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岳陽汴河街:三任“打更人”敲出15年“零火災”

![]() |
程雨華正在敲著鑼提醒沿街商鋪店主和游客注意消防安全。受訪者供圖 |
人民網長沙2月9日電 (劉賓、姜濤)“寒冬季節,天干物燥,小心火燭……”湖南岳陽樓下,汴河街上,每天都會有一位身著古裝、手提銅鑼的老人用濃郁的方言口音喊著防火口號,提醒沿街商戶及游客注意消防安全。
老人名叫程雨華,今年68歲,以前是一名花鼓戲演員,在岳陽臨湘市花鼓戲劇團從事戲曲表演工作,如今,他是當地一名消防宣傳志願者。
汴河街是一條以仿古建筑為主的傳統特色商業街,也是岳陽市風景旅游線路的重要景點。為了確保這裡的消防安全,自2007年開始,當地消防宣傳志願者便積極參與“打更巡邏”,至今已堅持了15年。
春節期間,火紅的燈籠挂滿古街。每天一大早,程雨華便會手提一面銅鑼和一個竹梆,從汴河街南邊的瞻岳門巴陵廣場出發,敲兩下鑼,吆喝一聲,穿過汴河街,一直走到岳陽樓廣場。晚上是巡邏的重點時段,傍晚7點過后,他會加大巡邏頻次,直到次日凌晨2點。
“聽到老程別有韻味的吆喝聲,我都會及時看看店裡有沒有火災隱患。”“冬季,我們經常使用電烤爐,老程總不忘提醒注意用電安全。”說起程雨華老人,街上的店主總會豎起大拇指。
曾有人給老程算了一筆賬,沿著汴河街來回巡邏一趟,大約得走1.5公裡,他每天最少巡邏16趟,一天累計路程約24公裡,一年下來,總裡程超過8000公裡。在火災多發的冬季,程雨華還會增加巡邏次數。
“打更是有規律的,銅鑼敲兩下就是平安更,連續急促地敲就是報警更,代表有火情或者其它突發情況。”程雨華說,聽到報警更,汴河街的保安和附近的業主能在2分鐘之內趕到。
2021年12月中旬的一個晚上,程雨華巡邏至街道中區一家門店后側,發現牆角的電線閃爍火花並冒煙。他在敲響急鑼的同時,協助聞訊趕來的保安,用牆邊挂著的滅火器很快將火扑滅了,避免了一場災害事故。
2020年正月初四,汴河街有一家商鋪的店主回鄉過年,店裡飼養熱帶魚的魚缸一直處於通電狀態,配電箱發生短路,冒火花。當時負責打更巡邏的湯湘波發現后,及時通過敲鑼通知了微型消防站,使得險情得以妥善處置。
岳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15年來,“打更人”換了3任,汴河街上沒有發生一起火災事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