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揭曉 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等4項入選

2021年10月19日10:04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揭曉

道縣玉蟾岩遺址、澧縣城頭山遺址、裡耶古城遺址、長沙馬王堆漢墓入選

昨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今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在開幕式上,“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公布,北京周口店遺址、河北陽原泥河灣遺址群等100項發現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其中,湖南的道縣玉蟾岩遺址、澧縣城頭山遺址、裡耶古城遺址、長沙馬王堆漢墓4項入選。

據介紹,這些項目反映了中國考古學在人類起源、農業起源、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中國早期國家誕生、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等重要學術研究領域的成果,在各自領域解決了重大的學術問題,實現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和意義、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今年也是湖南考古70年,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的百年中,湖南考古發揮了重要作用。5月,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啟動。6月11日,由湖南日報社、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省博物館學會主辦的“慶祝中國考古百年”湖南省十大考古發現暨百件出土文物精品推介活動在長沙啟動,引發了業內和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結合專家評審和網絡投票評選出的“湖南省十大考古發現”,被推薦參加全國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記者 龍文泱)

【鏈接】

湖南入選的四大考古發現簡介

道縣玉蟾岩遺址:位於永州市道縣壽雁鎮白石寨村,1984年被發現。經系統的碳十四測年,遺址的年代為距今2.1萬至1.38萬年,主體年代大約距今1.6萬至1.3萬年。遺址中早期陶器和水稻遺存的出現,為探討陶器起源、農業起源等世界性學術問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証據。

澧縣城頭山遺址:位於常德市澧縣城頭山鎮城頭山村,1979年被考古工作者發現。考古發掘顯示,城頭山遺址包含公元前4500至前2300年長江中游地區多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堆積,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極其豐富的古城址。

裡耶古城遺址:位於湘西州龍山縣裡耶鎮。考古工作者在一號井內發現3.7萬余枚秦代簡牘,數量遠遠超出過去所出秦簡的總和,為官署檔案。這批簡牘真實呈現出秦代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制度和當時的社會風貌,從根本上改變秦代學術史的面貌。裡耶秦簡的發現是秦代考古繼兵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發現。

長沙馬王堆漢墓:為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利蒼妻子辛追及其兒子的3座墓葬,是湖南地區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王侯墓群。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珍貴文物和保存完好的遺體,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思想、文化、藝術與科技史等領域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