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桂東縣漚江鎮青竹村環境宜人。村裡有50家民宿,每年7、8月份家家客滿,前來避暑的游客絡繹不絕。記者 傅聰 攝
距桂東縣城12公裡,海拔1200米,青竹村在高處。
每年七八月暑天,溫度不超過29攝氏度,用不著吹空調,游客慕名而至。青竹村避暑民宿由此火了,一房難求。
9月初的中午,山風涼背,剛剛經過今年避暑度假高峰的青竹村,顯得寧靜。村道旁的桃林民宿小院,牆根一溜小花綻放。
“劉老師,您來了!老婆,快炒菜。”桃林民宿男主人羅森全熱情迎客,趕緊招呼愛人熊桂容准備飯菜。劉老師從廣東來這裡寫生,愛吃熊桂容做的菜,是他家的常客。
記者問熊桂容:“客人怎麼就愛吃你做的菜?”她笑吟吟的,一旁的村主任李輝勇指著牆上說:“這話不假,你看看客人送的錦旗。”錦旗上“天然美味,賓至如歸”8個字赫然入目,這是廣東、江西的10多位客人住得滿意、吃得開心,特別贈送的。
熊桂容待客如親,郴州市婦聯還給她挂了“巾幗致富”牌匾。“全村就她一個人呢。”羅森全為愛人感到自豪。避暑來客高峰期,羅森全負責客房搞衛生、套被子和招呼客人,熊桂容專責廚事。住在縣城的兒子兒媳也回來幫忙,才周轉得開。
兩夫妻3年前改造自家樓房開民宿,接待七八月避暑客人。說起兩個月的收入,熊桂容不掩飾:2018年4萬多元,2019年6萬多元,今年7萬多元,一路看漲。羅森全笑著說:“才10間客房,兩個月內每天爆滿。”
“明年訂房要趁早。”羅森全說,前兩天,有長沙客人早早預訂了明年7月的4間房,到時來避暑住40天。羅森全夫妻同心:再賺點錢就增建房間,說要圓上“致富夢”。
別過羅森全家,記者順著村主干道走去,村裡民宿“十步一店”,看名字有“瀾溪”“田園”“雲霧”“青竹”“青雲”“俊熙”“桃花飄香”……李輝勇告訴記者,全村287戶,這幾年在村裡引導下,村民紛紛改造、新建樓房開民宿,從最初的6家到現在50家,都像桃林民宿這般“居家經營、夫妻掌櫃”。
村民龔建雄的“建雄山庄”,還有“老龔變老公”的故事。
老龔今年51歲,以前是個“老單身漢”。今年春節剛過,他將48歲的陳明珠娶進了門。說起這事,陳明珠心裡很甜蜜:“去年,我托介紹人傳話他‘把房子建到兩層開民宿,我就嫁給他’。”沒想到,龔建雄立即行動,“大手筆”投入,很快就把原來的一層老房改建成兩層。“以前我叫他‘老龔’,現在真成我老公了。”陳明珠看著忙於倒茶遞水的老龔,眼波流轉。
陳明珠進門后,夫妻倆起早貪黑設計、裝修民宿,一擔擔往樓上挑沙土,一起進城辦好各種証件。今年7月6日,“建雄山庄”開業迎客,50多天裡,7間客房每天滿滿的,最多時住進17人。陳明珠快言快語地對記者算起賬:到8月30日最后一批客人離開,賺了4萬多元,喂的100多隻雞被客人吃光、買光,自家種的黃桃也賣了1000多公斤。“生意是蠻好,就是房間太少。”她又轉過話頭說,跟老龔一起經營民宿,兩人買菜、搞衛生、喂雞,做什麼事都在一起,很知足。
李輝勇掰起指頭數:今年七八月,全村民宿收入600多萬元,超過20萬元的有5家。“每天住村游客至少在1200人次以上,比全村人口還多。村裡1800畝黃桃一半被客人買走,扶貧工作隊發給村民雞苗喂大的2萬隻雞也被買空。”他說,一些村民在陸續改造房屋,明年民宿將達到80家以上。這不,村道旁,村民黃新堯夫妻新蓋的2層小樓已落成,要搶明年避暑檔期。
記者碰上從郴州趕來度周末的唐建平,今年8月,他一家在這裡住了一周,“來了就不想走,避暑游客多,大家還代表各自入住的民宿,聚在文化廣場上賽歌,村子裡就像一個小縣城。”
雖在高處,已不苦寒。青竹村煥發幸福的味道。 (記者 譚登 顏石敦 通訊員 陳志杰 郭建東)
■記者手記
一出一進,雲泥之別
聽青竹村的故事,關於一個村庄究竟走什麼道路,朝向什麼方向,這裡與貧窮的斗爭足以扣人心弦。
同樣是“靠山吃山”,一出一進,一舊一新,有雲泥之別。
曾經,山高水寒,地薄難收,種水稻畝產不足250公斤,吃飯都成問題。村民砍木頭販出山,伐木燒炭十指黑。背起行囊出山,務工謀生,一個祖塋鄉井之地被逃離了多年。
現在,修路進山,接進網絡,與山外的繁華不再阻隔。昔日“窮山窩”種上黃桃,3月看桃花,7月賣新桃。游客進了山,民宿遍地開門,一個脫貧奔小康的世界從此洞開。
此后,這裡茂林修竹之間,人們放下斧頭,暑期奉茶忙留客,閑時除草施肥黃桃林,坡上種藥,上山護林,景美而富足。
找對發展路子,舊式“靠山吃山”換成新型“綠水青山”,“金山銀山”進得了山,且長久。(譚登 顏石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