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筑夢“強省會”時代 看寧鄉“生力軍”如何發力

2021年12月05日20:5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12月5日電 堅決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加快建設打造“三個高地”的示范區,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抓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為長沙邁步新征程勾勒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徑。省黨代會報告中,首次旗幟鮮明地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作為長沙的一份子,寧鄉正加壓奮進、比學趕超,扛起“打造省會副中心”的使命擔當,全力在“強省會戰略”中干出新業績、展現新風採。

東進融城,全力建設“工業強市”

從長沙上高速,12分鐘就到了金洲新城,這是寧鄉東進融城的橋頭堡。冬日暖陽裡,三一重起寧鄉產業園的三一大道兩旁,數百台起重機整齊排列,即將啟程。

近日,在2021中國工程機械營銷&后市場大會上,三一起重機“服務至上,能力再升級”價值服務全球行,獲評“2021年度中國工程機械十大營銷事件”最佳客戶關愛獎。

“這是為中小企業送上的大紅包,也為企業紓困增效增添了信心!”星邦智能財務科負責人在寧鄉市工信局領取300多萬元企業技術改造稅收增量獎補資金時說。

日前,省工信廳、省財政廳下達了2020年度湖南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稅收增量獎補資金,寧鄉市有63家企業獲得2355.9萬元的技改稅收增量獎補,獲獎企業個數和獲得資金支持總額都位居全省縣市(區)第一名,寧鄉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

寧鄉堅持工業強市戰略,著力打造“三高四新”增長極,始終把工業作為穩增長、促發展的首要支撐,堅持興工強市的發展定位不動搖,注重補短板與鍛長板相結合,持續推進先進裝備制造(含智能家電家居)、新材料(含先進儲能)、食品及農產品加工3大千億產業集群建設。未來五年,力爭培育產值過百億企業10家、上市企業10家,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創建“五好”園區,寧鄉經開區力爭工業產值達1300億元,實現稅收65億元,綜合實力躋身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十強﹔寧鄉高新區力爭工業產值達1200億元,實現稅收60億元,創成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綜合實力挺進全國百強。

注重市場主導、效益提升、綠色集約、特色發展,持之以恆招大引強、發展產業、優化服務,推動園區成為寧鄉經濟建設的引領區、產業發展的集聚區、創新開放的示范區、深化改革的先行區。

三產融合,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這裡真美!”走進寧鄉花明樓鎮炭子沖村,青山綿綿,湖塘如鏡,道路如洗,美景盎然。在村庄規劃下,炭子沖村定位為以紅色旅游為主導,以愛國教育、鄉俗體驗配套為主要功能的文旅新村,偉人故裡正展現新顏。

炭子沖村的變化,是寧鄉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的一個生動注腳。寧鄉市制定了《2021年鄉村振興推進年行動方案》,明確按照“五個振興、十大行動”的工作路徑推動鄉村振興全面深入開展。投入3000多萬元專項資金,分三批次對245個村進行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制定和完善《寧鄉市鄉村振興總體規劃(2021-2025)》,水、電、路、氣、訊、廣電、物流“七張網”基礎設施規劃,6個示范創建鄉鎮、19個面上鄉鎮鄉村振興規劃。

“房前屋后煥然一新,農村新生活不比城裡差!”雙鳧鋪鎮麥田村水碾子組組長王仕其帶領組上群眾完成美麗宜居村庄建設后底氣十足地說。水碾子屋場,是雙鳧鋪鎮2021年鄉村振興階段布局示范引領中的8個美麗宜居村庄之一。

作為生產隊長的王仕其,為了美麗宜居村庄項目,不僅自覺拆除自家圍牆,晚上一次次走進村民家中,不厭其煩地給違章建筑的戶主做思想工作,耐心為村民講解,還帶頭投工籌資。

寧鄉市全域創建美麗鄉村,按照“屋場圍繞產業建、產業圍繞屋場興”和“集中連片鋪排、打造集群示范”的工作思路,將五個振興深度融入和充分體現在屋場創建中,全市265個美麗宜居村庄創建點70%實現連片建設,60%實現產業結合。

同時,寧鄉打造“企業+基地”對接平台,促進彭記坊等龍頭加工企業與15個以上鄉鎮達成基地建設意向﹔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運行機制,成功培育了流沙河牧業、花明糧油等8家省級產業化(示范)聯合體,初步形成了花豬、糧食、乳業、茶業、辣椒、預制菜、禽類養殖、中藥材、休閑農業、小水果種植10條產業鏈﹔新打造了喻家坳梔子、巷子口水果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成功舉辦梔子花節、龍蝦美食節、藍莓文化節、茶旅文化節等系列節會活動,全市農旅休閑實現營收達8.2億元。

立德樹人,引才聚賢厚培人才土壤

“同學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二十一世紀風雲變幻的舞台上,大家這一代‘00后’新青年的使命才剛剛開始。”12月3日,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鄉市委書記於新凡為寧鄉一中師生講授思政課。“祝願同學們眼中有光,心中有夢,腳下有路,書寫和詠唱無愧於前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也無愧於寧鄉,無愧於一中的青春之歌!”於新凡在課上勉勵師生筑牢報國為民的高遠志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更覓南軒讀書處,寒梅開遍古祠花。寧鄉人歷來會讀書,寧鄉一中更是培養了聖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登上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台的中國大陸第一人何江、33歲已是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的黃高等優秀人才。

“看了於新凡書記在寧鄉一中上思政課的新聞,我深受鼓舞,更加堅定了我作為一名一中畢業學子,同時也是一名返鄉創業新農人,積極投身參與鄉村振興事業的決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建設美麗鄉村添磚加瓦。”正在參加長沙市首屆現代農業產業領軍人才高端研修班的謝揚帆信心滿滿地說。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2011年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謝揚帆,曾在長沙、深圳工作,行業大多和農業相關。由於童年在農村長大,父母又是農業從業者,耳濡目染之下,“扎根鄉村,建立農場”成了他心裡的夢想。

2019年,謝揚帆創立“歸湘農業”,並把地址選在寧鄉市流沙河鎮荷林社區,他說離家近,還能多出力。現在“歸湘農業”100畝的農場裡,不僅有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還有雞的飼養和果樹的種植,通過生態循環的實踐,形成一個“果草虫雞共生”的有機農場。

吸引人才“流進來”,更要把人才“留下來”。楚天科技模具中心總監張作兵就是一位“新寧鄉人”,在此工作已超過10年。“如果不拆開,你根本看不出它切割成了6個部分,縫隙隻有0.001毫米。”在楚天科技產業園生產車間內,張作兵拿起一塊長方形鋼塊向大家展示,鋼塊拆開后的細微間隙反映出數控切割技術的高精度。

落實長沙市人才政策22條、制定出台“制造業高端產業人才倍增計劃實施辦法”、推進產業鏈企業專才引進、派駐科技特派員、舉辦“英才大會”、開展“鄉村工匠”技能競賽、評比村(社區)黨組織人才振興之星,將優秀致富能人作為黨員發展和村級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優先入選村級“兩委”班子,推薦“兩代表一委員”……寧鄉為各級各類人才提供平台與機會,更為他們的成長拓寬渠道與途徑。

擇一小城而居,寧鄉風景獨好。作為全國百強縣的寧鄉,是長沙彰顯省會作為的一塊重要拼圖,也給人無限期許。“常思大局,其去有向﹔常觀大勢,其為有力。”今后,寧鄉將把省黨代會報告精神轉化為寧鄉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以“三高四新”戰略為引領,聚焦“建成省會副中心,挺進全國前十強”這一宏偉目標,著力打造“三高四新”增長極、城鄉統籌示范區、文旅融合樣板區、宜居安寧幸福城,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全面建設“工業強市、幸福寧鄉”,在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中譜寫寧鄉新華章。(姚宇超 寧萱)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