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0月14日電 “五天之內,所有生豬必須全部出欄並拆除欄舍。”近日,有群眾反映瀏陽棖沖鎮佳和村東沖片河道發現有污水排入,並伴有臭味。棖沖鎮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辦、畜牧站、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立即前往查處。
東沖片區為較大的集中養殖區,有十余家畜禽養殖場,鎮村工作人員一家一家進行排查,最終發現王某、余某在其養殖場埋暗管偷排養殖糞水,在沒有經過任何環保設施處理的情況下,趁下雨直排入瀏陽河。工作人員當場作出處理,責令兩人限期將生豬出欄,並拆除欄舍。
棖沖鎮是生豬養殖大鎮,現有存欄生豬57000余頭。據了解,雖然全鎮各養殖場均按要求修建了沼氣池、沉澱池、干糞池等處理設施,但仍有養殖戶抱著僥幸心理,趁著下雨天偷排。此次王某、余某的偷排行為之所以被快速查處和定位,得益於群眾的及時舉報和棖沖鎮畜牧站站長陳海宴制作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登記台賬》。
陳海宴介紹,《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登記台賬》要求養殖場詳細記錄家畜禽糞污的數量、處理時間及去向,畜牧站每周對養殖場及台賬進行隨機抽查。截至目前,全鎮400多家畜禽養殖場已進行了台賬登記。
在此次排查過程中,工作人員還對其它養殖場開展了水環境治理、養殖污染治理、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政策宣講,進一步明確了養殖場的主體責任,提高了養殖場防治污染的自覺性。
“為了徹底清除污染源,全鎮還將繼續開展常態化聯合檢查,加大對雨天偷排、埋設暗管等行為的巡查和處置力度,進一步規范養殖業污染物排放,還綠於山、還清於水、還美於民。”棖沖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謝湘河 敖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