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36年的“摩托書記”——記湘鄉市棋梓鎮紀委副書記魏錫慶

2020年12月08日11:22  來源:湖南日報
 

要聽懂魏錫慶的湘鄉話,不是件容易的事,記者問的多了,他便“嘿嘿”一笑。就是這樣一位老實巴結的“悶葫蘆”,卻干出了一件件響當當的事。

在扎根基層的36年裡,湘鄉市棋梓鎮紀委副書記魏錫慶先后獲得全國性表彰獎勵6次、省級表彰5次、市縣級表彰45次。

而這些工作和成績大多是他騎著摩托車跑來的。1999年以來,魏錫慶先后買了兩台摩托車,總裡程約10萬多公裡,他也因此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摩托書記”。

“拼命三郎”,摔傷不下火線

2005年,42歲的魏錫慶從鎮政府統計部門轉崗到鎮紀委,擔任棋梓鎮紀委副書記。鄉鎮紀檢工作容易得罪人,很多干部敬而遠之,但他毫無怨言地接受,一干就是15年。

“鄉鎮紀委辦案,取証難是件頭疼的事。”曾任棋梓鎮紀委書記的彭定根說,有些証人礙於熟人情面不願意作証,紀檢干部隻好趁著夜色偷偷上門“磨嘴皮”。不少陷入僵局的案子,都是魏錫慶晚上騎摩托車跑“活”的。

2016年底,有群眾舉報村干部劉某違規收取他人“好處費”,偽造身份信息騙取國家移民后扶資金等。立案查處時,關鍵証人都躲了起來。“為了保護証人,老魏每次都是晚上9點后騎摩托車潛進村裡,上門做証人的思想工作,前前后后跑了一個多月,直到做通為止。”彭定根說。

去年的一個晚上,在辦理一起村干部涉黑案件中,魏錫慶騎摩托車在各村走訪時摔倒了。“當時老魏沒說,誰也不知道他受了傷。事后幾天去他辦公室,看見他屁股下面墊了很厚的報紙,改成用左手中指敲電腦,才得知是那晚摔成了右鎖骨骨裂。”彭定根回憶說。

對於魏錫慶來說,類似這樣摔傷不下火線的事例,已不是第一次。2012年至今,棋梓鎮紀委共立案查處90人,黨紀、政紀處分90人,其中開除黨籍14人,留黨察看14人,撤銷黨內職務6人。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有魏錫慶在夜色中奔波和在燈光下苦熬的辛勞。

盡管“栽”在他手裡的人不少,但無論是受處分的黨員干部,還是當地村民,都很服他。

與魏錫慶有著十幾年交情的村干部萬某因侵佔公款和工作失職,被鎮紀委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萬某堵在魏錫慶的辦公室門口指桑罵槐。

“沒想到事后魏錫慶經常騎著摩托車到我家,不厭其煩地做我思想工作。”萬某想通后笑著說,老魏是“直腸子”,辦起案子六親不認,辦完案件又“倒貼人情”,他對工作確實用心。

一心為公,蹭沙發蹭了30多年

無論是在鎮政府工作還是在鎮紀委工作,魏錫慶因工作關系隔三岔五要到湘鄉市報送材料,從棋梓鎮到湘鄉城區,有1個小時左右車程,沒有私家車,魏錫慶每次都是自掏腰包坐班線車。

“有時上午事情沒辦完,中午我請老魏去我家休息,他說什麼也不去。他說到賓館大廳沙發上休息最舒服,有空調,還不用花錢。”家人住在湘鄉城區的彭定根說。就這樣,魏錫慶在賓館大廳蹭了30多年,度過了一個個午休時間。

有同事建議他將一些材料委托進城的同事捎過去,魏錫慶卻說,“紀檢工作特殊,不方便捎帶。”同事又勸他,“你是辦公事,找個茶館休息一下也沒問題,不要那麼寒酸嘛!”魏錫慶回答道,“我們紀檢干部,不該花的錢千萬不能花。”

魏錫慶對自己“摳”,卻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頭。

幾年前,魏錫慶到白雲村駐村工作,村委會與傅某簽訂了村級公路硬化合同,但在動工前,傅某以原料漲價為由要加價5萬元才肯開工。村裡不同意,傅某便玩起了失蹤。

魏錫慶得知此事后,帶著干糧水壺,騎摩托車跑了三天三夜,終於在婁底市找到傅某。“我看見他騎著摩托車一身塵土、兩眼血絲,心一下就軟了。”傅某說,為了這樣的好干部,賠錢賺吆喝也值得。

正是因為這一股韌勁,魏錫慶“千裡走單騎,尋找傅老板”的故事至今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今年11月24日,57歲的魏錫慶作為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光榮接受了表彰。他也是今年的全國先進工作者中,湖南唯一的紀檢監察干部代表。(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張璐)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