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山川出云天下雨——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绘画艺术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展。
“很多人以为,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的画家独有齐白石,这是不符合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规律的。英雄不可能孤零零地出现,只有有了相当规模的优秀群体,才会有杰出者脱颖而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蒲星教授说,本次展览用丰富的实物告诉人们:晚清至民国,湖南画家远不止有齐白石,而是群星璀璨。
晚清至民国,湖南画坛群星璀璨
“周家畇、夏士兰、雷悦等丹青妙手,植根潇湘,各擅胜场;齐白石、萧俊贤、陈少梅等画坛巨匠,四海游艺,九州风行。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绘画借古开今,满纸云烟,走向全国。”长沙博物馆馆长王立华介绍,本次展览以该馆馆藏为主,汇集湖南省博物馆、衡阳市博物馆珍藏,共展出了30位湖湘艺术名家的75件(套)作品,是该馆历年征集与初步研究成果的呈现。希望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绘画艺术史的梳理,让人们重新审视湖南绘画的成就与意义。
“考古发掘表明,湖南美术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在中国美术史上,湖南美术有‘三度辉煌’,出现了3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李蒲星介绍,湖南美术的“三度辉煌”分别为: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商周期湖南青铜美术;唐代长沙窑陶瓷器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以齐白石为代表的近现代美术湘军群体。3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则是出生于长沙的北宋花鸟走兽画家易元吉,出生于衡山的“明四家”之一、山水画家文征明,出生于常德的“清四僧”之一、山水画家髠残。
“镇馆之宝”《宋人鸲鹆图》,时隔30余年再展
秋枝横挑,一八哥栖于枝干之上。八哥目光锐利,体态丰满,尾翼整洁,羽毛黑亮,显出蓬松柔软之质感。双爪紧握枝干,坚实有力,角质描绘细腻,笔墨细润。
“这幅《宋人鸲鹆图》是我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馆内唯一一件宋人绢本花鸟画,国家一级文物。上一次展出,还是20世纪80年代。”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长沙博物馆典藏部书画保管员陈立果说,此画是该馆从湖南著名爱国收藏家、长沙人易元九处征集的。
这幅在两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绢本花鸟画,历经了近千年岁月,仍然能够完整保存至今,弥足珍贵。收藏鉴赏家张伯驹在给该画的题署中感慨:“今求一元明真迹,亦属难得。此宋人画纨扇,易氏(易元九)世世相传,保藏至(今),实难能可贵也。”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则认为该画能入列北宋《宣和画谱》,该书是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集。
洞庭衡岳间,走出大批中国画坛名家
“湖南画家襟怀散朗,擅长从优秀画家和画作中学习。”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长沙博物馆馆员黄爱告诉记者,展览中的画作皆为精品,大多数是首次展出。
清初“四王”画风弥漫,笔墨苍润,“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山水图轴》可窥一二。王原祁曾孙、有“小四王”之称的王宸在永州为官多年,其《临董源潇湘图》等作品中的涓涓潇湘情愫,流淌为沈翰的心灵底色。
“沈翰是浙江绍兴人,清代同治道光年间候补湖南通判,不得意,在长沙以卖画授徒为生40多年。”黄爱说,沈翰画名远扬,以传统笔墨写湖湘之景,代表作为《铁耕斋图》《麓山精舍图》。他弟子众多,苍崖、何维朴、夏士兰、周家畇、雷恺、雷恪、雷悦等,皆为湖湘绘画名手。细品展览中的画作,可以看出其中的师承关系。尹金阳花卉草虫俱擅,齐白石、陈师曾、杨世焯等皆出其门。
“大批画家从洞庭衡岳间走向全国,汇聚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画坛的重要力量。”黄爱将展品一一细数。
《楚山晴晓图》作者刘愔是长沙宁乡人,因作《潇湘八景图》进呈皇帝,被诏充内廷供奉。与齐白石合作《花鸟图》的冯臼,与齐白石、雪庵和尚共号“西城三怪”,名噪京华,为衡阳人。《双清图》作者曾熙、萧俊贤皆为衡阳人。前者被《申报》誉其为“现代书画界之泰斗”,有张大千、姜丹书等众多弟子;后者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培养了王雪涛、吕凤子等众多杰出人才。画《观音图》的衡山人陈少梅,有“唐寅以后第一人”美誉。而现代人最为熟知的齐白石,则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邓晓丽 韩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