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雲龍大道通車,交通秩序整治“立馬安排”!

2020年09月02日20:54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9月2日電 經過快速化改造后,8月28日,長株潭一體化交通融城重要道路——雲龍大道(洞株路株洲段)正式通車。為深化推進湖南省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株洲雲龍交警大隊嚴格按照株洲市文明城市建設交通秩序整治誓師大會工作要求,於28日開始在雲龍大道開展為期40天的城市交通秩序聯合整治行動。

聯合整治行動開展的第一個周末,株洲雲龍交警大隊全體民警輔警犧牲休息時間,採取定點執勤與流動巡邏相結合的勤務模式,晝夜巡檢,查獲酒駕3起,醉駕1起,暫扣摩托車26台,未戴頭盔56起,查扣非法改裝10870重型貨運車5台,違停整治3起,交通維護3起。

這是雲龍示范區全力整治交通問題頑瘴痼疾的一個縮影。2019年12月以來,雲龍示范區堅決貫徹落實省市關於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的系列部署要求,迅速成立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領導小組,從公安交警、住建、應急等多部門抽調專人組成專班,集中辦公,全力整治各類交通問題頑瘴痼疾,狠抓隱患治理、亂象整治、責任落實,基本實現了“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的總體目標。

多措並舉 “多維度”宣傳造勢

為助力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提升群眾對整治行動的知曉率和文明安全意識,確保行動持續順利開展,該區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開展宣傳活動。目前,株洲雲龍交警大隊已完成省級媒體報道1篇,市級媒體4篇,市級報紙、雜志5篇、微博218次、微信64次、網站報道33次,橫幅168條、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6000余次,發放宣傳冊9500余份,進校、進企業、進社區宣講63次、宣傳挂圖320余張。

8月24日,株洲雲龍交警大隊走進三沖社區開展“一盔一帶”進社區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宣講員向社區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講述身邊的事故案例、發放宣傳材料,重點講解發生交通事故時系安全帶與不系安全帶、戴頭盔與不戴頭盔所帶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后果,並通過社區居民群發送交通提示信息,推進交通陋習警示教育,加強宣傳引導,把交通安全知識傳遞給社區每一位市民,切實增強交通安全防范意識,樹立“安全帶就是生命帶、頭盔就是安全盾牌”的理念。

此前,雲龍示范區交警部門深入轄區龍頭鎮街道辦事處、雲田鎮、龍興社區、安順駕校開展交通問題頑瘴固疾整治行動宣傳,城管局協調相關企業單位,利用轄區巨型電子廣告屏在人流、車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開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宣傳標語滾動播放。各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單位隨處可見關於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的橫幅、展板、櫥窗、電子顯示屏等。

雲龍開發區交警、交通(住建局)、應急等部門還建立多個重點單位車輛管理微信群、駕校安全宣傳微信群、幼兒園校車安全微信群,定期向以上微信群推送交通安全宣傳信息,及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的相關政策、法規。

重拳出擊 多部門開展聯合整治

超限超載是最常見、最頑固的交通違法行為之一,因此被此次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專項整治行動列為重中之重。

今年上半年,該區以日常道路巡查和夜間突擊檢查為手段,由區住建局牽頭,聯合交警、城管、路政等部門開展聯合治超整治15次﹔共檢查車輛350台次,查處大型貨車超載101起,其中查獲“百噸王”9起。

“等著天黑,我才開車出來,特意選在你們吃飯的時間,多拉了一點貨。”今年3月,一輛渝A牌貨車被民警攔下時,駕駛員還一臉懵懂。

事發當天早上7點開始,民警在轄區採取巡查和蹲點守候的方式巡邏。在晚上6點半巡邏至省道104時,發現這輛貨車緩慢駛來,車胎明顯下沉,行動吃力,民警立即要求該車靠邊接受檢查。據核查,該車荷載32噸,實載重量為101.23噸,超載超過316%。民警當即要求貨車進行卸載,並對駕駛員進行教育、實施駕駛証記6分、罰款1000元的處罰。

截至8月31日,該區查處各類交通違規5165起。其中,開展工程運輸車、公交車、出租車“野蠻駕駛”聯合專項整治行動8次,查處工程運輸車違法15起,公交車違法9起,出租車違法37起。其他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違法查處有“兩客一危”車輛疲勞駕駛1起,“兩客一危”車輛其他違法182起,非法改拼裝、報廢車上路行駛176起,校車動態監管推送違法查處3起,酒駕49起,醉駕23起,毒駕0起,按要求注銷3台超過三年年檢的變型拖拉機,注銷逾期未報廢拖拉機2台,累計完成變型拖拉機庫存減少36%,對變型拖拉機逾期未檢驗,未報廢等問題整改率達到100%。

全面排查 消除道路風險隱患

主動排查,防患於未然。以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行動為契機,該區對轄區道路交通設施及重點路段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今年以來該區住建局、交警等部門聯合鄉鎮、街道對轄區重點路段、道路設施開展隱患排查13次,全面排查轄區安全隱患,努力創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風險路段市裡要求整改12處,我們經過全面摸排,發現風險路段76處,目前已經全部整改到位。另外,農村重點危險路段走沙橋9月中旬將正式動工拆除重建,目前正在進行施工前最后的准備工作。”該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走沙橋是一座連接雲龍示范區大豐社區和石峰區田心社區的中型橋,去年,經鑒定為四類危橋,需拆除重建。雲龍示范區投入650萬元迅速啟動相關工作,按要求對走沙橋做好“四限”措施,同時,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施工方案設計、工程報建等工作持續推進,8月份已經完成項目招標。預計經過半年施工,一座長66米、寬10米的新走沙橋將助力老百姓安心出行。

疏堵結合 破解“馬路市場”頑疾

8月26日是雲龍示范區龍頭鋪街道傳統趕集的日子。在龍頭鋪興隆農貿市場裡,人來人往,各個攤位井然有序、衛生整潔,鮮肉、果蔬、干貨等各種貨物品種豐富,一派繁榮景象。

“現在的農貿市場安全又整潔,讓人安心。”家住附近的居民劉春梅透露,之前興隆社區的“馬路市場”,早上上班高峰期,果蔬小販們沿著人行道擺攤,密密麻麻綿延數百米,時常造成交通堵塞。

“馬路市場”在滿足部分居民就近解決“柴米油鹽”需要的同時,也造成秩序混亂、佔綠毀綠等現象,與美麗鄉村建設格格不入,依法引導規范經營、取締“馬路市場”是必然趨勢。

在廣泛宣傳教育的基礎上,該區用政府以獎代補形式,以社區為主體單位,規范建設一批農貿市場和暫時轉移點,有序地引導流動攤販入場入市經營。對於所有引導入市的流動攤販,社區給予降低收費標准方式予以扶持,平均攤位費下調5元左右。

該區原來有龍頭鋪街道興隆山、雞嘴山,雲田鎮五星、馬鞍山等4個馬路市場。通過集中整治、疏堵結合,目前龍頭鋪雞嘴山馬路市場已取締,龍頭鋪興隆山、雲田鎮馬鞍山馬路市場已搬遷入市,逐步規范經營,雲田鎮五星馬路市場已搬遷至安全地段。全區馬路市場整治工作於2020年7月10日完成區級驗收及上報,並經市馬路市場整治辦驗收合格。

9月,株洲市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工作將進入鞏固提升階段。雲龍示范區將進一步強化交通違法打擊,強化交通安全宣傳,強化長效機制建立,縱深推進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為市民營造安全、有序、暢通的交通出行環境,為國慶71周年獻禮。(羅春嬌 何勇)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