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公安:為實現新發展添薪續力

2020年11月30日15:19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11月30日電 公安民警來自人民、心系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

一支優秀的公安隊伍,不僅需嚴於律己,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確保社會大局穩定,還要在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中適應新時代、樹立新理念、實現新發展。

近年來,安化縣公安局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以理論學習、專案攻堅和科技信息化等為抓手,大力實施以“學習為核心”的強警戰略,全面打造新時代學習型警隊“安化公安樣本”,實現了人才隊伍和硬件建設的“雙贏”,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好學+樂學,讓理論活起來防線牢起來

為了讓隊伍樹牢底線思維,永葆初心,安化縣公安局將政治建警與全面從嚴治警有機結合,通過建立學習機制、豐富學習內容、強化學習運用,進一步提高全警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通過不斷健全“局長政委帶好黨組成員學、黨組成員帶好所室隊長學、所室隊長帶好民警學”層次分明、責任清晰、管控到位、效果明顯的三級理論學習工作機制,充分利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視頻交流會議、“警察書屋”“學習強國APP”等方式,將重要思想、重要精神以及最新法律法規及時傳達,讓全警學思想、學理論、學法律、學業務,讓好學樂學成為安化公安的內在自覺,全方位提升全警為民服務、工作業務和防腐拒變能力。

“我們所裡民警都比較年輕,通過不斷開展理論學習、業務培訓,既能增強法紀意識,提升自身能力跟上時代,又能讓年輕民警迅速成長,勇於擔當有所作為。”安化縣公安局羊角塘派出所教導員鄧亮將縣局的學習氛圍延伸到了所內人員的培養中。

羊角塘派出所利用所務會議與工作實踐,帶領民警學習政治理論,探討警務技能,發掘個人優勢,使其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讓一支平均年齡27.4歲的隊伍飛速成長,成為羊角塘鎮群眾的守護者、貼心人。

安化縣公安局還將學習貫徹到各個方面。在人事調整中,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學習關,將政治理論學習標准考察貫穿干部競爭上崗全過程,堅決依法依紀查處民警“邊學邊犯”的各類違紀違法問題,全局民輔警規矩意識大幅增強,違紀違規問題發生率直線下降。

深學+實踐,讓人才強起來技能全起來

理論隻有運用到實踐中才有生命力。

“基層民警與群眾緊密聯系。我們通過連續不斷地學習新理論、新方法,應用新理念指導新實踐,增強了大家的服務意識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安化公安,勤奮好學’的理念。”安化縣公安局仙溪派出所教導員彭升龍曾在基層工作十余年,一直處在聯系群眾的第一線。他將所學所思付諸工作實踐,切實為群眾解難題。

為全力提升全局民警辦案水平,安化縣公安局以辦案為核心,堅持改革強警,大力推行“以案促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微改革”中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專案育人機制”,培養了一批骨干民警。在2020年新提拔任用的33名副科級領導干部和62名副職中,85人擁有專案經驗,佔提拔民警的89.5%。

“走出去就能開闊眼界,有所收獲。”安化縣公安局仙溪派出所所長胡鯤鵬總結著他多年來參與辦專案的經驗,“在辦案的過程中,老組員帶領新組員,大家明確分工加強協作,反復總結經驗,逐一偵破案件,在辦專案中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專案組按照特長對專案成員分工並成立工作小組,成員互相協同配合、合成作戰,制定偵破方案、集中攻堅克難、提前演練行動方案,極大地提升了民警的辦案能力水平。

“從組員到組長就好比從棋子變成棋手。我也在不斷汲取經驗、放大格局。辦專案要有大局觀,有團隊意識,讓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產生最大合力。”胡鯤鵬說。他在實踐中,隨著經驗值提升,思維逐漸縝密,視野更加開闊,格局持續放大,程序更加規范,能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安化縣公安局堅持在專案中選人育人用人留人,先后成功偵辦“11.24”涉黑專案、“7.18”涉黑專案、“4.15”電詐專案、“5.21”涉稅專案、“4.18”涉賭專案等20余起大要案和100余起各類專案,全局170余名民警在專案中得到充分歷練,打造了安化公安“偵查鐵軍”名片。

廣學+創新,使模式引進來思維新起來

學習不僅要學深悟透、慎思篤行,更要革故鼎新、博採眾長,要契合時代特征,呈現時代風貌。

“為民服務是我們工作的宗旨,要更好地處理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小案,我們必須借助科技力量,彌補設備落后、警力不足的短板,實現科技興警的目標。”安化縣公安局情報信息中心主任歐陽時波深刻認識到科技對於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我們多次組織人員前往長沙寧鄉學習‘4+X’警務機制改革,也曾遠赴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學習其先進的安防技術。”

2017年,安化縣公安局與海康威視合作,建立了大數據警務應用實驗室,並充分結合“4+X”警務機制改革,建成了情報信息中心(合成作戰中心),形成了安化公安合成作戰機制。

情報信息中心通過科學布局警情信息處置區、案情研判區、落地偵控區、緝捕行動組,主動接受案源,集中上案,同步反饋,精准高效破案,社會防控效能大幅提升。同時,情報信息中心還形成了實時監控、視頻分析、數據比對、線下抓捕於一體的《山區合成作戰警務機制》,該機制獲評2019年度全省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重點改革項目。

“運用現代科技力量進行信息比對精准、智能,大大節省了警務力量,提升了辦案水平。” 歐陽時波說。

2020年4月22日8時許,情報信息中心預警系統顯示:一逃犯出現在轄區內,相識度96%!案情研判區民警隨即運用視頻追蹤法第一時間核查研判預警信息,並快速掌握逃犯活動情況和基本位置。落地偵控區民警採取實地摸排,會同緝捕行動組民警一舉抓獲在河南殺人搶劫,逃至安化的河北籍20年命案逃犯陳某。

“情報信息中心針對本地發案率現狀,重點解決了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關的案件。現在發案率下降了,破案率不斷上升了,成效出來了。辦案人員有了獲得感、成就感,我們也更加有了底氣。”歐陽時波介紹說。

自全省公安機關部署開展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后,安化縣公安局情報信息中心精准聚焦“大抓改革與科技”警務戰略,以做優做強合成作戰機制為抓手,積極構建集扁平化指揮、智能化架構、精准化作戰於一體,融“導偵、導防、導控”為兩翼的工作體系,在偵破打擊、安保維穩、新冠疫情防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情報信息中心建成以來,直接或間接抓獲各類網上逃犯39人,參與協助實戰單位先后破獲刑事案件258起,其中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起,共刑事拘留117人,縣城現行刑案破案率達53%以上,並實現了命案全破,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命案、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發案率實現“四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公眾安全感、群眾滿意度實現“三上升”,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工作目標。

“成長空間還很大,設備要不斷更新,人員要不斷提升,要在學習中尋找差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隻有持續不斷地學習創新,才能強本領增才干,更好地為民服務,替民分憂。”歐陽時波說。(諶端球 魏仁貴)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