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國家隊” 真情滿三湘

2020年07月14日09:46  來源:湖南日報
 

14個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湖南20個貧困縣,精准發力——

幫扶“國家隊” 真情滿三湘 

7月2日,商務部派駐城步苗族自治縣挂職縣委常委、副縣長劉書軍(左一)在紅薯地裡做直播,推介紅薯干、紅薯面等產品。

通訊員 攝

7月5日,光大集團派駐古丈縣挂職縣委常委、副縣長秦綱(右)在古丈縣墨戎鎮翁草村貧困戶龍安信家中走訪,了解生產生活情況。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記者 奉永成

每周三,是城步苗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劉書軍與網友約定的見面時間。

7月8日,星期三。下午4時,劉書軍進入淘寶直播平台。“蜂舞南山,開啟甜蜜生活。”劉書軍手捧城步產的蜂蜜,以“貓步”出場,引得網友哈哈大笑,訂單紛至沓來。劉書軍是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的一名干部,去年1月,被商務部派駐城步苗族自治縣,挂職縣委常委、副縣長,開展定點幫扶工作。

脫貧攻堅,中央部委、央企、高校與貧困群眾心連心。14個中央單位對湖南20個貧困縣開展定點幫扶。他們傾力幫扶、精准發力,幫助2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書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動人篇章。

產業興旺,脫貧有望

——聯合國項目落戶深山,“湘”字號特產走出國門

夏至過后,就是百合收獲時節。

7月10日,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稱號的百合重鎮——龍山縣石牌鎮,人們在百合地裡忙碌著。

龍山縣百姓歷來有種植百合的傳統,但“龍山百合”成為市場“爆款”,卻是近幾年的事。

1995年,農業農村部派出幫扶工作隊定點幫扶龍山縣,引進國家特色農作物(百合)良種繁育基地落地龍山縣,引導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麻類所,湖南省農科院等多家單位,對龍山縣百合產業提供技術支持。從這時開始,“龍山百合”脫胎換骨,成為市場寵兒。

去年,在馬來西亞舉辦的食品酒店展覽會上,農業農村部牽線,“龍山百合”走出國門,展覽會上銷售百合干品15噸。

規劃發展農業產業,正是農業農村部的“拿手好戲”。1995年,跟龍山縣同處武陵山脈的永順縣,也迎來了農業農村部派駐的幫扶工作隊。在永順,幫扶工作隊選取莓茶作為當地的扶貧特色產業,協調資金新建莓茶標准化生產基地6600畝,注冊了“永順莓茶”地理標志。今年,經省政府批復同意,龍山縣、永順縣同時脫貧摘帽。

蜂蜜、苗繡、奶制品……城步苗族自治縣物產豐富,但久居深山無人識。2013年,商務部定點幫扶城步,引入聯合國、跨國公司等優質資源參與城步脫貧攻堅。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城步特產”全國賣火。

經商務部牽線搭橋,法國達能集團、韓國LG化學、現代汽車等多家跨國企業,紛紛來到城步開展全方位扶貧合作。聯合國發展計劃署投入600萬元人民幣在城步實施“扶貧與可持續發展項目”,聯合國工發組織投入100萬美元在城步實施“可持續扶貧”項目。城步也被商務部確定為國家級農村商務信息服務試點縣。

搭上電商快車,“城步特產”暢銷全國。劉書軍被商務部派駐到城步苗族自治縣挂職縣委常委、副縣長,他帶頭在網上開辦“城步芝麻官”直播間,目前,已銷售當地農產品超500萬元。去年,“城步特品”在阿裡平台成交額達1145萬元。

炎炎夏日,平江縣童市鎮石洞村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這條由財政部、省財政廳引進德國援助項目修建的道路,成了當地村民的“致富路”。

財政部於1995年開始定點幫扶平江縣。“修路,建通信基站,發展產業……北京來的幫扶隊,有‘十八般武藝’。” 平江縣扶貧辦主任葉劍芝介紹,去年3月4日,省政府批復同意平江脫貧摘帽,財政部的幫扶功不可沒。

今年4月26日,在“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桑植縣舉辦大型宣傳活動,引導當地群眾提升知識產權意識。從不知道“知識產權”為何物,到現在依靠“知識產權”富腰包,國家知識產權局幫助桑植縣走出了一條“知識產權”強縣的好路子。

國家知識產權局從1995年開始定點幫扶桑植縣,先后幫扶實施項目420余個。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幫扶下, “桑植蜂蜜”“桑植蘿卜”“桑植白茶”等先后注冊成為地理標志特色農產品,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好產業。

發揮行業優勢,延伸特色產業鏈

——古丈茶葉銷北京,深山農民變工人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2000多歲的古丈茶。”去年5月,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為古丈茶代言,邀請粉絲來喝古丈茶。

2016年,光大集團定點幫扶古丈縣,實施茶產業幫扶項目20多個, 幫助古丈縣發展延伸茶葉產業鏈。

去年,作為光大集團的“大客戶”,北京市民趙成高收到了一份“大禮包”,裡面有古丈紅茶、綠茶和黑茶。趙成高說,自己對茶頗有研究,古丈茶葉名不虛傳。

將古丈茶葉作為集團“大客戶”禮品,在集團主要門店開辟消費扶貧專區,展銷古丈茶葉。古丈茶葉暢銷京城。今年,光大集團已幫助銷售古丈茶葉超700萬元。

光大集團在湖南開展定點幫扶可追溯到2002年。從2002年開始,光大集團定點幫扶新化縣,在該縣設立光大銀行新化支行開展金融扶貧,幫助貧困農戶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難題,目前已累計投放貸款6.77億元。

脫貧攻堅以來,光大集團又對新田縣開展定點幫扶,在新田縣成立新田首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探索“光大銀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支持當地三味辣椒、油茶、紅薯米、肉牛、香豬等扶貧產業發展。

發揮行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包括光大集團在內的8家中央企業,充分利用各自所在的行業優勢,對湖南13個貧困縣(市)開展定點幫扶,幫扶當地貧困群眾脫貧摘帽。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從2010年開始定點幫扶邵陽縣,設立村集體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幫助貧困村發展集體產業,增強“造血”功能。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從2016年定點幫扶保靖縣,投資5833萬余元新建和改造821個基站鐵塔,幫助保靖縣消除“數字鴻溝”。目前,全縣移動互聯網全覆蓋。

從山上做文章,向林下要效益。2012年,通道侗族自治縣迎來了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派駐的幫扶工作隊,在通道發展“連村聯創”林下經濟產業,種植林下經濟藥材2萬多畝,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2010年,中遠海運集團對安化縣和沅陵縣開展定點幫扶。中遠海運集團立足當地資源和集團特點,幫助安化縣建設佔地10畝的“中國黑茶博物館”,助推“安化黑茶”走向世界。在沅陵縣開發的借母溪“農家樂協會+農戶”項目,被列為全國旅游扶貧示范項目。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花垣縣,將扶貧、扶志(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從2002年開始,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利用公司品牌優勢,對鳳凰縣和瀘溪縣開展定點幫扶。在公司旗下遍布全國的易捷店,銷售兩地的扶貧產品。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桂東縣脫貧戶張新桂在家門口搭上了中國中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就業快車”。中國中鐵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多,用工人數多。在定點幫扶桂東縣、汝城縣脫貧攻堅過程中,對當地村民開展挖掘機、裝載機、電焊工、叉車等技能培訓,並推薦到公司項目工地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專家、專業“有力量”,防致貧、斬窮根

——省城名醫為瑤鄉同胞會診,文創產品助力鄉村脫貧

“教書的,既沒有錢,也沒有項目,如何帶領我們脫貧?”2012年,湖南大學對隆回縣開展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工作隊剛到縣裡,就有村民質疑。縣裡陪同的干部連忙打圓場:“大學是學知識的地方,知識就是力量。”

充分運用知識的力量,發展教育斬斷窮根。湖南大學幫扶工作隊通過送教上門、線上培訓等方式,對隆回縣黨政干部、專業技術人才和致富帶頭人開展培訓,開拓視野。在全縣實施智慧校園項目,通過支教、結對、捐資等形式支持當地教育發展。通過聯合授課、靶向培養、精准選送的模式,幫助800余名貧困學生順利就業,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知識的力量在隆回縣慢慢凸顯。隆回縣白水洞村種茶歷史悠久,因加工方式粗放,沒有市場和品牌意識,一直難以見效。駐村幫扶工作隊邀請技術專家指導村民種茶,組織學校的工業設計、市場營銷專業教授開展包裝設計、品牌推廣,打造“虎久霧語”茶產業品牌。原本無人問津的茶葉,經過設計包裝,成為“香餑餑”,經常賣斷貨。

實打實的收益,讓村民開始相信知識的力量。駐村幫扶工作隊趁勢而為,邀請7個國家的110位設計師,組建“花瑤花”文創團隊,圍繞隆回縣灘頭年畫、花瑤挑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聯合創新。開發文創產品200余款,探索出“設計創新、培訓賦能、訂單生產”的文創扶貧模式,衍生多個文創扶貧項目品牌,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推介。隆回縣也因此實現文創產品年銷售額超千萬元。

專家、專業“有力量”,健康扶貧防致貧、斬窮根。江華瑤族自治縣因醫療衛生存在短板,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頻發。

2012年,中南大學定點幫扶江華瑤族自治縣,利用中南大學三大附屬湘雅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幫助江華瑤族自治縣補齊醫療衛生短板。

今年3月份,江華瑤族自治縣貧困戶黃丁娥患急性重度顱腦損傷,需要立即手術。手術難度大,為確保萬無一失,縣醫院立即開通遠程智慧問診平台,聯通中南大學附屬湘雅三醫院,請湘雅三醫院的專家、教授遠程會診,指導手術。手術十分成功。

建立遠程智慧問診平台,中南大學幫助江華構建起一套立體化、全方位的“遠程醫療+”健康扶貧體系。開發了“新湘雅移動遠程醫療平台”“江華好醫在線”手機APP,建立遠程心電、影像、會診、教育4個中心以及“數字病區”系統,向上對接中南大學附屬的3個湘雅醫院,向下互聯互通17家鄉鎮衛生院並向有條件的村衛生室延伸,讓遠居深山的瑤鄉同胞也能享受到省城的優質醫療資源。

借助遠程智慧問診平台,中南大學開發“線上+線下”人才醫技知識“課堂”。去年,中南大學通過線上、線下示范帶教等方式,為江華培訓鄉村醫生260人。在中南大學的幫助支持下,近3年,江華瑤族自治縣累計投入資金9500萬元,對全縣17所鄉鎮衛生院、304所村衛生室實施標准化建設,全面消除了村衛生室“空白村”。

窮在深山有人幫。14家中央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出錢出力,帶領湖南20個貧困縣的貧困群眾奮力攻堅奔小康。“北京”來的幫扶隊架起了一座連心橋,中央部委、央企、高校等單位在小康路上與貧困群眾心連心。

14個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的湖南20個貧困縣

財政部定點幫扶平江縣﹔商務部定點幫扶城步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龍山縣、永順縣﹔國家知識產權局定點幫扶桑植縣﹔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定點幫扶新化縣、新田縣和古丈縣﹔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安化縣、沅陵縣﹔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瀘溪縣、鳳凰縣﹔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定點幫扶邵陽縣﹔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桂東縣、汝城縣﹔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花垣縣﹔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定點幫扶保靖縣﹔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通道侗族自治縣﹔中南大學定點幫扶江華瑤族自治縣﹔湖南大學定點幫扶隆回縣。(整理:記者 奉永成)

(責編:羅帥、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