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梅林深處有書香

匡瀅 吳茜薇
2021年12月31日22:4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七年前,一所學校拔節而起,367株梅花種子在此埋下。

七年后,367株梅花已走過幾載寒冬,為鋼筋水泥的建筑群添上一抹別樣生機。

冬日已至,微風拂過,一陣陣琅琅書聲,踏著搖曳的枝椏,落在行人的耳畔,周南梅溪湖中學內到處一派生機勃勃。

學生

梅秀多姿 篤學善思

文加質是周南梅溪湖中學初一1509班的學生,她一直有個習慣,愛“找茬”。

“屏上說明有一種鳥是‘白鶴’,其實正確的鳥名應該是‘白鷺’。”文加質在參觀長沙市規劃館時,就找出了6處“茬”。

她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指出了規劃館裡6處鳥類介紹圖片的知識性錯誤,並寫信給長沙市“市長伯伯”。

一“指”成名,文加質的故事被廣泛報道。

隔年,全國首個中學生工作室——“文加質觀鳥護鳥工作室”在長沙周南梅溪湖中學正式成立。

早在2012年,還在上小學的文加質,在父母的陪伴下走進了岳麓山鳥語林內,看到人與自然親密無間的美好場景,愛鳥護鳥的“種子”已在心中埋下。

幾年間,文加質“觀鳥護鳥”的腳步遍及長沙市內各處濕地、山林,開始往更廣闊的世界邁進。

“觀鳥是一種非常有益的生態環保活動,我們希望在文加質的帶領下,能讓更多孩子熱愛自然生命,快樂成長。”周南梅溪湖中學特色創建中心主任秦有才老師說,“文加質在學生中可是知鳥識鳥的專家級人物。”

步入高中,文加質帶領工作室繼續開展觀鳥護鳥活動,活動主要在馬拉帕絲瓜島、珊瑚花園島、薄荷島、巧克力山和俄蘭哥海洋濕地等地,共觀測鳥類60多種,新發現鳥類物種23個。

此后,周南梅溪湖中學裡涌現出了一大批“名學生”。

為推樹優秀學生典型,輻射身邊榜樣力量,學校先后創設“文加質觀鳥護鳥工作室”“張峰源美德少年工作室”“溫馨創客工作室”“吳謙美德少年工作室”“易佳星科技創新工作室“ 吳文靜女子足球工作室”等名學生工作室,激發了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為孩子們點亮了心靈之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工作室的成立能夠培養學生的持久興趣,讓孩子們在學習的海洋中愉快地遨游。”校長葉雙秋表示,還將有助於在青少年中形成求知創新的良好氛圍,培育學生發展成為樂學、善學、會學之人。

老師

梅香馥郁 敬業樂業

周南梅溪湖中學的老師們,與學校共同成長著。

為提升課堂教學水平,落實“雙減”政策,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11月24日-25日,周南梅溪湖中學開展了第二輪“深度學習”同課異構課堂展示活動。

伴著窗外落葉飄零,賈運波老師開始向學生們講述《故都的秋》。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線,由一個核心問題延伸開來,分析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十期磨一劍,“教學主題活動月”七年的探索與實踐,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規范教學過程管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構建學校課堂文化、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已初見成效。

12月13日,周南梅溪湖中學舉行2021年下學期教學主題活動月總結暨表彰大會。

“本次教學主題活動月參與人數眾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共有96位老師參加,課堂展示36位老師執教,其余活動都是全員參與。”許晴主任從3個角度重新看教研,提出教研活動是教師成長的契機、戰勝惰性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改進不足是教師成長的方向。

榮獲周南劍凡杯特等獎的高三歷史班主任湯相美老師回顧了片段賽的准備、參與和反思過程的感想。

“青年教師需要用行動去守護課堂陣地和師道尊嚴,需要不斷扎根,不斷汲取力量,找到教育的原點和初心。”湯相美表示,“從而將周梅不斷的發揚光大的責任上肩,自覺傳承下去。”“片段賽走出去只是我課堂革命的開端,我希望這樣的熱情可以繼續滋養我,讓我們一起成長和超越,一起和周梅同頻共振!”湯相美滿懷激情地說道。

“推行‘雙減’,學校是主陣地,課堂是主戰場,通過提高課堂效率,切實將‘雙減’減到底。”王劍湘副校長發表2021年下學期教學主題活動月總結講話,“雙減”不僅是提高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對於老師也是贏家,它可以不斷提高我們的責任感、使命感,提高我們的自身綜合素質,實現雙贏。

學校

梅開五彩 全面育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堪稱史上最大力度、最廣范圍、最大影響的一場“減負”戰役由此拉開序幕。

“通過學生調查問卷、‘國旗下話雙減’‘雙減’主題班會、校園宣傳展板等內容和形式,廣泛宣傳 ‘雙減’的目的和意義,營造 ‘雙減’落地的積極氛圍。”葉雙秋表示,要讓全校教師、家長充分認識到“雙減”是一場“減負”之戰,也是一場兒童健康成長保衛戰。

“雙減”來了,學校措施也在第一時間跟上。

周南梅溪湖中學把強化作業設計、調控作業難度作為切入點,變“狂轟濫炸型”作業為“精確打擊型”作業,明確提出“作業育人”的理念,要求教師從作業布置走向作業設計。

“我們還推出了4個‘舉牌’制度。”葉雙秋表示,這是學校創新創立的作業監督機制。

從班級作業協管員,經家長、輾教師發展中心、達校長,每一位代表都有向作業叫“停”的權利。

此舉一出,不僅可以關照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還能更好地完善教師教學質量與學生作業之間的關系。

學生完成“減負”,但學校專為學生打造的舞台,仍在精彩不停。

周南梅溪湖中學搭建了“梅開五彩”課程體系,意在培養品德高尚、博聞多識、審美高雅、身心強健、銳意創新的君子少年。

“梅開五彩”課程體系根據“梅好”教育的價值引領,以紅梅、綠梅、墨梅、青梅、白梅代表五種需要培養學生形成的能力品質。

進而,將梅之五彩匹配相應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在“梅開五彩”課程體系中道德修養、人文品質、藝術氣度、身心狀態、科技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辦學七年來,周南梅溪湖中學先后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首批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推廣示范學校”等50多項集體榮譽和稱號。

至此,梅溪湖一隅,如梅花般綻放的周南梅溪湖中學,已經成為長沙教育高品質辦學的一張新名片。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