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東農商行:重背挎包,回歸田野之路

李芳森 實習生 李 邵

2020年09月14日09:53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誰家有了閑錢,誰家缺了資金,誰家又欠了“飢荒”······一盞熱茶,幾句攀談之后,不過半天時間,村裡的情況便了然於心。

上世紀50年代,田地裡、村門口,村民們總是會瞧見一個人提著個挎包,包裡常見一本花名冊,再加個小算盤,挨家挨戶收取存款,待到日落西山,月上小樓,便背著款項收據,滿載而歸。

這便是農村商業銀行的前身農村信用社:一位信貸員的工作日常。

在那時候,人們都親切地稱呼農村信用社為“挎包銀行”。70年過去,農村信用社早已更名農村商業銀行,挎包也不復存在,小收據變成電子存單,信貸員也不用上門收取存款。

如今,衡東農商行繼續傳承“挎包精神”,回歸田野之路。這一次,他們繼續反哺鄉民,支持衡東產業發展,重振鄉村希望。

自2016年衡東農商銀行改制成立以來,全行堅持“立足縣域、服務三農、服務實體”的經營宗旨,累計發放各類貸款290億元,發放了全縣70%以上的中小微企業貸款、80%以上的住房按揭貸款、95%以上的農戶貸款和99%的精准扶貧貸款,充分發揮了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金融精准扶貧的主力軍作用。

扶持

成為企業成長后備力量

“剛開始只是向農商行借了幾千塊錢,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每當資金周轉遇到困難,總是第一個想到農商行。”家住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霞流鎮的龍金平,是衡金優質農產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30年間,他早就與農商結下了不解之緣。

而這個緣分,最早得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

那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各類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當中。大環境的熱火朝天,讓龍金平立即想到,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家鄉的農產品運到外地,是不是另有一番出路。

說干就干,龍金平每天將周圍老鄉的雞蛋、鴨蛋等農產品,熱乎乎地收購下來,一路趕往廣東販賣,一趟下來便是6、7塊錢。在當時,這已經是平常人半個多月的工資。

很快,龍金平就嘗到了甜頭,在那個物資稀缺的年代,稍微擴大一點農產品售賣的規模,一趟便能賺好幾百塊錢。

“但是這樣幾年下來,我已經跑不動了,就想著能在家鄉發展一點產業。”龍金平回憶,1997年,他向衡東農商行申請了商業貸款,創辦了衡金優質農產品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是一家以生產咸蛋黃為主要產品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現如今,公司早已成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南省“民營企業100強優秀企業”。而這幾十年來,陪伴著企業的壯大,背后是衡東農商行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幫扶。

讓利

助力個人產業恢復生產

金秋時節,隨著餐桌上美食的一道道增加,氣溫卻始終不見得有所下降。相反,太陽還毒辣得很。

而在這高溫之下,衡東縣湘泰禽畜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劉奇湘,不得不花更多的心思放在他的豬場上面:加強生物防控、驅虫、進行物理降溫······對於他來說,他早已習慣每天這樣的工作。

目前,劉奇湘的豬場裡共有778頭母豬,預計到年底,豬場營利將達700萬左右。

而營利之外,其實是豬場的九死一生。劉奇湘的母豬在兩年的時間內,連續遭受兩次疫情打擊。

“農商行提供給我們養殖業的幫助,讓我對豬場的迅速恢復也有了更多信心。”去年4月非洲豬瘟期間,劉奇湘的豬場損失近半,衡東農商行一行來到這裡調研時,就與劉奇湘商量豬場如何迅速復工。

在得到農商行的貸款支持后,劉奇湘立即購買藥品、設施設備等,加強豬場的生物防控,母豬的數量立馬穩定下來,並開始重新培養后備母豬。

而在今年疫情期間,面對飼料、疫苗、獸藥和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農商更是直接將劉奇湘的貸款下調,緩解他的資金壓力。

“如果沒有農商行的幫助,在連續兩次疫情的沖擊下,豬場真的很難生存下來。”劉奇湘說,從非洲豬瘟到今年的新冠肺炎,衡東農商行連續3次降息,為劉奇湘提供資金周轉期,幫助豬場迅速恢復到穩定狀態。

面對疫情沖擊,衡東農商行確保全縣商戶服務面達到70%以上,各項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7.48億元,為復工復產困難企業減免利息共計2560萬元。

“站在衡東,立足衡東,服務衡東。”衡東農商行董事長李來華上任以來,從2017年“春耕生產大調查”,到2018年的“農戶需求大走訪”,再到2019年5月“客戶需求大走訪”和7月持續至今的“黨建共創、金融普惠”行動,立足衡東縣域發展特點,為衡東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為鄉村振興提供農商力量。

(責編:李淑靜、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