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心理專家為家長支招

2023年02月13日09:14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及時識別求助信號 接納情緒提供幫助

近期,中小學生陸續返校,高校學生也即將開學。漫長的寒假過后,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存在難以進入學習狀態,甚至感到焦慮、緊張,出現抑郁等情況。家長如何捕捉孩子的求助信號,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2月10日,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督導師、長沙理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龔勛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專科主治醫生向慧做客湖南日報直播間,為廣大家長答疑解惑。

孩子釋放信號求助總被家長忽視

“就在今天,我接診了一位抑郁症狀的孩子,最近開學,他把自己的作業燒了,其實這不是叛逆,而是難以面對老師的焦慮情緒的體現。”向慧介紹,在面診過程中,孩子一言不發,但在聽父母說話時,會不停流淚,這就是他的求助方式。

去精神科就醫往往意味著患者已經需要藥物的干預。而在心理咨詢室裡,龔勛看到的孩子“雖然病症不重,但痛苦程度很重”。

“病是日積月累的,所以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去觀察孩子。”龔勛表示,孩子的求助信號往往會通過語言、情緒、行為和身體狀況釋放出來。比如一個成績還不錯的孩子,突然對家長說“我不想上學了”,就是一個語言的求助信號,家長這時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你不上學干什麼”,而應該是“發生了什麼使他不想上學了”,然后去探究。

如果孩子時常表現出心情低落、暴躁,或者不願意跟任何人溝通,則是情緒和行為上的求助信號。

最后,如果孩子總是發燒、失眠,去醫院檢查又沒有任何器質性的問題,也需要多加注意。

有些孩子生來性格內向,怎麼判斷他的情緒、行為是否異常?向慧表示,父母不應將孩子的壓力、抑郁和焦慮合理化,認為“這些都很正常”,而應該主動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不願溝通,家長怎麼辦

龔勛認為,當孩子拒絕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其實是因為家長總是忽視或者不接納孩子的求助信號。在她的咨詢室裡有一個鮮活的例子,“有個孩子是個學霸,但他到高三時居然突然不去上學了,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我們的咨詢室裡面講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們發現,家長講的都是學習的重要性,並不關注孩子的情感,覺得到了高中學習壓力大是很正常的。孩子的情感沒有得到支持,就漸漸不跟家長溝通了。”

家長採用什麼樣的溝通方式,孩子才會感覺自己的情緒被接納?龔勛指出,平等和尊重,是當下的孩子最需要的溝通方式。“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發問:‘你覺得在學校裡需要老師給到你一些什麼?同學給到你一些什麼?’這樣就可以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當然家長無法改變學校,因為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而孩子提出的不滿和不足,就是家長需要去補足的。”

此外,青少年常常會鎖上房門和日記,這是青春期閉鎖心理的表現。龔勛介紹,閉鎖心理是青少年成長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必經之路,這時家長要克服自己的分離焦慮,如果想方設法刺探孩子的真實情況,可能會給孩子極大的不安全感,加劇親子隔閡。

青少年心理健康要共同守護

2020年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19年至2020年,我國的青少年抑郁達到了24.6%,重度抑郁達到了7.4%,也就是說,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早已不再罕見。家長主動了解相關知識,正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必要時求助專業人士,就是對孩子心理狀況的最大保障。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專業人士介入?向慧介紹,青少年承受應激的能力較弱,很容易出現情緒變化,但是如果抑郁情緒持續超過了兩周,就需要到精神科就醫。

龔勛則表示,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當孩子出現食量突然猛增或減少、失眠或嗜睡、厭學、缺乏人際交往、觀點尖銳極端時,就需要向專業人士求助。 (記者 譚雨欣)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