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创新模式 推动河长制由“见河长”全面转向“见成效”

2020年01月19日20:29  来源:红网
 

湘江常宁段 _副本.jpg

湘江常宁段。

梅埠桥水库防汛演练_副本.jpg

梅埠桥水库防汛应急演练 。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创新河湖治理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省、衡阳市两级政府要求下,常宁市河湖保护和治理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常宁市河长制工作已经迈入由“见河长”全面转向“见成效”的新发展阶段。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组织引领

  按照“一河一长、一长一河”要求,常宁市全面建立了市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常宁市辖区内大小河流共53条,市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总河长,全市共设置市级河长14名,乡级河长123名,村级河长378名。设立河长公示牌488块,向社会公开河长手机号码、河长姓名、职务、责任人、工作职责以及举报热线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所有河流三级河长全覆盖。为避免市、乡、村三级河长巡河流于形式,常宁市以更高政治站位扛起河长职责,把河长制工作摆在全市重要位置,市委书记、市长以身作则,身先垂范,带着问题巡河,在现场交办问题,又回头督查问题整改情况,按照“一单四制”要求,做到问题不整改、不销号,确保问题按期保质完成。

  凝聚党员力量 层层长效推动

  河长制工作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常宁市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干,各级河长自上而下闻风而动,严格履职,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不仅按要求完成市级河长月巡、乡级河长旬巡、村级河长周巡的频次,更是高效率地解决相关问题,紧盯重点限时办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引领河长制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河长制队伍的建设,采用“党建+河长制”模式,结合“支部主题党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河长制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日常义务巡查,沿河巡防,当好宣传员,发动群众参与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行动中来,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上解决水污染问题,坚持长效机制,切实将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激励机制 纳入年度考核

  常宁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党建引领河长制”工作纳入年终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应用,采用约谈、通报方式,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加大问责力度,以问责倒逼河长制工作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讯员 李宁)

(责编:唐李晗、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