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味道

梁瑞郴

2020年06月15日20:56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在上海黄埔江的游轮上,曾有朋友问我,你觉得上海是怎样的味道?我竟一时语塞,不知作何回答,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此后用心去读这个城市,去嗅这个城市,从匆匆的步履中,闻到了他早期资本主义训练的气息。从合同前谈判的不耐其烦到合同后严格履行,我嗅到他们严守信用的契约精神。从铢锱必较到精于计算,我闻到他们不舍微尘的积累精神。从逼仄的空间的折腾和改造,我嗅到他的精细不苟的顽强精神。上海,你让我闻到怎样的味道呢?抽茧剥笋,深入究里,我终于发现他的味道:精明。

上海人精明,而成都人却迥然不同,他们几乎悠闲而散漫,喜欢时光的凝固,巴蜀大地的慢生活已经闻名于世。十多年前,我在成都杜甫草堂,就听朋友纵论成都的味道,从人际到饮食,从文化到衣著,他当时说了很多,十多年后,但我基本都忘记了,只是有一个观点,深深扎根于脑中,他认为,成都这座城市,是诗圣杜甫为之定调。

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辗转反侧来到成都,在成都节度使,好朋友严武的帮助下,亲历亲为营建了草堂,并在此渡过一段安逸巴适的生活。其间,杜甫在成都写诗一百多首,包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囊括成都民俗,遍及人间烟火。四川平原,沃野千里,山险水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营造了锦城云乐的生活,千百年来,养成了城市宽容的味道。诗圣一千多年前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秋歌》是这种味道最好的诠释,茅屋虽为风雨所破,但仍推己及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长沙,我一生中居住最久的城市,是看着它的一点点变化而自己变老的城市。如若外地人问这城市的味道,我也茫然不知。说是辛辣,那只是生活的气息,贵阳何尚不辣?成都重庆的辣还要加上麻。说是浪漫,那只是外象的表现,杭州也总有掩饰不住的标新立异,南京也不乏趋新赶潮的热情。

的确,我们循味追随而去,虽不是全然扑空,却总是不得要领,抓不住这个城市味道的本质。

其实,城市的味道,也不是一成不变,在一代一代人积淀,传承,培育中,它会渐成风尚,形成大众的美学,凝固成一种品质性的东西。

最近,一个口号悄然兴起,这就是"厚道长沙",说实话,我对于口号,总持三分的疑问,理想的丰满代替不了现实的骨感。

正是带着这样一种疑问,我从北城穿过南城,到雨花区实地解疑破惑,去一点点寻找"厚道”的味道。

我们很容易对生活的改变熟视无睹,因为我们对每天的变化已近审美疲劳,更由于我们对现象往往停留在表面,并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在浑然不知中漫不经心。

井巷,它的前世是23冶废弃的厂区,这样优越的地段,足可以高楼林立,广厦万间,但今生却是茵茵绿地,花木摇曳,把一片绿意送进每一个市民的心中。

民生,真正摆在为政者的心中。同行的朋友问我,这是不是"厚道”?我用眼观察,用足丈量,用心体味。我知道在权衡的过程中,其实有民生与货币的撕杀,在最后朱笔将这片土地在公园上定格时,民生被置于最高的位置。

孤例不足为证,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深入了解。

圭塘河,浏阳河支流,我20多年前便涉足于这条城市的内河,飞鸟不栖,魚鳖不居,臭味阵阵,荒草萋萋,一幅不堪入目的景象,人称长沙"龙须沟"。而今,当我们斜倚于共享书店户外水榭时,在羽燕湖畔放眼望去,收于眼中的是,蓝天碧水,绿树繁花,这条把城市串连起来的内河,将灵性与诗意写进了市民的生活。

(责编:唐李晗、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