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社會

湖南永州:謀“振興”之計 解“治理”之憂

2023年04月04日15:3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農村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是社會治理的終端和末梢。

2022年以來,永州市緊緊圍繞加強“終端末梢”社會治理,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大力推行“公職律師進社區+鄉村治理”工作模式,選派269名公職律師組成志願服務隊深入農村(社區),在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的同時聚焦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搭建法律服務、法律咨詢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渠道,通過法治方式賦能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從“去農村”變為“在農村”

江華縣瑤族自治縣公職律師趙建平在駐村過程中了解到村民黎某因車禍致殘,但是賠款一直未拿到。經走訪調查了解,發現該縣某法律咨詢公司因黎某不懂相關法律法規,違規代理該案並要求收取30%的風險代理金,公職律師趙建平深入了解案情后主動會同執法部門介入,及時追回了黎某的傷殘補償金及代理金35萬元,維護了其合法權益。

這僅僅是永州市“公職律師進社區+鄉村治理”工作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縮影。2022年9月,該市出台《永州市公職律師進村(社區)擔任法律顧問實施意見》,從市紀委監委、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稅務局等19個市直單位和11個縣市區選派了269名公職律師組建了一支“鄉村治理志願服務隊”,深入農村(社區),通過宣講會、月例會、座談會、以案釋法、困難幫扶等多種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村(居)民解答法律問題,解決實際困難。

從“去農村”到“在農村”,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家門口”得到了及時有效解決。去年以來,全市公職律師志願服務隊已開展微宣講1270余場次,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52.5萬余人次,協助追討農民工工資44.7萬元。

從“等進門”變為“領進門”

寧遠縣仁和鎮建興村羅某因新房排水溝佔用了鄰居宅基地,雙方糾紛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矛盾逐漸升級並公開化。今年2月,公職律師龔德寶、胡順軍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與當地村委會聯系,快速制定調解方案,通過講解《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和“鄭板橋三尺讓鄰換和諧”的故事,消除誤會、解開心結,及時化解風險,雙方當場簽訂調解協議。

“真是感謝您,沒有您的幫助,我真不知道我這份房產可以免稅辦理登記!”江華瑤族自治縣鷓鴣塘村一位村民緊緊握著市稅務局公職律師唐景文的手激動的說。今年3月,唐景文到該村駐村時了解到一起房產過戶問題,經過詳細了解和調查發現可以為該村民辦理免稅登記,於是唐景文聯系到相關部門幫助其辦理了免稅登記,金額達2萬多元。

冷水灘區文昌閣社區舜德香江小區因歷史遺留問題,是中心城區矛盾多發的一個小區。市委政法委公職律師李玲華主動挂點文昌閣社區,2022年以來先后23次深入小區了解矛盾根源,幫助解決小區業委會業主身份認定等問題達41起,獲得了社區、小區和業委會的共同認可。

2022年以來,永州市組織律師通過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建微信群等方式,圍繞征地拆遷、土地權屬、換屆選舉、婚姻家庭、入學就醫、社會保障、合同審查、環境保護等基層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為村集體和村民提供法律服務,法律知識“等進門”轉變為“領進門”,村民的關注度、參與度、滿意度持續提升。

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

“我第一次以公職律師身份去竹家沖,村民提問非常踴躍,現場解答了20多條法律問題,我和林業局、司法局、鎮政府同志一起解答並努力解決,我覺得這項工作做起來很有意義,也很有成就感。”冷水灘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保國主動請纓擔任普利橋鎮竹家沖村法律顧問,深有感觸地說道。

“沒有鎮政府、司法所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我們的工作開展起來會比較困難,我們村裡的務工、山林權屬之類的糾紛較多,需要相關部門支持配合,我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聯系鎮政府和司法所工作人員建立共建共治協調機制,並與村支書、駐村干部等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公職律師羅小斌饒有興趣地介紹他的工作經驗。

2022年以來,永州市探索推進公職律師參與行政爭議化解,建立了公職律師參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行政爭議案件辦理機制,明確公職律師工作方式、范圍和職責,鼓勵參與經辦案件聽証會、案審會、研討會,以公職律師的專業優勢推動行政爭議聯動化解,實現“以案釋法”,促進“案結事了”。截止目前,已成功協助市、縣政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0余起,為案件成功辦結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更廣泛、更深入地推進‘公職律師進社區+鄉村治理’模式,賦能鄉村善治,助力鄉村振興。”展望未來,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秦遠林信心堅定。(王薪棋 彭文蛟)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