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的工作是给当地的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培训。
在培训会场,我遇到了同样来自湖南,在津巴布韦从事医生工作的邓云、刘晓鸣夫妇。聊天中得知,两位老师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医疗队的队员,当年在完成援助任务后,响应国家支援津巴布韦建设的号召,留在了这里。这一留就是28年!
邓云老师是耳鼻喉专科医生,刚来这里的时候,津巴布韦全国只有2名耳鼻喉专科医生,他在28年里,除了自己在医院工作以外,已经帮助这里培养了十几名耳鼻喉专科医生。
刘晓鸣老师以前在国内主要是从事儿科专业,现在大部分内科系统的疾病她都能看。她告诉我们,她每天的门诊有一百多名病人,其中30%左右是呼吸系统的疾病,通过胸片分析,很多都是病毒感染,只是由于条件限制,她也没有办法明确到底是什么病毒的感染,是新冠吗?她也不确定。他们现在没有条件做病毒的核酸检测,一次新冠核酸检测需要25美金,这几乎是一些老百姓一个月的收入。
他们告诉我,疫情初期,当地医院对于中国病人特别紧张,担心是新冠患者,很多医院都不愿意收治,当地的华人只能向他们求助,他们也尽力帮助同胞。但是,他们现在也没有防护物资了,不知道在工作中怎么保护自己。
我们所带的防护物资已经全部捐赠给了当地政府和医疗队,我突然想起,我的行李中还有3套自备的防护服,赶紧跑去找来送给这2位前辈。他们不停地表示感谢,还提出能不能把我们汇编的中国抗疫经验手册也给他们一些,他们想把这些手册送给医院的院长和自己的学生。
看着眼前头发花白的年长者,想到他们为津巴布韦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增进中津友谊而奉献的青春年华,我的内心肃然起敬。感谢他们为祖国所做的一切!
作者为中国(湖南)赴津巴布韦抗疫医疗专家组队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章迪(记者 段涵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