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产经

长沙立体综合交通不断突破,旅游大交通格局逐步完善

2022年11月25日09:30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4月10日长沙市桐梓坡路麓枫路口。“公厕”进公交站 让“方便”更方便 (单位供图)
4月10日长沙市桐梓坡路麓枫路口。“公厕”进公交站 让“方便”更方便 (单位供图)

近年来,长沙市立体交通已形成了以国际化航线、高速化铁路、现代化公路为主要骨架,以黄花机场、长沙南站为区域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备了良好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铁路+航空

2012年,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这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大动脉,给长沙带来了无穷想象;2014年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大动脉在长沙交会,长沙一跃成为我国中部最重要的高铁黄金枢纽城市,放大了区位优势;2017年,贯穿长沙、株洲、湘潭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三城开启“同城”模式,加速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发展;2022年,渝厦高铁益长段开通,长沙高铁网络迎来“三核”驱动时代,“米”字形交会加快实现。未来,随着长沙高铁西站建设的加速推进,长沙高铁西站将与长沙高铁南站彼此呼应,如同城市发展的“两翼”,加速长沙与全国各地的交流往来,助力长沙打造成内陆地区开放高地。

从“单跑道单航站楼”到“双跑道双航站楼”再到冲刺“三跑道三航站楼”,长沙黄花机场承载着湖南人的“蓝天梦”。2014年,长沙至法兰克福航线开通,这是湖南首条洲际航线,开启了长沙拥抱世界的新篇章。如今,长沙黄花机场实现五大洲直航,客运吞吐量稳居全国前列,进入全国大型繁忙机场行列,长沙4小时航空经济圈不断拓展,为国内外游客到达长沙提供方便快捷方式。

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62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24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109公里,农村公路13422公里,已实现各区县(市)30分钟内上高速的目标,基本实现以长沙为中心通达全省其他市(州)的4小时公路交通圈。  

过去十年,长沙市大力推动国省干线建设,建成了诸如望城区双桂至上水库公路、荷文公路(浏阳市胡耀邦故居及陈列馆红色旅游公路)、长沙县春华镇大鲁线、宁乡市横黄公路、望城区望城乔口-新宁路等一大批美丽公路,可为旅游景区提供服务的国省干线总计建成541.8公里,总投资超100亿元,服务A级以上景区53个。推动景区旅游线路更加顺畅,有效拉动了沿线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十年,长沙新改建农村公路近15000公里,带动投资近100亿元,实现了所有乡镇通三级路、所有建制村通客班车、25户及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交通支撑。今年以来,为助力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市交通运输局会同相关区县(市)加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全年投入资金11亿,着力打造美丽农村路。宁乡市横黄公路入选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浏阳市耀邦故居及陈列馆红色旅游路入选“湖南省最具人气路”。同时,上述线路还分别入选了交通部“最美农村路”6月“乡风文明路”、7月“红色旅游路”主题全国前10名,望城区团头湖环湖公路已申报交通运输部12月主题。“最美农村路”不仅实现了公路与沿线自然景观的高度融合,同时也将旅游资源产业串联起来,打造成了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改善乡村面貌的旅游路、富民路、幸福路。

水上旅游交通

长沙市水上旅游已初具规模,主要依托湘江、浏阳河水上资源布设。橘子洲西旅游客运码头和潇湘大道新民路口旅游客运停靠点分别于2015年5月和10月建成投入运营;陶公庙旅游码头和三馆一厅旅游码头于2017年10月1日投入试运营;湘江渔人码头、巴溪洲等游艇码头相继建成。目前,旅游码头共9处,其中除橘子洲西、新民路口、陶公庙、三馆一厅4处旅游码头外,还包括巴溪洲左汊游艇、巴溪洲右汊游艇、渔人码头(上)、渔人码头(下)和金融中心(凤巢)5处游艇码头。

已开通浏阳河陶公庙至湘江橘子洲江河之旅一日游交通观光游航线、陶公庙至三馆一厅往返航线、橘子洲至三馆一厅往返航线、橘子洲环绕航线、新民路口至橘子洲航线等,为市民和游客亲水、休闲、观光、游览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休憩平台,提供了安全、快捷、方便出行方式,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年。

公共交通

长沙市轨道交通实现主城区“六区一县”地铁全覆盖,服务景区/景点约27个,其中A级景区14个。内五区常规公交线路数量达291条,基本覆盖全市所有文旅设施。全市既有的71处A级景区有52处设置了公交线路以及直达公交站点,整体设置率约为73.2%;城区内A级景区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率100%;4A级以上景区公交设置率85.7%。已开通试运行4条旅游专线,分别为省博线、橘洲线、洋湖线、开慧红色旅游快速公交专线。运营车辆以中型客车为主,保障了舒适乘坐体验,且配有电子屏播放景区宣传片提前带游客了解景区特色,规划游玩项目。此外,还建设了橘子洲公交首末站、天马公交站场(岳麓山风景区)、世界之窗公交站场、南湖公交首末站、华谊兄弟公交站场、湘绣城公交站场、莲花公交场站、跳马公交站场、黄兴故居公交站场等一批城市公交站场,加强了对旅游景区的服务支撑。

此外,长沙城乡客运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营,建设了大围山客运站、丁字客运站、铜官客运站,浏阳市苍坊旅游区公交首末站、雨花区石燕湖公交首末站等项目,为外围乡镇文旅服务也提供了公交便利。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助力旅游发展,创新“互联网+旅游+交通”实践。推进交旅融合,加强交旅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景区配套建设,基于“我的长沙”城市移动综合服务平台和长沙市“智慧文旅”平台、湖南省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试点工程,实现“一部手机游长沙、享长沙、品长沙”。优先落实5A和4A景区建设智慧景区,覆盖5G网络,探索5G应用,普及在线预约、云上直播、电子地图、语音导览、一键定位、在线客服等智慧服务。推动旅游咨询、旅游厕所、旅游交通、应急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智慧化,鼓励各类A级景区、文博场馆、星级乡村旅游景点、乡村热门景点等加速智慧化建设,编制“长沙数字文旅地图”,推动全市涉旅数据上云。鼓励和指导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推广在线预约,结合旅游交通承载力,加强高峰期流量控制和疏导分流。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监测和线上投诉处理,全面提升交旅融合发展的游览环境和通行环境。加强文旅产业大数据、旅游交通大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为交旅政策设计提供更精准参考,为长沙市交旅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以湖南省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试点工程为契机,结合长沙市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诉求,搭建长沙市交通旅游大数据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覆盖全面的信息监测体系、方便实用的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交通旅游“线、点”无缝融合,实现“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服务闭环和管理闭环。通过分类处置、部门联动、大数据分析等,为游客容量控制与分流引流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以构建立体化网络、人性化设施、特色化服务、信息化平台“四位一体”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以“一城、一带、三廊、九区”总体旅游格局为指引。完善并优化提升地处廊带的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构建集旅途畅通、景色优美、配套齐全和智能引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畅行慢旅”旅游交通干线通道,全面提升长沙市旅游交通品质,实现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长沙市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支撑长沙市创建“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吴肖俊、朱刚)

(责编:唐李晗、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