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官”進村十一年 山村巨變譜新篇

李芳森 實習生 李 邵

2020年07月30日08:19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從“廳官”到村官,朱有志以近花甲之年,躬耕山村﹔

從“城市”到鄉野,11年扎根泥土,孕育出山村巨變。

“村民們不會在乎你的級別,他們關注的,是家門前的道路是否順暢﹔他們渴望的,是房屋前的河流是否清澈﹔他們期望的,是何時能夠發家致富。”朱有志與田野的11年交往,隻為將一腔激情奉獻給鄉村。

將科研論文揮洒在紅色熱土,把發展成果送進百姓家中。朱有志在長沙縣開慧村的11年,他懷揣著對農村的深厚情感,拒絕百萬年薪、放下原本的城市生活,耕耘於此,與田野深情對話。

“我是一名農村工作的研究者、一個農民的孩子,是黨把我培養成了廳級干部、二級教授。現在兼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就能更直接、具體、深入地服務鄉村,服務鄉親們。”朱有志以共產黨員的身份,以對黨的忠誠奮斗在服務三農的最前沿。

朱有志在開慧村強韻農庄查看葡萄培育情況。長沙縣委宣傳部供圖

緣起

三無“廳官”進村忙

開慧村,因烈士楊開慧出生於此而得名,在這片傳承著紅色基因的土地上,培育出“不畏艱難、敢為人先、勇於犧牲”的開慧精神。

但開慧村的經濟發展狀況,卻遠不如它的開慧精神名頭響亮。相反的是,11年前的開慧村,是一個遠離城區、交通不便,村民們還未能解決基本溫飽問題的省級貧困村。

變化,始於一位三無“廳官”的進村。

11年前,長沙縣委書記收到一封信:有人想要討個村官做,要求到落后農村村支部任職。但他有個條件,自己不要薪酬、不要一畝地、不要解決一個農村戶口。

那時的朱有志,早已是湖南省社科院院長,從事經濟哲學、農業經濟、區域經濟、社會科學管理等研究工作,已主持過好幾個國家重大課題。

可就是這樣一位學者,主動要求到村部任職,目的就是為了將自己多年來的科研成果深深地扎根於泥土之中。

早在2007年,朱有志就已經主持過《中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研究》的國家重大課題研究,經常深入鄉村的朱有志,便激發起兒時對於鄉村情感的共鳴。

於是當朱有志第一次走進開慧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開慧村這片紅色熱土上發展集體經濟,並且將它發展好!

“要當好第一書記 ,主要就是幫助村民探索一條長久富、共同富的路子。”熱火朝天的農村實踐一旦開展起來,朱有志渾身都充滿了干勁,勁頭甚至要比那時做科研更足。

“我們這代人長在黨旗下,還是有時代情節的,就是想為黨多做點實事。”這是朱有志來這裡的初衷,也是他在此堅守十一年的目的。

陳擁軍正在制作根雕。李芳森 攝

扶貧

第一書記奔波忙

從開慧鎮進村,行車40余分鐘,才到達目的地。還未進門,便被溢出的幾縷木香吸引。“噔!噔!噔!”斧起鑿落間,美麗在陳擁軍的手中綻放。

環顧四周,不過是一間臨時搭建出來的一個鐵皮棚子,連毛坯房都算不上。而正是在這陋室之中,擺放著琳琅滿目的根雕。

幾年之前,陳擁軍只是在一家小廠打工,由於聾啞不便與人交流,流水線上的工作,隻能讓陳擁軍依賴微薄的工資過活。如今房子新裝修,每天還能在家做著自己喜歡的手藝活兒。

陳擁軍如今的生活,可以說完全得益於朱有志的“幾入家門”。

“一個月總要到家來五六次,經常還會通過微信交流。”陳擁軍的堂哥陳宗介紹,在得知陳擁軍的根雕手藝后,朱有志便一直鼓勵陳擁軍返鄉創業,從根雕的制作到根雕的產品銷售,朱有志全方位對其進行指導幫助。

而被朱有志幫扶的,遠不止陳擁軍一個。

2017年,貧困戶建房補助政策實施,貧困戶迎來改善居住環境的好時機。此時的朱有志,已做足了准備,力爭將貧困戶們的住房問題落實到位。

但實施起來卻遇到了瓶頸:房子建成后才能有補貼。這就意味著村裡的貧困戶不能立即享受到政策福利,並且難以承擔建房時高額的成本。

如何破題?朱有志想出了個好辦法——“兩緩五點”,也就是緩交建房費用和工錢,並在家人、朋友、政府等多方面支持下建房。

說干就干,朱元秀便是“兩緩五點”工作方法實施后,第一個因此受益的貧困戶。

“那時候的朱書記每天都在奔波,查看地基、檢查施工進度······確保他們的新房萬無一失。”開慧村村委委員王禧回憶,朱元秀新房落成那天,拉住朱書記的手都不肯鬆開。

朱有志在華星通航機場查看運營情況。李芳森 攝

致富

“老學究”思索忙

三伏天裡,在將近40度的高溫下,我們來到了華星通航開慧通用機場。剛到安檢處,便能聽到飛機螺旋槳發出的巨大響聲。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華星通航機場的飛行員正在試飛當中,隨著飛機地緩緩上升,湖南華星通用航空公司總經理易米華講述著機場背后的故事。

“機場其實去年就拿到了許可証,可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直到第二個季度才正式開始使用。”易米華說,其實機場能夠這麼順利地投入使用,還得感謝朱書記在背后的幫助。

易米華還說,“在建設機場最困難的那段時間,是朱書記帶著我到縣委縣政府匯報工作,也是他帶著我去省紅十字會洽談醫療救護合作事宜,同樣也是朱書記帶著我到銀行爭取貸款,最感謝朱書記的,還是他湊了30萬拿給我們公司,解決燃眉之急。”

朱有志看中的,正是機場對於開慧村的意義:華星通航機場正式投入使用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佔地面積,直接成為湖南省樞紐機場、第二機場,可提供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城市消防、空中快運等服務,將為開慧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農村的發展難題要有歷史的耐心。”這是朱有志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大力支持機場發展的背后,更是綜合考慮開慧村產業結構后做出的決定。

開慧村遠離城郊,缺少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朱有志來到開慧村后,將自己所有的理論全部投身於實踐當中,成為村民們的“智庫”。

機場,便是朱有志促進開慧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一步。機場的投入使用,能夠給開慧村帶來就業崗位和人流量,而這兩個,正是開慧村發展村集體經濟所需要的。

如今的“美麗鄉村”開慧村。長沙縣委宣傳部供圖

暢想

“開慧村民”規劃忙

“戶戶鋪水泥路,組組有路燈。”這是朱有志在來到開慧村后給自己定下的目標。這個離城區55公裡外的小山村,在朱有志來到這裡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4年,大學生村官粟峰來到了開慧村,那時的他對這個村庄並不熟悉。

進村的第一天,朱有志就帶著粟峰一起走遍了村裡所有的主干道,並向他展開了自己的規劃藍圖:“這裡將被建設為一條大道,可供村民們出行,那邊將會建設一個新農庄,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路通了,經濟也就自然活了。自朱有志扎根開慧村以來,一直在想如何將“三農”理論運用於實踐當中,開慧公路是他發展集體經濟重要的一環。

“朱書記為了節省費用,往返多地進行比價,在岳陽光購買瀝青就節省了90多萬呢!”開慧村援村干部常佳如說。開慧公路項目正式啟動后,朱有志用腳步丈量道路,凡事親力親為,絕不抱怨半句。

項目從啟動到竣工,不到一年時間,一條連接11個村組的“致富路”便鋪在村民的腳下。

道路修通催生經濟發展,河流治理孕育美麗鄉村。曾經的治理難點——全程5.1公裡的山田源河流,如今開始滋潤起開慧村民們的生活。

11年來,開慧村從貧困村蝶變為“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之一,開發了有機蔬菜、優質水果、優質水稻基地共3600畝,修建的公路、柏油路超過50公裡,涌現百畝以上的種糧大戶5個,村裡的體育場館和健身娛樂設施更是煥然一新。

目前,村裡有數百名村民在村辦企業上班,全村人均年純收入超8000元,30%的村民都已開上了小車或在城裡購置了新房。

今年7月,關於朱有志同志的座談會再度使得粟峰回到了開慧鎮,眼看著從前的規劃步步變為現實,寬敞的柏油路兩邊,是一棟棟排列整齊的小樓房。

“江山如此多嬌,農村的土地如此廣袤。”朱有志豪情高歌,他將自己11年的熱情在這裡肆意揮洒。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