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未督先查”進行時 長沙市發布3起生態環境涉氣執法典型案例

2023年06月08日11:04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雨花區某機械加工企業未在密閉空間中進行油漆噴涂作業。單位供圖
雨花區某機械加工企業未在密閉空間中進行油漆噴涂作業。單位供圖

近日,長沙市環委會制定了《2023年長沙市生態環境領域“未督先查”工作方案》,在全市全面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未督先查”工作為期一個月,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典型違法違規案件查辦,目前,3起生態環境涉氣執法典型案例被曝光。

雨花區某機械加工企業未在密閉空間中進行油漆噴涂作業案

長沙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前期利用VOCs走航車開展走航溯源,發現某機械加工企業外圍VOCs數據異常,執法人員當即對該公司開展執法檢查。現場正在對大型機架進行噴漆作業,但未在噴漆房內進行,作業所在廠區卷帘門未關閉。進一步調查查明,該公司因需噴漆的大型機架長約9米、寬3米,無法推入噴漆房作業,為完成訂單利用夜間在噴漆房外進行噴漆,期間使用了約10公斤油性涂料。

該公司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之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綜合本案設備安裝、密閉情況、逸散范圍等裁量因素,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處罰款7.4萬元。

瀏陽市某建材公司不正常運行廢氣處理設施案

近期,瀏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對某建筑材料廠進行現場檢查。經查閱操作記錄,執法人員發現該單位自開工后,脫硫塔廢氣處理設施加藥(片鹼)台賬記錄不完善,每天上午進行2-3次加藥,下午至次日均未加藥,加藥頻次和加藥數量明顯不合理。經專家論証,該單位違反操作規程使用脫硫塔的行為。

該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第四款之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三)項之規定,參照《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規定(2021)版》第十條第(一)項。鑒於該單位在被行政處罰前,已簽訂生態損害賠償協議,並履行全部生態損害賠償義務,2023年5月22日,長沙市生態環境局決定對該單位從輕處罰,罰款10萬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三)項的規定,擬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寧鄉市查處某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未保持正常運行案

寧鄉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在“雙隨機”執法中對某加油站開展檢查。該單位正常營業,有2台汽油加油機、3把油氣回收型汽油槍,汽油槍採用“一泵兩槍”、“一泵一槍”的油氣回收技術。現場對油氣回收裝置進行檢測,數據顯示該單位油罐密閉性不合格、油氣回收裝置氣液比不合格。

該加油站安裝了油氣回收裝置但未保持正常使用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四)項之規定,參照《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規定(2021版)》相關標准,2023年5月26日,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加油站罰款2萬元。

相關負責人表示,案例一中執法部門善用科技賦能,利用走航設備巡查發現違法線索,迅速鎖定污染源,讓隱蔽違法行為無所遁形,是科技設備助力精准環境執法的成功實踐,目前此類設備在長沙市日常環境執法中已廣泛運用,希望部分企業盡快轉變思維,杜絕僥幸心理,時刻繃緊守法經營生產這根弦。而案例二和三中,涉案企業的污染防治設施較為齊備,但現場生產人員不熟悉治污設備的正確操作,對設施的正常維護和檢查流於形式,未能及時發現問題,致使設施設備無法發揮出正常的治污功效,這警示企業要高度重視污染防治的專業性,切實提升自身環境管理水平和專業能力。(熊方杰)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