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湖南長沙:力爭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05天以上

2022年05月07日10:18 | 來源:長沙晚報
小字號

今年力爭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05天以上

長沙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為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貢獻生態環保力量

徜徉藍天白雲之下,漫步碧水湘江之畔,看水鳥嬉戲,聽水波拍岸﹔佇立橘子洲頭,登岳麓山頂,極目遠眺,看星城綠意盎然。

空氣質量優良率提升至83.3%,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突出,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瀏陽河成為全國首批示范河湖,溈水、株樹橋、圭塘河、后湖被授予省級“美麗河湖”示范案例……近年來,長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不懈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城鄉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市民居住環境大幅改善,全市綠色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近年來,通過加大治理力度,圭塘河已蝶變成“生態河”,並在2021年獲評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易億 攝

近年來,通過加大治理力度,圭塘河已蝶變成“生態河”,並在2021年獲評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易億 攝

目標 重點推進綠色低碳專項行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行動方案(2022—2026年)》明確,長沙將重點推進綠色低碳專項行動,開展“雙碳”試點示范,建立生態監測網絡,開展國家國土綠化試點示范,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深化市容環境常態化精細化管理。

推動城區、園區、片區、縣區、社區(村)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開展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和氣候投融資試點。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資源循環利用,優化升級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消費結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推進自然生態大數據採集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系統監測網絡,高質量開展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創建。

開展國家國土綠化試點示范。推進生態降碳賦綠,建設寧鄉市溈山片區、溈水流域片區、靳江流域片區3個萬畝生態公益林示范片區。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強“一江一湖六河”流域綜合治理,連續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加強水、大氣、土壤、固體廢物、噪聲污染防治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到2026年,空氣質量優良率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均優於省級考核標准,綠色交通出行比例在75%以上。

深化市容環境常態化精細化管理。推進城市管理進小區,深化社區垃圾分類。

見聞 解決好群眾最關心的環境問題

保衛藍天,治理大氣污染是長沙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頭任務。

芙蓉區馬坡嶺區域環境復雜,污染排放來源繁多,致污成因機理復雜,怎樣扭轉局面?

“我們組織對馬坡嶺區域開展試點幫扶,專門邀請了環保專家‘把脈會診’,成立長沙市馬坡嶺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合力改善區域環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勝強說。同時,市生態環境局還對長沙高新區中聯重科、長沙經開區三一重工和藍思科技、雨花工業園比亞迪等重點企業開展現場診斷幫扶。

“非道路移動機械原來是‘隱身排污大戶’,2021年相關污染防治規定出台以來,我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源整治執法行動,消除了這一監管盲區。”潘勝強介紹,2021年長沙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18685台,檢測機動車90.5萬台次,固定式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監測有效數791.3萬輛。

長沙作為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水環境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這裡原來是片爛泥潭,樹木長不好,水也邋遢。現在真是大變樣了!”望城區烏山街道團山湖村村民告訴記者。

昔日荒蕪的沼澤地如今已改造成稻田,被人們稱為“鳥不落”的爛泥潭已變身綠盈盈的濕地。清澈見底的池塘中,水草搖曳、魚蝦嬉戲,宛如一座水下森林。

據了解,自湘江保護和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長沙市累計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6.5萬噸/天,新增提標至“准Ⅳ類”處理能力84.5萬噸/天、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110處,基本消除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實現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覆蓋、在線監控全聯網,第三方治理進園區全覆蓋。“我們還完成了圭塘河井塘段城市雙修及海綿示范公園、金竹河水系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建設,啟動了撈刀河流域尾水濕地建設,持續推進《龍王港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實施方案》實施。”潘勝強說。

“現在可算是聽不到噪聲了,晚上睡個安穩覺,第二天工作的狀態都好多了。”岳麓區梅溪正榮府小區居民劉先生高興地說。梅溪正榮府位於梅溪湖隧道邊,自交房以來,交通噪聲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長沙在收到梅溪湖隧道出口交通噪聲擾民問題交辦信訪件后,有關單位第一時間赴現場調查核實並部署整改,和梅溪湖街道、社區等進行多輪會商研究,了解業主訴求,並組織噪聲檢測﹔同時成立整治工作專班,明確負責整改單位,確保降噪工程加快推進。

短短幾月,長沙繞城高速梅溪湖隧道驚艷亮相。隧道出入口鋪設了300米長的黃色減震防滑帶,黃色減震防滑帶上方還安裝了320米長的全包式隔音屏,有效緩解了隧道出入口周邊的噪聲問題。

空氣變好了、污水變清了、噪聲消失了……長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環境問題,全市污染防治取得突出成效。

行動 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這台挖機已進行編碼登記並懸挂了環保號牌,為2019年5月生產,屬於國三排放階段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在長沙火車站附近一建筑工地,一台小挖掘機正在進行地下管線改遷溝槽施工,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查看了該設備的基本信息。日前,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對全市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開展了專項執法檢查。

“今年,長沙將深入實施《長沙市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從移動源、工業源、面源強力實施減排,開展揚塵污染專項整治,深入推進柴油貨車及臭氧污染防治,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潘勝強介紹,今年力爭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05天以上,優良天數比例不低於83.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控制在5天以內。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開展綠色低碳、近零碳試點示范。

圭塘河作為長沙唯一城市內河,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曾一度污水橫流,被人稱為“臭水溝”,2016年被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名單。近年來,通過加大治理力度,已蝶變成“生態河”,並在2021年獲評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我們持續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加快推進“一江一湖六河”綜合治理,扎實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洞庭湖總磷污染治理、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等標志性戰役,持續開展排污口排查整治,以小西門、趙洲港、石碑大港等區域為重點,推進城區分步實現雨污分流。”潘勝強說,力爭湘江干流、靳江河年均水質達Ⅱ類,瀏陽河、撈刀河、溈水河、龍王港、沙河、團頭湖、圭塘河年均水質達Ⅲ類,實現主城區黑臭水體長治久清,並啟動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和整治。

同時,全面加強工業、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社會生活等領域噪聲污染防治,妥善處理居民噪聲污染投訴問題。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確保區域噪聲和交通噪聲平均值達到較好水平。

訪談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在“強省會”戰略深入實施的當下,如何進一步筑牢“強省會”的綠色屏障?潘勝強表示,日前,《2022年長沙市大氣、水、土壤和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發布,今年共鋪排了四大類219個重點項目,其中大氣項目120個、水項目66個、土壤項目23個、噪聲項目10個,2022年省“夏季攻勢”下達我市共8大類9項231個任務,長沙將統籌調度,全力攻堅,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補齊我市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

長沙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一江六河一湖”流域綜合治理,深化市容環境常態化精細化管理,在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確保主城區黑臭水體長制久清等方面強化發力。

同時,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推動大宗物資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勵綠色消費,推廣綠色建筑建造方式,開展綠色創建活動,為“強省會”戰略賦能綠色生態力量。(記者 彭瑋蔚)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