施。有關部門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應考慮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因素,把用於教師課后服務補助的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並設立相應項目,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學校課后服務經費採取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嚴禁通過家委會等名義代收)等方式籌措到位,所收取費用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專款專用,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於向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發放補助、保障課后服務正常運轉等專項開支。各地要督促學校健全課后服務經費預算財務管理,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23.促進家校社協同。進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責任,密切家校溝通,創新協同方式,推進協同育人共同體建設。教育部門要會同婦聯等部門,辦好家長學校或網上家庭教育指導平台,推動社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服務站點建設,指導學校建立定期家訪制度,完善家長培訓體系,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成才觀,努力形成減負共識,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24.加強黨的領導。各市州、縣市區黨委和政府要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重點工作,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完善措施,確保“雙減”工作落地見效。學校黨組織要認真做好教師思想工作,為推進“雙減”工作凝聚共識和力量。
25.建立工作機制。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建立省級“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集中組織開展專項治理行動。省教育廳設立協調機制專門工作機構,抓好統籌協調,加強對各地工作指導。各市州、縣市區參照建立完善相應協調機制和專門工作機構,按照“雙減”工作目標,明確專項治理行動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穩步推進相關工作。
26. 明確部門工作責任。教育部門要抓好統籌協調,加強對各地“雙減”工作指導。宣傳、網信部門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網信部門要配合教育、通信管理部門做好線上校外培訓監管工作﹔機構編制部門要及時為中小學校補齊補足教師編制﹔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財政、教育等部門制定學校課后服務性或代收費標准,會同教育等部門制定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指導政策﹔財政部門要加強學校課后服務等經費保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做好教師績效工資核定有關工作﹔民政部門要做好非營利性培訓機構登記工作﹔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登記工作和校外培訓機構收費、廣告、反壟斷等方面監管工作,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會同教育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政法部門要做好相關維護和諧穩定工作﹔公安部門要依法加強治安管理,聯動開展情報信息搜集研判和預警預防,做好相關涉穩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人民銀行、銀保監、証監部門負責指導銀行等機構做好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風險管控工作,清理整頓培訓機構融資、上市等行為﹔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起責任、抓好落實。
27.強化督促檢查和風險防控。堅持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各地督查,將落實“雙減”工作情況及實際成效,作為督查督辦、漠視群眾利益專項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重要內容。各級教育部門設立舉報平台和專門舉報電話,暢通群眾監督舉報途徑,對舉報所反映的情況和問題,轉有關部門或地方及時查處。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部門、學校及相關責任人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問責。同時,加強風險防控,做好風險研判並制定防控預案,妥善處置輿情、信訪投訴及各類矛盾問題。
28.加強宣傳引導。統籌加強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和關鍵環節,及時發布信息,穩妥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認真做好“雙減”工作階段驗收、鞏固成果、總結推廣經驗等工作,推動各地“雙減”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各地在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雙減”工作的同時,還要統籌做好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對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參照中央和我省關於“雙減”工作規定執行。 (記者 劉笑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