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7月10日電 7月9日下午5時左右,在資江赫山段漁政碼頭水面,漁政執法工作人員用繩子將涉漁船舶連起來,用執法船拖往專業拆解場。
“截至7月9日下午4點止,我們已收繳涉漁船舶145條,加上去年下半年收繳的351條在冊漁船,我區已收繳資江、志溪河水域涉漁船舶496條,對全區重點水域的涉漁船舶實現了應收盡收!”赫山區漁業漁政執法中隊隊長潘新華介紹。
家住蘭溪鎮的文志強是原千家洲鄉捕撈隊隊長,從15歲就開始在資江和洞庭湖裡討生活,至今已經40年了。親身經歷了資江水域的魚類資源由多變少再到目前逐步恢復的過程,他積極支持禁捕退捕工作,於去年12月份主動上交了自己的兩條漁船。
“今年6月份,我們在前段收繳在冊漁船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其他漁船、網具的清查收集,對自願上繳按照政策給予適當獎勵﹔對不願上繳的,依法嚴格管理,確保不再從事捕撈活動。”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副主任李鈾賢介紹。
今年58歲的姚子其在評估公司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用尺丈量著自家漁船的長度,核對了相關數據后,鄭重地在船舶查勘表簽上自己的名字。他常年備有兩條漁船在資江捕魚。“我家就在資江邊的鐵鋪嶺社區,打了20多年魚了。好的年份,我一個冬天能捕上好幾千斤魚!”姚子其表示,保護生態禁捕退捕是好事,不能隻考慮自己,應該支持。
“對於漁民交過來的船,我們會現場對船舶的大小尺寸、動力好壞、材質結構、新舊程度等一一進行登記,然后按照評估標准對船舶的補償金額進行公示。”湖南志成房地產土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益陽分公司估價員夏昂介紹。這段時間以來,夏昂和她的同事已完成了145條社會船舶的現場查勘核對。到7月下旬,資產評估結果公示期結束,拆解場將對這於收繳的社會船舶全部拆解。(姚巍 王新鳳 陳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