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三口人,今年能拿到780元的分紅,再加上我在合作社做事,一年也有差不多一萬元的工資,錢一分不少,按時發放,我們村合作社搞得真好。”益陽市資陽區新橋河鎮車前巷村貧困戶龔國奇看到村民服務中心張貼出來的產業扶貧分紅公示榜后高興地跟入村監督員肖陽說。
今年以來,資陽區紀委監委從全區范圍內的軟弱渙散、信訪問題多、扶貧項目多的村中選出30個監督重點村,委派30名干部對這些村進行一人一村定點服務,負責對該村的脫貧攻堅工作的聯系、服務和監督,把監督送到“村門口”,強化對村級小微權力監督。
“會計也只是為了給社員們發工資的時候圖個方便,我也以為沒事,沒想到反而犯了錯誤,幸虧肖主任及時提醒,才不至於繼續錯下去。”新橋河鎮車前巷村支書劉立秋跟我們說起了今年年初發生的一個事情。
在一次對產業扶貧資金的常規督查中,肖陽發現村裡辦的資陽區立秋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產業扶貧資金撥入到了私人賬戶。肖陽在向駐村扶貧隊、區扶貧辦、村支兩委班子成員了解了情況后,知道是因為對財經紀律不了解而無意中違反的。好在發現得早,2019年12月31日撥到私人賬號,2020年1月2日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隻有兩天時間。肖陽跟村支兩委干部普及了財經紀律后,合作社立馬進行了整改。下午就將未使用的80萬資金歸還合作社公存款賬戶,並對已使用資金查明資金用途后,及時進行了會計記賬業務處理。這樣項目扶貧資金100萬元均已納入合作社財務賬核算。
“車前巷村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增收、防止返貧的重要抓手,村裡的茶果、蔬菜產業脫貧減貧效果明顯,貧困戶、群眾都贊不絕口,村干部也干勁十足,我想這種積極性值得我們保護。”入村監督員肖陽說。
“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對村級小微權力監督,督查范圍也將從扶貧產業向其他領域拓展,為實現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全面過渡提供堅實紀律保障。”資陽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資陽區紀委監委 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