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交出新答卷

2022年03月12日09:02 |
小字號

◇長沙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200家,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78家、穩居中部首位,在長沙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總數達178家

◇長沙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擦亮“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字招牌

長沙橘子洲 羅杰科攝

近年來,湖南省省會長沙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交出“十四五”開局的靚麗答卷。這座底蘊深厚的歷史名城和備受關注的“網紅”城市,再度吸引各界目光。

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請她介紹長沙發展規劃。“奮進新征程,長沙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實干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吳桂英說。

全面推動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

《瞭望》:長沙如何推動“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全面貫徹落實?

吳桂英: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考察,深入長沙調研,要求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一年多來,長沙堅持把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統攬發展全局,制定貫徹落實的相關決定,明確打造“四個中心”,即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心,推動長沙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一是在打造“三個高地”上筑高峰。堅持向先進制造、科技創新、改革開放要動力,研究出台打造“三個高地”三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十大產業項目、十大技術攻關項目、22條重點產業鏈等建設,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打造自主創新策源地、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工程機械、食品、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電子信息、文化創意、旅游等七大千億產業集群不斷壯大,工程機械躋身國家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獲批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能力躍居國家創新型城市第8位,中高端人才淨流入率居全國前3位﹔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改革任務實施率達92%,中非經貿合作穩步推進,中歐班列(長沙)開行突破1000列,實際利用外資躍升至中部首位。全市GDP突破1.3萬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近1200億元。

二是在服務國家戰略和促進區域協同上打頭陣。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全面服務和融入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貫徹落實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對接西部陸海經濟往來雙向通道。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湘贛邊區域合作持續深化,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加快推進,中非經貿博覽會、博鰲經安論壇成功舉辦,世界計算大會、國際工程機械展等高規格展會相繼落戶。

三是在統籌安全與發展上開新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牢牢守住意識形態安全、糧食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等底線﹔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城市防澇等工作,切實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

扛牢實施“強省會”戰略的主體責任

《瞭望》:長沙市如何推動“強省會”戰略貫徹落實?

吳桂英: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是省委、省政府著眼全省發展大局的戰略謀劃。

一是強省會功能,筑牢堅實根基。我們將立足承接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長沙區位優勢,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構建聯通長江經濟帶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投資貿易走廊,助推中部地區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長沙在全球城市網絡體系中的節點地位和樞紐功能。立足服務全省發展大局,在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示范引領長株潭都市圈建設中,進一步發揮省會功能、省會作用,不斷提升城市輻射力、影響力、帶動力。

二是強產業實力,鍛造核心引擎。深入推進22條產業鏈建設,工程機械、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食品、文化創意、旅游七大千億產業集群持續壯大,多元支撐格局日漸凸顯。先進計算、先進儲能、智能網聯、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好,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200家,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78家、穩居中部首位,在長沙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總數達178家。同時,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做強特色消費街區和“網紅經濟”“夜經濟”品牌,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

三是強戰略平台,增創競爭優勢。我們將高質量構筑開放平台,充分發揮湖南湘江新區、湖南自貿試驗區等重點平台集聚示范效應,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高水平建設創新平台,依托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岳麓山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抓好省、市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建設,匯聚尖端資源、高端要素,加快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高標准打造園區平台,優化園區布局,深化園區改革,加快建設“五好”園區,打造強支撐、高能級的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四是強城市品質,打造靚麗名片。我們將聚焦做大城區、做強園區、做優片區、做實縣區、做靚社區,完善“五張網”,加快推進十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十個重大城市片區建設,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聚焦提質城市環境,落實“雙碳”部署要求,加快能源、用地、產業、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涵養城市文化底蘊,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紅色文化傳承,打造一批文化地標和文化景觀,加快建設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

五是強治理效能,彰顯民生溫度。建立完善“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社保、住房等實際問題。堅持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持續深化平安長沙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從嚴從實做好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等工作。

持續擦亮“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字招牌

《瞭望》:在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長沙做了哪些工作?

吳桂英:近年來,長沙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擦亮“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字招牌。

一是千方百計辦好民生實事。去年我們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新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5所、新增學位5.7萬個、醫院床位2200個、車位18.7萬個、改廁2.2萬個,加裝電梯1012台,大力推進8個重點片區城市更新、100個城區精美小區提質改造,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我們圍繞群眾的利益訴求和現實需求,不斷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優質化、均等化水平。全市公辦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92%,標准化學校建成率達98%,義務教育“大班額”全面消除。“房住不炒”長沙經驗在全國推廣,目前房價收入比為6.2,在全國城市中處於較低水平﹔同時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0.5萬套,改造棚戶區1367.5萬平方米,為近40萬居民圓了安居夢。

三是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我們不斷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去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71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1%﹔率先在全國實施城鄉低保一體化,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

四是持續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去年長沙人口達1004.79萬人,邁進特大城市行列,對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啟動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建設,推進“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健全完善“吹哨報到”機制,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下沉接訪處訪形成“長沙模式”,“互聯網+”基層治理經驗在全國推介,連續三屆榮膺“長安杯”。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打造“雷鋒家鄉學雷鋒”“志願者之城”等品牌,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瞭望》:長沙如何推動共同富裕?

吳桂英: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來,長沙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城鄉收入差距全國省會城市中最小,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推進:

一是辦好發展經濟這個最大實事。推動共同富裕,最根本的還是要靠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城市綜合實力。我們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力爭未來五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萬億元左右,不斷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二是扭住鄉村振興這個主要抓手。堅持以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市為總攬,實施“數字鄉村”行動,推進“智慧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堅持“一縣一特”“一鄉一品”,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打造一批重點鎮和特色小鎮。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力爭5年內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

三是抓住創業就業這個增收渠道。培育發展一批承載能力強、輻射帶動大的創新創業平台,充分釋放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實施高質量就業提升工程,力爭“十四五”期間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萬元左右。

四是緊盯困難群眾這個重點群體。深入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緊盯城市特殊困難群體,強化急難、醫療、住房、就業和基本生活“五幫扶”措施。

示范引領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建設

《瞭望》:在推動長株潭一體化方面,長沙如何主動擔當作為?

吳桂英:2月24日,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規劃》,標志著長株潭都市圈建設站上了新起點。

我們將更好發揮在推進長株潭都市圈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建設湘江西岸科創走廊和湘江東岸先進制造業走廊,實現“研發在長株潭、轉化面向全省,主鏈在長株潭、配套面向全省,平台總部在長株潭、服務覆蓋全省”﹔加快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心,推進長沙火車站與高鐵城際多式聯運,實現高效率的“零換乘”,打造“軌道上的長株潭”﹔對接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密切長株潭與武漢、南昌都市圈的深度連接,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協作發展,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記者 丁錫國 劉良恆)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