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湖南:一犁新雨破春耕 沃野千里仓廪实

匡滢 刘宾
2022年04月27日08:42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雨生百谷,万象更新。从湘江之畔到洞庭腹地,从湖区平原到山区丘陵,“铁牛”轰鸣,“泥浪”翻滚,三湘大地的万千田畴之上,展现着一幅人勤机鸣的繁忙春耕图景。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是国之大事、民生根本。自古便有“九州粮仓”美誉的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任。

今年3月8日,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对“三农”工作、乡村振兴作出全面部署。2022年,湖南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以上、产量600亿斤以上。

“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早在今年1月28日召开的湖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就做好了部署。

三个月后,截至4月20日,湖南1350万亩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已全部完成;截至4月19日,全省早稻大田已翻耕1692万亩,占早稻任务面积的94%,早稻栽插1278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7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播种4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42.5%……湖南坚持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以一系列有力举措扛牢粮食生产责任,为守护“大国粮仓”贡献力量。

苗好七分收

集中育秧稳产促增收

四月,湘江两岸春意正浓。

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的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今年3月份建成投产了智能育秧工厂,40个透明的温室大棚连成一片,蔚为壮观。步入大棚内,只见一盘盘绿油油的机插早稻秧苗长势正好,分外喜人。

这里是长沙目前最大的集中育秧工厂,生产的秧苗可满足3万余亩农田的用秧需求。连日来,育秧生产线高速运转,前来取苗的种植户络绎不绝。“4月10日开始集中出苗,10天供苗近5000亩。”该厂负责人谭新龙介绍说。

一条长长的传送带从育秧大棚里延伸出来。上面,白色的长方形秧盘里,摆放着一摞摞被工人卷成卷状、即将“出仓下田”的水稻秧苗。

传送带另一端,三五个农户分工协作,手脚麻利地把秧苗搬到三轮车上,码放整齐。一车装满,他们便马不停蹄地“轰隆隆”开着车,奔向田间地头去了。

长沙市望城区的一位种粮大户正在搬运秧苗。刘宾摄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茶亭镇西湖寺村村民张英流转了400多亩土地,全部种水稻,以前靠自己搭棚育秧,条件简陋,遇到恶劣天气,经常出现坏种、烂苗现象,不仅出苗时间长,质量也难保障。今年春节后,他早早地从育秧工厂订购了一批机插秧苗。

“秧苗肥壮,质量稳定、可靠,成活率高,也更方便机械化插秧,今年的‘双抢’压力能减轻不少。”张英说,目前,他的双季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80多亩。

育秧大棚里的早稻秧苗长势喜人。刘宾摄

在育秧工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贯穿秧苗培育、管护全过程。

摆盘、铺土、播种、覆土……自动化生产线上,各道工序紧锣密鼓,环环相扣。一个个育秧盘里,装满了营养丰富的有机质土,颗粒饱满的稻种则被包裹其中。

这些稻种在此前的浸种催芽环节,已历经40个小时恒定适宜温度与充足氧气的滋养,被充分“唤醒”。在育秧盘中,它们继续积蓄力量,只待破土而出、迸发生机!

秧苗在温室大棚里要度过24天左右的培育期。“每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都能实现远程控制。”说话间,谭新龙通过系统发出指令,不到10秒钟,大棚里的自动喷淋系统便开始运转起来。在水雾的滋润下,棵棵秧苗浑身上下挂满了细密的水珠,显得愈发青翠。

“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工厂集中育秧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可以节省约60%的土地以及90%的人工劳力。”谭新龙说。

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湖南进一步将早稻集中育秧作为稳面积、稳产量、稳产能的关键措施,在全省74个早稻生产重点县,部署安排了1350万亩早稻集中育秧,比去年增加了350万亩。

农机在稻田里“撒欢儿”。钟祖彪摄

“龙头”示范带动

耕种机械化、农业产业化

八百里洞庭河湖密布,尽展烟波浩渺。

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的沅江市,良田阡陌纵横,是湖南的水稻主产区。

4月19日下午,沅江市草尾镇上码头村,种粮大户肖建青和丈夫余忠红驾驶着一辆抛秧机正在稻田里抛秧。

55岁的肖建青个子不高、身形偏瘦。她挽起袖子,卷着裤腿,赤脚站在抛秧机上,把一盘盘软盘早稻秧苗放进输送带里。随着机器驶过,一排排嫩绿色的秧苗便在稻田里“站稳了脚跟”,迎着微风摇曳。

“今年早稻种了1200多亩,从4月10号开始抛秧,不到10天抛完700多亩了。”肖建青快言快语地说。一车秧苗抛完,她脸上挂满了汗珠。

沅江市种粮大户肖建青把一盘秧苗放到抛秧机的输送带上。钟祖彪摄

从最初仅20多亩水稻,到如今1600多亩;从“忙活一年攒不下2000元钱”到成立合作社、年收入超过50万元……种田17年来,肖建青种出了经验,摸到了门道,也深有一番体会与感受。

“最大的变化是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她说,过去种地靠肩挑手扛,人工抛秧一天最多只能抛5、6亩,“抢一季农忙,累得扒层皮”。现在,一台“铁牛”一天就能抛60多亩,省时又省力。

3台大型收割机、8台抛秧(插秧)机、15台电动喷雾器、2台植保无人机以及旋耕机、运输车、播种机等,在肖建青2015年筹资成立的沅江市建成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各种能“上天入地”的农机设备一应俱全。

合作社还投资160多万元安装了4个机组的烘干机,组建了可储存2000吨粮食的储粮仓库以及稻谷加工车间,粮食生产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近年来,肖建青大胆尝试,带领社员摸索出了“一田三用”的稻田种养新路子:春夏两季种植水稻、套养小龙虾,冬季种油菜。

套养龙虾亩产收入可达4000~5000元,300多亩油菜每年收入8万元。

“这让亩产综合收入翻了三倍。”肖建青说,目前,合作社集中流转了2400多亩耕地,有社员110多人,下一步打算把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到5000亩。

沅江市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湖南省水稻主产区之一。钟祖彪摄

农业生产迈向规模化、产业化,种粮大户与合作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越来越高。

“以前种地只能图个温饱。现在我一个人一年就有10万多的收入!”坐在抛秧机驾驶位上,上码头村57岁的村民王建黝黑的脸庞上堆满笑容。

他把自家13亩耕地全部流转到肖建青负责的合作社,每亩租金800元。平时到合作社务工,农忙时,一天工资最多能有300元。依旧还是种田,换一个种法,收入比过去大幅增加。

据了解,今年,湖南加大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省耕地流转率达53.9%。同时,积极推广代育秧、代机插、代烘干等各类农业托管服务。目前,全省共有以粮食为主的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4.1万个,服务小农户540万户,覆盖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农田“高标准”、种田“智慧化”

在邵阳市双清区姚喆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新修的灌排水渠与一条长约700米的机耕道在稻田之间穿过,延伸向远方。“建成后,能辐射周边400多亩耕地。”双清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双清区地处湖南中部丘陵山区,耕地面积有限,且成块状碎片化分布。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深挖粮食生产潜力,自2015年开始,当地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建成3万余亩。

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一块块普通农田“升级”为良田,进一步提升了丘陵山区的规模化、机械化耕种能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规划,全省2022年将完成4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农田不仅高标准,同时还在变得更“聪明”。

在沅江市草尾镇一片面积为381亩的高标准农田里,只看到修建好的机耕道、排水沟,却少了灌溉明渠。这片田,难道“硬件设施”不达标?

33岁的种粮大户周波笑而不答。他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控制页面,轻触屏幕,不远处,一个被低矮的水泥池围住、乍一看并不起眼的白色水管里,便哗哗地流出水来。

“这片田一共74块丘,每个丘都有一个这样的单独灌溉口,水管全部预埋在地下。灌溉时间和水量都能进行远程、精准控制。”周波说,这片稻田的秘密可不止这些,它还长了“神经和大脑”呢!

建在一片“智慧农田”里的微型气象站。刘宾摄

身穿青灰色棉质衬衫、深蓝色牛仔裤,站在地头的周波,衣服上几乎看不到泥点,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年轻职业农民”的气质。

与父辈种田的思路不同,周波更喜欢钻研怎么使“巧劲”。去年6月份,他通过与中联智慧农业公司合作,对这300多亩耕地进行了“智慧化”改造:在田里安装了30多套水位仪、土壤仪,一套虫情灯,还建起了一座微型气象站。

“这些物联网设备负责采集数据,比如土壤水分含量、营养成分变化、病虫害类型与程度等。”周波说,配合卫星遥感以及多光谱无人机等技术,农田便拥有了一套集合了“天、空、地、人、农机”的全方位智能感知体系,采集的所有数据全部传到系统后台进行智能分析,以此计算出最佳农管时间、最佳种植方案等,再通过软件对种植户进行实时指导与提醒,从而实现精准化耕种。

“该施肥时,稻田自己会‘喊饿’,平时能自行‘诊断’农作物长势,遇到突发极端天气还会提前‘预警’。”周波形象地介绍道。

目前,在长沙、益阳、岳阳等湖南省主要粮食产区,已建有5个这样的“智慧农业科研基地”。

过去靠天吃饭,如今知天而作。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智慧农田”正推动着农业生产一步步迈上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春耕如诗,大地如画;三湘四水,沃野千里。

伴着隆隆农机声,丰收的希望,正在悄然孕育!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