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變廢為寶 發展循環經濟

何萌 實習生 崔雅泓

2020年09月27日08:05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到廢舊電池,大到建筑垃圾,從日常生活中“退休”的廢棄資源,變廢為寶,紛紛走上了“再就業”的循環經濟之路。

在湖南,循環經濟發展勢頭正盛。

“十三五”以來,湖南省出台多項循環經濟政策,開展了專題調研和課題研究,不僅探索發掘了“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長沙(瀏陽、寧鄉)再制造”等典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還啟動了一批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建設。經過不斷嘗試和探索,湖南省循環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循環經濟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湖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周震虹表示,“按照生態文明的總體部署,我們將從政策引導為抓手,以園區發展為重點,研究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促進資源節約利用,提倡減量化,全方位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廠沼氣發電機組。易志剛供圖

一碗剩菜的三種“寶藏”

下午時分,在長沙最繁華的五一廣場,各家餐館服務員忙著收拾餐桌剩菜之際,一輛輛餐廚垃圾收運車便穿梭在鬧市中,從每個餐館將當日產生的餐廚垃圾回收。

在炊煙小炒黃牛肉店,兩名收運人員將店內的餐廚垃圾回收桶一一運出,倒入專用收集車中,並運往湖南聯合餐廚垃圾處理公司的處理中心,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全長沙的餐廚垃圾,都將統一回收到處理中心,並經過專用設備進行組合分揀、破碎制漿、高溫蒸煮、固液分離等過程,將餐廚垃圾中的廢油、廢水和廢渣進行分離。

其中,廢水通過高溫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用於發電,沼液和沼渣作為優質有機肥,用於長沙周邊農林施肥﹔廢渣則通過昆虫養殖制成高蛋白飼料原料﹔廢油脂則通過加工制成工業級混合油(生物柴油半成品)出口歐洲。

“我們從收集、處理到銷售都有台賬記錄可溯源,不僅避免了環境污染,以及黑心商販提煉潲水油的可能,還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湖南聯合餐廚垃圾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志剛介紹。

據悉,長沙是國內最早建成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項目的城市之一。2017年,長沙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餐廚垃圾收運處理全覆蓋的城市,遵循“政府主導、法制管理、市場運作”的思路和“行政監管+經濟調節+技術監控”的管理理念,實現了市區覆蓋率100%,大型門店收集處理率100%,目前,長沙餐廚廢棄物日處理量已達到1200噸。

不僅是長沙,在“十二五”期間,湖南省衡陽、婁底、株洲先后獲批國家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目前衡陽、長沙已通過國家終期驗收。先行先試的“長沙模式”獲得了國家認可,並作為先進經驗介紹推廣。

湖南巨強科技有限公司為全國最大玻璃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巨強科技供圖

一片碎玻璃的“再就業”

餐廚垃圾可以變廢為寶,在這家“神奇”的工廠,“破鏡”也可以“重圓”。

一片小小的碎玻璃,自然降解時間高達4000年。在以前的生產生活中,大部分廢碎玻璃隻能填埋處理,給生態環境造成沉重負擔。

其實,廢碎玻璃並非毫無用處,在目前的國內外玻璃生產工藝中,原材料中可加入30%的廢碎玻璃。玻璃廠產生的廢玻璃大部分派上用場,而居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產生的廢玻璃卻難以回收利用,基本當作垃圾填埋。

如何將廢碎玻璃摻入率提高,讓所有廢碎玻璃都派上用場?湖南巨強再生資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林表示,“我們從2012年起一直研究廢碎玻璃回收循環利用的再生節能技術,將生產原材料廢碎玻璃摻入率從30%逐步增加至90%,實現了一系列技術攻關。”

現在,大量的廢碎玻璃終於實現“再就業”,通過技術處理,成為再生節能玻璃、光伏玻璃的原材料。

“不論是空酒瓶,還是汽車擋風玻璃,我們都能處理。我們利用玻璃分揀技術,去除外購、回收玻璃中的雜質,再採用馬蹄焰熔窯對其進行熔化、分解,進而再造、成型。”鄒林介紹,再生節能玻璃可廣泛用於玻璃深加工、建筑、光伏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室內裝飾等。

不僅是廢碎玻璃,在許多企業的技術創新下,垃圾堆中“混跡已久”的廢舊電池、廢金屬、廢棄電器等都有了“挖掘潛力”,實現“再就業”。

目前,湖南省再生資源產業總產值已超過2000億元,資源回收量近2000萬噸,從業人員近30萬人,再生資源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目前,湖南已形成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的再生資源產業圈,涌現出了一批如湖南金龍國際再生銅業、湖南萬容科技、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湖南綠色再生資源等為代表的循環經濟龍頭企業。

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廠全景圖(鳥瞰圖)。易志剛供圖

一塊廢舊塑料的產業鏈條

在汨羅,有一個變廢為寶的產業,不僅是有色金屬、廢舊塑料,還是共享單車、廢舊電器,都能“重獲新生”,這就是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

在園區,一堆廢舊塑料中分選出來的塑料塊,經過機器破碎、清洗、熔化、擠壓、冷卻等流程,最終成為米粒大小的塑料顆粒,未來可以直接被加工成塑料成品。

目前,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已建成全國最大的再生塑料加工市場,全國第二的銅箔生產基地和中南地區最大的共享單車拆解基地。園區內的202家企業,都在為循環經濟的發展不斷助力。

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航拍圖。受訪者供圖

依靠汨羅再生資源回收集散市場優勢,園區建立了從再生資源回收、粗加工向中高端產品轉變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再生資源收購網點達5000多個,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年回收量350多萬噸,再生銅、鋁、鉛、塑料、不鏽鋼、碳素等年加工量240多萬噸,成為全國影響較大的原材料產品生產基地,是紐約期貨市場銅價的監測點、全國再生塑料價格的監測點。

此外,湖南省還推動了一批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目前,已有近60家園區不同程度的實施了循環化改造,形成了鬆木鹽鹵化工、岳陽石油化工、水口山有色金屬、安化黑茶、雙峰農機制造等各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近年來,湖南省主要以試點推廣為途徑,加快推進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在統籌規劃、資金爭取、項目推進等方面進展迅速。但由於湖南省內資源稟賦先天不足,能源利用效率總體偏低,隨著資源能源環境約束趨緊,發展循環經濟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經過多年努力,循環經濟相關法規正在不斷完善。”湖南省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處長譚懷生認為,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綠色發展的源頭,在於垃圾分類,倘若能把節約資源、減少浪費、回收廢棄物變成公民的自發行動,不僅有利於環境,對加快推進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來說也是“錦上添花”。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