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春夏秋冬,是甜的還是咸的?

2020年11月02日08:56  來源:紅網
 

近日,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張家界莓茶、黔陽冰糖橙、祁東黃花菜、崀山臍橙、鳳凰雪茶、攸縣香干、華容芥菜、長沙綠茶、沅陵碣灘茶、茶祖三湘紅、洞口雪峰蜜桔、邵陽油茶等12個湖南氣候優勢區生產的“湖南氣候好產品”精彩亮相。

農業生產離不開天氣氣候條件,好氣候才能孕育好產品,為何湖南的氣候能孕育出優質的農產品,記者專訪湖南省氣象專家,揭秘優質農產品的氣候秘密。

春,雨水充沛茶香濃

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農業發達的地區多分布在降水適中的熱帶、溫帶平原地區。我國的種植業區也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湖南處在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為1200-1800小時﹔雨水充沛,年降水量為1200-1700毫米﹔無霜期長,熱量資源比周邊湖北、重慶、貴州等地豐富得多。

3月份湖南陸續入春,氣溫回升,雨水充沛,給春季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墒情。湖南的春茶馳名中外,與獨特的氣候密不可分。茶葉對溫度要求高,湖南春季日平均氣溫在16℃以上,適宜茶葉生長,又因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不同, 形成了局地小氣候,比如湘西的山地小氣候孕育出的沅陵碣灘茶、張家界霉茶、鳳凰雪茶,又比如湘東的長沙位於北緯28度附近的綠茶黃金產業帶,適宜的氣溫、濕度、光照孕育出上品綠茶。

夏,雨熱同期菜爽口

5月中旬起我省進入長達4個月左右的夏季,具有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雨熱同期,不僅減小了高溫帶來的熱害和干旱發生的概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作物高溫脫水。

在湘南地區,充足的降水量與較高的氣溫滋養出蛋白質與澱粉含量豐富的農產品,如八月黃豆、攸縣香干﹔在湘中,充足豐富的日照時長造就了甜度適中或清新爽口的農產品,如祁東黃花菜。

可以說,局地的小氣候塑造了農產品優良的內在品質,也為我們留下了可口美味的夏天。

秋,晝夜溫差糖分足

9月底前后我省相繼進入秋季,金九銀十,瓜果飄香。晝夜溫差加大,為優質農產品的成熟提供了可貴條件。

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處於最高狀態,產生大量有機物﹔夜晚溫度低,減少了有機物的消耗,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營養物質、糖分的積累,對於許多農產品特別是果蔬類的農產品會有更好的口感。

比如黔陽地處世界柑橘黃金緯度帶附近,有著種植冰糖橙的天然氣候優勢。在橙黃湛藍的秋天,琳琅滿目、香甜可口的農產品紛紛閃亮登場。

冬,天然溫室蔬果豐

到了冬季,大多數作物因環境溫度較低,生長發育減緩,而湖南越冬時期較短,12月中旬開始我省才迎來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溫度也在4-7℃之間。

湖南冬季可供種植利用的品種也較為豐富,如糧食作物的麥類、薯類,油料作物的油菜,經濟作物的豆類、水果和蔬菜等。同時,湖南大部分地區都在北緯25°以南,對於喜溫作物和蔬菜以及亞熱帶水果而言,冬季就像在一個“天然溫室”裡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勢。(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譚詩琪 楊玲)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