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單車和助力車已進駐400多個城市,青桔單車和電單車覆蓋了超過150個城市,美團在今年二季度投入了近30萬輛電單車……一系列數據表明,五顏六色的共享電單車的發展在今年呈現井噴態勢,一場新的“彩虹大戰”正在上演。
長沙正在成為核心“戰場”。從2019年的六七個品牌不到10萬輛共享電單車,短短一年時間,進駐長沙的共享電單車品牌已多達十余個、車輛超過40萬輛,不論是品牌數量還是車輛數量,在全國都首屈一指。
由於騎行便捷,共享電單車成了不少長沙市民中短途出行的首選。11月1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隨之洶涌而來的車輛卻引發了諸多亂象,成為長沙城市管理的一個新痛點,這與早幾年共享單車大搞“車海戰術”佔領市場時所造成的亂象如出一轍。
(11月15日下午,長沙市青少年宮附近,共享電單車停到了斑馬線和機動車道上。記者 潘顯璇 實習生 陳瑜玲 攝)
“新國標”出台,共享電單車迎來“第二春”
2017年10月,享騎電單車進駐長沙,成為長沙首個共享電單車品牌,迅速在長沙打開了市場。隨后,叮當出行、優時智能車、哈啰等品牌的共享電單車也相繼出現在長沙。
不過,投放規模較小的叮當出行、優時智能車並未能形成氣候,2018年上半年陷入了運營困境,慘淡收場。2018年8月,在全國眾多城市都有布局的享騎電單車出現押金難退的情況,公司失聯,不少長沙市民都成為受害者,至今沒要回押金。如此一來,力推免押金騎行的哈啰助力車反倒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在當時“一枝獨秀”。
沉寂了大半年后,2019年年中,共享電單車迎來“第二春”,一些新的共享電單車品牌開始密集進入長沙市場,街頭的共享電單車很快多了起來。
業內人士表示,這場變化的背后,始於電單車行業的一次調整。
2019年4月15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准正式實施。這份堪稱“史上最嚴”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要求,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為25km/h,整車質量(含電池)調整為55kg,電機功率調整為400W,對於新標准實施前在用的既不符合舊標准、也不符合新標准的電動自行車,設置過渡期,發放臨時號牌,未按地方規定領取臨時號牌以及過渡期滿后仍上路通行的,公安機關將嚴格依法處罰。
為適應“新國標”的要求,2018年電動自行車全行業產量大幅下滑,隨后的2019年產量恢復,同比增長6.1%。而在今年,電動自行車產量迅速增加。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電動自行車完成產量1550.1萬輛,同比增長18.7%,7月份更是同比增長49.5%。
一家共享電單車品牌長沙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國標”出台前,企業造車、投放車輛都非常保守,而“新國標”出台后,生產的共享電單車都是符合標准的,企業投放車輛的力度很快就成跑馬圈地之勢了。
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發布的《全國共享電單車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超過200家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而在兩三年前,共享單車企業隻有幾十家。目前,全國已投放共享電單車總量近500萬輛。
“沒有實施總量控制”,長沙消費力強勁
“長沙街頭到處都是共享電單車,用車還車都很方便,省力又便捷,太好用了,可惜杭州隻有共享單車,騎得費力,速度也慢。”今年10月份,從杭州來長沙旅游的李鑫體驗了幾次共享電單車,對此贊不絕口。
雖然目前市場上的共享電單車符合了“新國標”,但並非所有的城市都歡迎共享電單車進駐,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仍未明確允許進入。同時,今年還有杭州、佛山、東莞等不少城市都“亮出紅牌”,清理整治此前已投放運行的共享電單車。
由於政策原因,一些沒有限制的城市,成為了共享電單車品牌跑馬圈地的重點。長沙正是為數不多的政策“不設防”的城市之一,並且是消費力強勁的省會城市。
“長沙市沒有對共享電單車實施總量控制,也沒有出台明確進入門檻以及限制投放的文件,新的品牌進駐長沙,不用辦什麼手續,直接投放就可以了,已有品牌也可以自主增加投放量。”某品牌共享電單車長沙地區代理運營商表示,在其他省會城市,新品牌進駐或者增投都需要提前進行備案登記並獲批才行,否則會被扣車或者清退。
年增30萬輛共享電單車
品牌多達十余個
如此一來,長沙成為各家企業投放的重點城市,從去年開始,曾經遍布長沙街頭的共享單車,迅速被共享電單車取代。
長沙交警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底,長沙市的共享電單車還不足10萬輛,到了2020年4月數量便超過了20萬輛,5月更是激增至30萬輛,到目前為止已多達40萬輛。
同時,記者注意到,2019年底,進駐長沙的共享電單車品牌還隻有哈啰、青桔、美團、小遛出行、小黃鴨出行、喵走出行等六七個,而現在的品牌數量,已經多達10余個。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品牌雖多,但頭部品牌隻有哈啰、青桔、美團3家,這3家企業在長沙投放的共享電單車都超過了10萬輛,其他小品牌的市場佔有率相對較低,多個小品牌隻“蝸居”在長沙縣、望城區等地發展,避免與大品牌在核心城區正面火拼。
今年10月,《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發布,這是全國首份共享電單車行業大數據報告,以長沙、昆明、銀川三座城市的出行大數據為藍本編制而成,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長沙在共享電單車領域的重要地位。
11月14日中午,長沙萬家麗廣場地鐵口,附近的機動車道和公交車專用道被共享電單車“佔領”。記者 潘顯璇 攝
亂象
亂停亂放嚴重,交通安全隱患不小
隨騎隨走、省力便捷、不怕堵車……不得不說,在長沙,共享電單車已成為眾多市民中短途出行的首選,並且受歡迎程度遠高於共享單車。
不過,隨著大量共享電單車涌入到長沙街頭,記者走訪發現,共享電單車無序停放十分普遍,“霸佔”了人行道、盲道、非機動車道、停車位的情況屢見不鮮,甚至一些橋梁上、隧道裡還會出現被市民隨意停放的共享電單車,給市民的安全出行帶來了不小的隱患。實際上,早幾年前共享單車大搞“車海戰術”佔領市場時,出現的類似情況就已飽受詬病,如今這一亂象再次重現。
“如何快速清理亂停的共享電單車,是我日常工作中壓力最大的事。”長沙市開福區新河街道華夏路社區城管專干賀超表示,一旦有市民投訴道路堵塞,他們就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對停放點的車輛進行清理,以疏通道路,並完成相應的數字化案卷,一旦無法完成,社區就會被扣分。
鏡頭 1 11月14日中午,三湘都市報記者在長沙市芙蓉區的萬家麗地鐵口3號出口看到,此處停放的共享電單車有近百輛,不僅人行道上劃出的停車位被停得滿滿當當,這一區域附近的機動車道和公交車專用道也悉數被共享電單車“佔領”。一名公交車司機表示,每次公交車在這裡停靠上下客時,他都要格外小心。
鏡頭 2 11月15日下午,位於長沙市芙蓉區的南陽街口公交站,多個品牌的共享電單車扎堆停放在此,“擠佔”了半邊的人行道,行人隻能繞行,盲道更是被堵得嚴嚴實實無法通過。負責片區衛生的環衛工人說,他們的清掃工作也因為共享電單車增加了不少難度。
鏡頭 3 在長沙市青少年宮附近的一處停車區,不少共享電單車無序停在機動車道上,“佔用”了原本就不寬的馬路,導致路過的小車在會車時都得小心翼翼,以免發生刮擦。一名將車騎到此處后鎖車的女士表示,雖然她知道將車停放在機動車道上是不對的,但因為這種踏板型共享電單車太重了,一旦錯過拐上人行道的路,她沒法將車輛推上人行道,也就隻能隨意停在路邊了。
鏡頭 4 長沙市開福區的伍家嶺南公交站,附近共享電單車亂停亂放的情況也非常嚴重,不少車輛都被隨意停在了機動車道上。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早幾天這裡的人行道甚至被堵得“水泄不通”,投訴到媒體后,有人來徹底清理了一次,現在又堆了不少車了。負責管理附近停車場的周先生表示,規劃出的停車位老是被共享電單車“佔用”,隻能自己手動清理車輛,這些車輛特別重,讓他苦不堪言,而亂停的車輛涉及到多個品牌,他每天都要打好幾個電話投訴。(記者 潘顯璇 實習生 陳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