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君在湖南商務職院“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給同學們上思政課。
在湖南商務職院“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學生當講解員給同學們進行講解。均為受訪者供圖
思政課怎麼上,才能讓大學生感到“有意思”?近日,中宣部、教育部印發《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提出思政課要突出創新性,完善課程教材建設機制,優化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推動思政課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思政課要如何改進、怎樣創新?省會長沙這些高職院校的創新舉措,也許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挖掘湖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斥資百萬元打造的“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是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
該館是湖南高職教育領域首個思政實踐教學中心,面積超過500平方米,包括“智慧教室”“學生實踐活動大廳”“湖湘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展館”三大功能區,其中湖湘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展館從“紅色歲月、紅色人物、紅色精神、紅色實踐”四個層次,集中展示了湖南革命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杰出人物的英勇事跡,是學校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和學生思政實踐場所。
“我們把學生的部分思政課安排在這裡上,讓學生感受濃厚的湖湘紅色文化氛圍,身臨其境,上課效果更好。”湖南商務職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鄧艷君介紹,該院組建了一支由院長、課程帶頭人、骨干教師組成的“紅色文化”課程建設團隊,立足湖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了《紅色瀟湘》校本課程﹔精心選擇湖南革命史上的著名紅色人物、重大紅色事件、典型紅色藝術作品等,深入挖掘其中所蘊含的紅色基因、紅色精神,為學生呈上了《救亡與憂患的國歌傳奇》等20余個專題。
“在學習《紅色瀟湘》選修課中,我們了解了湖湘人民在革命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瀟湘大地一直傳承著湖南人的精神,而‘五四’運動以來的紅色文化蘊涵的革命精神更是我們年輕大學生奮進的不竭動力。”2018級茶藝與茶葉營銷專業稂盈盈說,她的努力不斷為自己的青春增光添彩,擔任了學校踐行者協會會長和班上的團支書,組隊參加2019年湖南省第五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獲得一等獎。
“我剛進校時很迷茫,去年上半年,鄧艷君老師的一堂課改變了我。”湖南商務職院2019級市場營銷2班學生蔡秋玉說,那堂課的主題是《紅色青春:革命者的理想與愛情》。“當時一看到這個標題,就讓我們耳目一新,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那堂課也是我進校以來聽得最認真的一堂課。”她說,“鄧老師的這堂課讓我想到,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現在到了省城讀大學,就應該多學點知識,畢業后回去為家鄉做點貢獻。”從那以后,蔡秋玉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愛上了學習,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的各項活動。“我現在正在備考教師資格証,准備回家鄉當一名教師。”
“我當時也是考慮到年輕人喜歡‘愛情’這個話題,所以把‘愛情’與‘理想’結合起來,果然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鄧艷君表示,思政課不能是老師枯燥無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要不斷創新上課方式和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生雲上講紅色故事,全國數萬師生在線圍觀
毛澤東的一師歲月、楊開慧藏在牆縫中的信箋、紅三十四師決戰湘江……一幅幅歷史畫面,通過屏幕徐徐呈現在大家面前。前不久,由全國高職院校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合作聯盟主辦、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雲思政 紅課堂——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專場“講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文化”開講,全國數萬名高職院校師生共同實時品味了這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課。
這場直播課改變了以往由教師主講的模式,教師隻做主持和幕后指導,該校7名學生現場直播宣講,別出心裁的授課方式得到了聯盟學校師生的一致好評。“讓同學們講紅色故事,創意好、效果好!值得聯盟各學校學習、推廣,把活動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聯盟理事長、威海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吳永剛說。
據介紹,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充分利用本土紅色資源,先后與湖南黨史陳列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雷鋒紀念館等紅色場館建立思政教學協作關系,挂牌成立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共同開展思政實踐教學。每年平均開展思政實踐研修7場,師生共同探索精准扶貧戰略的起源和實施、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踐行志願服務精神,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充分結合起來。
“00后學生喜歡新鮮事物,也愛思考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思政課教師及時捕捉學生的興奮點,讓思政課有熱度、有溫度。”長沙民政職院思政課老師許倪倪說,“我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田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就需要了解他們這塊心田的構造和需求,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創新。”
近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現場決賽在株洲落下帷幕,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陳桂林等4名教師組成的團隊經過激烈角逐,最后以作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公共基礎課程組中榮獲國家二等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學院黨委書記袁義和表示,“老師們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教學改革研究,努力打造系列‘金課’,將思政課上成了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畢生難忘’的課程。”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把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作為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核准和教案評價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貫穿於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論文各環節。以賽促建,加強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建設,去年10月,學校組織第二屆課程思政說課競賽,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
觀點
不斷創新思政教育,激發學生的興趣
對於如何上好思政課,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商貿職院分基地研究員金燕認為,一是要創新教育形式——化靜為動,可借助聲、光、電等現代高科技手段,重現歷史場景,或通過歷史情境劇、歌舞演繹等實景演出的形式,再現當時的崢嶸歲月﹔二是要創新教育方法——反客為主,讓學生由被動聽變為主動學,真正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體意識﹔三是要創新教育陣地——由遠及近,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將思政教育的課堂從校園內的小教室延伸至紅色聖地的大課堂﹔四是要創新教育素材——從疏到親,將傳統的紅色教育中觀念化、神聖化的英雄主義、歷史偉人等,進行富有親和力和貼近性的解讀,挖掘紅色文旅資源中的鮮活素材。(記者 石禎專 陳良)