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調查丨大型宴會成餐飲浪費“重災區” 主食和蔬菜浪費率近90%

2020年08月18日08:36  來源:紅網
 

  曾經有個很火的段子:“等我有錢了,豆漿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這也許是個笑話。但是,如果你每天到飯店轉轉,會發現許多餐桌都有剩飯菜。

  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永遠是社會熱點。如今,有能力吃好的人越來越多,隨便剩的現象也愈演愈烈。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8月15日至16日,紅網時刻記者探訪了長沙城區多個餐飲企業,聚焦“舌尖上的浪費”問題。

未標題-5.jpg

宴會結束后,桌上還剩有大量菜品。

  每逢周末,是長沙某知名酒店服務員李阿姨最忙碌的時候,宴會剛剛結束,她麻利地收拾起桌上的剩飯剩菜。大廳裡有20張大圓桌,裝菜的盤子在玻璃轉盤上層層疊疊地堆著。清蒸鱸魚、蘑菇燉雞、烤鴨等“硬菜”都剩下多半,有的菜甚至一口也沒動過。

  李阿姨說,酒店裡浪費最嚴重的就是婚宴和商務宴請,它們大多講究排場和分量,不能讓客人覺得請客的人小氣。“十個人點十幾個菜,根本就吃不完,有一半的菜是剩下的。”

  據記者觀察,現場的食物浪費率高達50%,主食和蔬菜的浪費率更是接近90%,像魚蝦等價格較高的食物浪費率也有30%。據工作人員介紹,像這樣一場宴會結束之后,需要十幾個人一起收拾半個小時才能把剩余的食物和餐具收拾好。而每次一天下來,倒掉的食物足以裝滿十幾個大泔水桶。“客人不打包,我們就隻能倒掉,很浪費。”李阿姨搖搖頭說。

未標題-6.jpg

沒有吃完的剩菜,工作人員隻能倒進泔水桶。

  除了酒店,如今在各大商場裡的自助餐飲也是近年來比較受歡迎的餐飲消費模式。8月16日中午,記者來到長沙市岳麓區大學城內的一家自助餐廳。該餐廳位於一家大型商場的負一樓,在此區域內屬於熱門餐廳,中午11點半多,用餐人數已經佔了大半。餐廳取食區域分為“涼菜區”“甜品區”“生鮮區”等,供顧客自由選擇食材,每一桌都有服務人員中途不時地回收空余餐碟。

  記者看到,其中一桌客人吃完離開時,桌上仍然剩下了11個碟子和一隻湯鍋。碟內留有烤熟的整隻基圍蝦、生蚝、鹵雞爪,還有剩下一半的涼菜,這些食物都被收拾桌面的員工全部倒進了垃圾箱裡。“這還蠻正常的,一般過來用餐的人都會剩菜,很多是完全沒動過的。”服務員邊說邊嘆氣。

  餐廳負責人方林表示,自助餐廳,也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雖然桌子上都標明了,剩余食物超過20%,就要加收20元的自助餐費,但服務員很少真的去稱量。”方林說,對付這種規定,顧客的招數很多,比如將食物倒進火鍋裡攪亂,多拿些盤子分散裝,甚至有人故意將食物扔到地上。

  除了現場走訪的這家餐廳,記者還隨機電話採訪了另外9家自助餐廳,其中8家表示均有不同程度的浪費。“盡管顧客浪費會扣除押金,但幾乎每一桌都會留有沒吃完的食物,倒掉的時候真的很心痛。”

未標題-7.jpg

基本每桌都剩,晚飯和聚餐時尤其嚴重。

  在夜生活盛行的長沙,許多市民下班后,都會叫上幾個朋友,一起喝些啤酒、吃點燒烤,借此放鬆身心。為此,記者來到長沙著名夜市打卡地東瓜山,探訪了幾家餐館。

  晚上8點,一家網紅燒烤店座無虛席,每張桌上都可見提醒節約用餐的標語。記者發現,大多客人面前都擺放著合適的菜量。“在點餐時,我們會根據人數,提醒客人是否需要減少菜品。”服務員說。但記者觀察到,有三位客人點了較多的肉串,全程卻忙於聊天喝酒。等到准備離開時,肉串仍完好未動。

  在另一家夜宵店裡,四位客人剛剛離開的飯桌上,剩下的不只是店裡的菜,還有東瓜山的許多著名小吃:牛肉串、紫蘇桃子、綠豆沙、冰甜酒……夜宵店劉老板也很無奈:“有很多外地的游客慕名而來,什麼網紅小吃都想嘗嘗,有些不符合口味,吃一口就不動了,我們也沒法建議打包帶走。”

  與夜宵店一牆之隔的馬路邊,剛當上小老板的劉毅正忙著擦桌子。這家有6張桌子的餐館是他剛從朋友手中盤下來的,專做家常菜小炒。提起剩飯剩菜,劉毅也一臉苦惱。“基本每桌都剩,晚飯和聚餐時尤其嚴重。”劉毅說,這麼小的一個餐館,每天差不多都能浪費一泔水桶的食物。(郭薇燦 劉璇 肖依諾 鄭周遠 劉藝林)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