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糧食深加工 跨界打造“網紅”產品

2020年08月26日08:43  來源:紅網
 

DSC_8300.jpg

新中意“網紅”產品。攝影 李長宏

常溫是布丁,冷藏是酸奶,冰凍是冰淇淋。一個產品三種吃法,讓湖南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常溫冰淇淋成為“網紅”產品。跨界深加工,充分利用產地原料優勢,成為推動湖南糧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大米是麥芽糖的主要原料,糧食企業涉足糖果生產順理成章。2015年,中國糧食第一股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了位於湖南津市市一家瀕臨破產的民營企業中意糖果,成立湖南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中意”),邁開了湖南糧食行業跨界糖果生產的第一步。今天下午,“洞庭魚米香,湖南好糧油”——高質量發展的湖南糧食產業“媒體三湘行”採訪團來到了這家公司,看他們如何跨界造“網紅”。

“我們收購中意糖果時,產業持續下滑,必須轉型升級,推陳出新才能有出路。”湖南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於是我們從小品類開始進行突破。”

常溫冰淇淋是小品類產品成功突破的標志。他們通過前期市場調研,從友商的一款袋裝飲料產品中得到啟發,於2017年開始研發常溫冰淇淋。據科研人員介紹,因為布丁裡面含有水份,冷凍后會有冰晶感,影響口感﹔調制出冰淇淋固有的細膩潤滑感,需要找到牛奶和油脂合適的配比,而這需要大量的實驗﹔布丁營養豐富,口感柔軟爽滑,卻與傳統冰淇淋制造工藝大相徑庭,在無冰淇淋老化工藝和冷鏈運輸存儲條件下,冷凍后保持細膩鬆軟口感,是常溫冰淇淋必須要突破的難題。經過兩年近千次試驗,常溫冰淇淋終於在2019年下半年面市。上市不久便成“網紅”,2019年常溫冰淇淋在各大電商平台亮相,雖然當年隻賣了100萬元,但2020年3-5月,短短兩個多月銷售額達到1200多萬元。

此外,他們充分利用湖南雜糧開發了“小芝奶酊”牛軋糖,芝麻含量高達40%以上。脆香的口感成為眾多同行仿制的樣本,但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打造了另一款“網紅”產品。

目前該公司銷售的新品超過了60%,創新能力排在全國同行業前列。2016年公司銷售額僅為2000余萬元,到2019年就達到1億元。

跨界讓湖南糧食產業鏈不斷延伸,科技為產業賦予強大動能。如湖南匯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生物技術處粉糖及酶制劑、蛋白粉系列產品﹔湖南精為天、麻陽米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將糙米經過發芽至適當芽長的芽體生產發芽糙米,並開發發芽糙米茶、發芽糙米方便沖調食品、糙米片等產品,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專用食品。城步苗族自治縣華興民族實業有限公司採用玉米澱粉做原料,低成本加工生產純綠色環保、可降解的一次性餐飲具,正在探索利用大米澱粉、秸稈、谷殼等作為生產原料,為減少“白色污染”進行積極嘗試。此外,稻殼循環利用加工成環保碳棒、茶油加工留下的茶粕制成高檔洗護用品、碎米加工的澱粉糖……一大批深加工跨界產品受到市場追捧。延鏈、補鏈、強鏈讓湖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行穩致遠。(記者 馮鈞 童妙)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